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风通痹汤联合温针灸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的疗效分析
2018-05-09孙红卫
孙红卫
【摘 要】目的:探讨在风湿寒性关节疼痛治疗中联合应用祛风通痹汤及温针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共计84例为研究样本,将患者分组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以双氯芬酸钠口服治疗,观察组以温针灸配合祛风通痹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高达95.24%,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仅为83.33%;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9.5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05%。两组资料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治疗中以温针灸配合祛风通痹汤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该治疗方案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关节痛;祛风通痹汤;针灸;疗效
【中图分类号】R4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1-03-0-01
风湿寒性的关节疼痛是临床当中比较常见的风湿疾病,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肌肉肿痛及关节疼痛等,病情严重时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关节畸形。临床治疗中多以非甾体类抗炎及镇痛药物等进行治疗,但该治疗方案的毒副作用较高,治疗效果不甚理想[1]。通过中医针灸及中药组方等形式治疗效果良好,本文将针对温针灸联合祛风通痹汤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诊治的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共计84例为研究样本,男47例,女37例;患者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56.42±0.37)岁;病程时间2~11年,平均病程(5.71±0.42)年。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肌肉疼痛、关节麻木以及活动困难等,均符合风湿寒性关节痛诊断标准。以随机抽样原则将患者进行分组,各组均为42例,分别定义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一般常规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实施分组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以药物双氯芬酸钠进行口服治疗,25mg/次,3次/天,以2周作为一个治疗疗程。观察组以温针灸配合祛风通痹汤进行治疗。针灸方法:穴取大椎穴、关元穴、腰阳关、肾俞穴,配穴取风池穴、阿是穴、阳陵泉穴、梁丘穴以及犊鼻穴等,以主穴及阿是穴进行温针灸;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后进针,得气为度,针柄放置于1.5cm处艾卷施灸10分钟,去除灰烬后留针30分钟取针;祛风通痹汤组方:威灵仙、制川乌、制附子、防风、川羌及透骨草各为8g,当归及狗脊各为10g,薏仁、桃仁、干姜以及鹿衔草各为25g,甘草为5g,全蝎为2g,蜈蚣1条,以水煎服,2次/天,1剂/天。两周为一个疗程,间隔3天继续服用,共治疗两个疗程。
1.3 评价指标 治愈:肌肉及关节疼痛症状完全消失,关节功能正常;有效:病灶有所减轻,关节的功能恢复良好,对日常活动影响小;无效:关节、肌肉疼痛未缓解,甚至出现病情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用卡方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高达95.24%,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仅为83.33%,具体比较结果见表1。两组资料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1例患者针刺部位出现皮疹,针刺部位发红者3例,不良反应率为9.52%;对照组中腹痛患者2例,头痛患者3例,腹泻患者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05%。两组资料相比较,差異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风湿寒性关节疼痛是临床中比较多见的风湿类疾病,病程较长且易反复,由于发病初期患者没有比较显著的体征,往往是在风寒的情况下病情加重后才得以发现。目前临床中的西医疗法多应用抗炎及镇痛药物进行治疗,常用药物例如本此研究中采用的双氯芬酸钠,该药物是一种非甾体类的抗炎药物,能够对环氧化酶的活性产生抑制作用,并对前列腺素的合成达到阻断的作用,因此可达到治疗效果,但是临床治疗中由于使用的剂量较大,因此常导致患者出现肠道或心血管等方面的不良反应,因此治疗受限[2]。
中医学认为风湿寒性关节痛属于“痹症”的范畴,病因机制是患者自体较弱且阳气不固,容易受到寒风湿邪的侵入,并留滞于关节、肌肉以及经络当中,使得气血的运行受阻,出现了关节、肌肉的疼痛和酸麻等症状。治疗中主要以补肾健脾、祛风散寒以及温经通络为主要治疗目标。祛风通痹汤的组方中,干姜、制附子以及制川乌等有辛、热作用,能够起到散寒止痛和经补肾阳的作用,当归可活血并补血,桃仁则具有活血消淤的作用;狗脊和鹿衔草可温补元阳,透骨草、威灵仙以及防风等可以起到祛风止痛和肌宣腠理的作用。多位中药材配合具有温经活络、祛风散寒及活血行气之功效[3]。在服用祛风通痹汤的基础上,配合温针灸进行治疗,通过针灸和艾灸的双重配合作用,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进一步吸收和消除,同时还具有调节患者免疫力的作用,因此两种治疗方案同时作用,能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通过给予观察组患者在服用祛风通痹汤的基础上配合温针灸,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到95.24%,而对照组仅为83.33%,同时观察组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率较低,仅为9.52%,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为19.05%。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以祛风通痹汤配合温针灸的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治疗中以温针灸配合祛风通痹汤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该治疗方案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覃敏.温针灸联合祛风通痹汤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5,29(10):170-172.
马吉丽,郭静,王凤影.温针灸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02):105+107.
张文广,李琴,王福祖等.再造散加减对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的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6,34(06):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