APP下载

大剂量静脉输注甲钴胺预防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引起的周围神经病(BIPN)的临床效果

2018-05-09曾昭宇吴华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甲钴胺

曾昭宇 吴华

【摘 要】目的:探究大剂量静脉输注甲钴胺预防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引起的周围神经病(BIPN)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1月到2017年1月选取8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将患者分成两组,采用大剂量静脉注射甲钴胺的观察组,和没有接受预防的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BIPN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BIPN发病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数据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剂量静脉输注甲钴胺,能够降低BIPN的发病率,减轻病情。

【关键词】甲钴胺;硼替佐米;多发性骨髓瘤;周围神经病

【中图分类号】R3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1-03-0-01

多发性骨髓瘤是血液系统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骨髓中的恶性克隆性浆细胞出现异常增生,损伤组织和器官。在造血系统肿瘤中,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居于第二位,仅次于霍奇金淋巴瘤,占10%-15%,发病群体主要是中老年人[1-2]。多发性骨髓瘤的病因复杂,治愈难度大,传统的化疗方式并不能缓解所有患者的病症。硼替佐米的出现,有效改善了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效果,对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有重要的作用。但应用硼替佐米也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其中周围神经病变引起人们的重视。为探究大剂量静脉输注甲钴胺预防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特选取我院86例患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7年1月的8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所有患者经过确诊,符合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指南,明确研究目的,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严重心肺肝等功能障碍患者,急性感染性疾病以及其他免疫反应疾病患者。将8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中有男性25例,女性18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65.1±3.5岁。对照组中有男性26例,女性17例,年龄36-79岁,平均年龄65.6±3.7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进行化疗治疗,以硼替佐米为基础,方案有硼替佐米结合地塞米松,硼替佐米结合环磷酰胺和地塞米松,硼替佐米结合阿霉素和地塞米松,硼替佐米结合美法仑和地塞米松。观察组患者采用大剂量静脉注射甲钴胺,预防硼替佐米治疗导致的周围神经病变,甲钴胺用量为每次2000μg,加入0.9%100ml的生理盐水,在患者化疗前应用,静脉滴注超过一小时,连续使用四周。对照组没有进行预防治疗。

1.3 疗效评价 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为神经传导速度小于50m/s,患者出现肌无力或者肌束颤动,皮肤挖套状疼痛麻木,腱反射感觉消失或者减少。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率和周围神经病变的严重程度。采用美国国立癌研究所判定标准对周围神经病变分级,轻微程度Ⅰ级,患者深部腱反射有异常刺痛感或者消失,对正常使用功能没有影响,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中度Ⅱ级,患者有异常感觉或者改变,对正常功能有影响,对日常生活没有影响。严重Ⅲ级患者的日常生活受到影响。Ⅳ级为残疾。Ⅴ级为死亡。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对本次调查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用%表示计数资料,计数资料的检验采用用,用()表示计量的资料,计量资料检验采用t值。当P<0.05,表示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比较

采用大剂量静脉输注甲鈷胺的观察组患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为25.58%,没有预防的对照组发病率为58.13%,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周围神经病变严重成都比较

观察组周围神经病变Ⅰ级为9.3%,对照组Ⅰ级为9.3%,两组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Ⅱ级周围神经病变为11.63%,对照组为27.91%,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Ⅲ级为4.65%,对照组为16.28%,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Ⅳ级为4.6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严重程度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传统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方式大多采用沙利度胺、长春新碱、阿霉素和地塞米松,但有效率比较低,对患者的缓解程度有限,硼替佐米的出现,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存率[3-5]。硼替佐米是一种人工合成的二肽硼酸盐类似物,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重要靶向药物,能够有选择性地抑制蛋白酶体活性,其疗效已经得到证实。但硼替佐米会产生多种不良反应,比如胃肠道反应、血小板减少、乏力、带状疱疹和周围神经病变等,影响治疗效果。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了外周神经系统损伤,患者会出现肌无力、皮肤异常感觉、短暂的麻木刺痛等,严重的甚至导致器官功能障碍、进行性肌萎缩,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认为可能与抗血管生成、破坏神经细胞轴内正常蛋白的运转等相关。临床上预防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方式是改变硼替佐米的用途,不再使用静脉点滴,而是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有一定的预防效果,但仍不能达到完全预防的目的。

本次研究显示,采用大剂量静脉输注甲钴胺的观察组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Ⅱ级、Ⅲ级、Ⅳ级严重程度也比对照组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上有不同的防治周围神经病变的措施,根据实践提出营养神经的方法,比如乙酰左卡尼汀、维生素B类制剂等。甲钴胺是一种内源性的辅酶B12,可以应用于五官科、内科、神经外科、肿瘤科等。体外研究表明,甲钴胺能够促进培养大鼠神经元髓鞘的形成,合成卵磷脂,刺激神经轴突再生,能够作用于同型半胱氨酸合成蛋氨酸的转甲基反应过程,对周围神经病变有良好的防治作用。甲钴胺能够促进核酸代谢和叶酸的利用,抑制药物引起的神经退变。甲钴胺容易向神经细胞的细胞器转移,提高神经递质比如乙酰胆碱的活性,促进代谢,改善代谢障碍和传递障碍,补充减少的神经传递物质。作为维生素在体内代谢产物的甲钴胺,副作用很少,并且比较轻微,大多是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等,安全性高,价格便宜,能够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防治周围神经损伤。另外,患者自身要做好安全防护,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进行康复训练,提高神经的反应性、灵活性和兴奋性;食用B族维生素,促进血液循环和脑功能的发挥,营养神经;要加强保暖,尤其是四肢,减轻麻木、刺痛等症状,注重皮肤护理,经常温水泡脚,擦洗皮肤,减少对皮肤的机械性刺激,降低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综上所述,在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中,采用大剂量静脉输注甲钴胺的方式,能够降低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病情,促进患者的治疗。

参考文献

邵力, 王沙沙, 孟海涛,等.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硼替佐米治疗后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情况[J]. 中华医学杂志, 2015, 95(40):3297-3301.

陈小丽, 冯一梅, 孙爱华,等.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周围神经病变的护理[J]. 世界中医药, 2016(b03):488-488.

张丽丽, 王一浩, 邵宗鸿,等. 大剂量静脉输注甲钴胺预防硼体佐米治疗诱发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周围神经病的效果[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7(2):480-484.

刘宜平, 文菁菁. 不同剂量硼替佐米化疗方案对初发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 基层医学论坛, 2016, 20(30):4248-4250.

黄婷. PCD方案单用或与唑来膦酸联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骨病临床对比研究[J]. 基层医学论坛, 2016, 20(16):2220-2221.

猜你喜欢

多发性骨髓瘤甲钴胺
自拟补肾化瘀方联合PD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疗效观察
沙利度胺、雷那度胺、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后因素分析
甲钴胺在乳腺癌多西紫杉醇化疗所致外周神经毒性中的防治效果分析
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震动感觉阈值的影响
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观察
环磷酰胺联合 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评估
DCEP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观察
甲钴胺与维生素B1联合维生素B12治疗视神经炎的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