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辽宁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2018-05-09刘海波

卷宗 2018年6期
关键词:老龄化辽宁养老

摘 要: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社会难题之一。辽宁是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省份之一,构建辽宁养老体系,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成为当前有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辽宁 老龄化 养老

近十年来,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逐年增加,截至2016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3亿,占总人口的16.7%。到202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8%,2021到2035年将是我国老年人口第二次增长的高峰期。随着中国持续的低生育、人口少子化和老龄化发展,养老问题正成为一个庞大而艰巨的社会工程。

一、十九大报告关于养老体系建设的战略部署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政府一直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对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也提出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曾做重要指示“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人口老龄化是在未富先老的情况下出现的,在这种不利条件下,如何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既定的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又能让老年人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这无疑是一个亟待研究和回答的重大问题。

二、辽宁人口老龄化发展态势

自1996年辽宁省进入老年型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和家庭小型化已成为辽宁省的一个重大基本省情。辽宁作为我国经济发达的老工业基地、东部沿海开放地区,人口老龄化在全国属于来的更快、程度更高的省份之一。近年来,辽宁省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以每年新增30余万人的速度递增,截至2016年末,辽宁省人口老龄化程度高出全国5个百分点。预计到2020年,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1103万人。当前,辽宁人口老龄化呈现以下特点:

1.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加。截至2016年末,辽宁户籍总人口为4267.9万人,其中,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925.3万人,占总人口21.7%,与2015年相比,老年人口增加46.3万人,增长率为5.3%。从老年人口数量上看,沈阳市、大连市仍最多;从人口老龄化程度来看,沈阳、大连、鞍山、抚顺等10个市老年人口占比均超过20.0%,其中丹东、大连、本溪3个市老龄化程度较高。因此,对于辽宁来说,养老体系的建设是迫切而又势在必行的。

2.高龄老人平稳增长。到2016年末,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123.17万人,占老年人口13.3%,比上年同期增加7.3万人。全省10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689人,较2015年末增加34人。生活在沿海地区的老年人长寿者较多,据预测,“十三五”期间,我省高龄老年人口处在一个平稳增长期。高龄老人的增加对于养老服务质量,养老服务设施、保障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低龄老人增速迅猛。据预测,到2042年,辽宁60岁以上人口数量将达到峰值年,约为1505.8万,占总人口的38.96%。65岁以上人口的峰值年是2039年,将达到1226.3万,占总人口的31.45%。低龄老人心理需求有了明显的不同,这就对养老服务定位、方式、内容等提出新的挑战。

4.全省老年人口中健康人数480.8万人,占老年人口52.0%;患有老年慢性病人数260.0万人,占老年人口28.1%;患其他疾病人数184.5万人,占老年人口19.9%。随着人口老龄化,未来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数量还将进一步增加。这要求在养老服务体系中加强对老年疾病防控、监测、救护配套等系统和设施的建设,此外,针对不同健康水平的老年人应提供不同精神文化、物质产品,满足其心理及物质需求。

三、构建辽宁养老服务体系思路

辽宁省现已建立了低收入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制度,全省43万老年人口享受低保待遇,特困老人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全省形成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农村互助幸福院等网络体系。辽宁养老体系建设已取得一定成绩。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由出口投资转为消费投资带动的经济增长,人口老龄化也带来了巨大市场需求,辽宁养老体系的建设跟需要紧跟老年人心理及消费意识变化,建设多层次多渠道养老服务体系。

1.政府引导,社区主导

借鉴美、日、英等国家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参与”的原则,制定多项规划引导养老服务业发展,多渠道融资,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机构建设;制定优惠政策扶持养老服务业发展,逐步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放宽准入条件,降低准入门槛,放宽外资准入;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形式为低收入、生活困难的老人提供养老服务;以社区为基础,建立小规模、多功能、专业性、分布广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通过养老服务机构、协会、社区和志愿者等多种途径提供居家养老所需的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文化交流等服务。

2.注重养老服务研究及人才培训

重视对养老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资质要求,以保障提供优质高效的养老服务,在高职、本科院校设置社会工作专业、家政专业,为社区服务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主管机构建立对从业人员实行包括基本保健、护理、康复知识和技能等资格考核制度;行业协会加大對从业人员进行职业规划和提升培训;多渠道提升社会对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认同感。在大连等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开展试点,从事养老服务相关产业研究、建设养老培训机构,培育养老服务人才,形成养老服务管理及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基地。

3.强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设

重视养老服务业的规范化管理和服务标准化建设,制定管理制度和服务标准,促进养老服务业规范健康发展,保证服务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也保障服务人员应有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利用已有的现代科技手段,与沈阳智慧社区建设相融合,将社区养老服务与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结合,建立老年生活服务网络终端,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购物、出行、实时监护等多样服务。

4.建设养老服务产业园

根据辽宁制造业发展情况及老龄化市场需求,辽宁可将闲置产业园区进行转型,发展符合老龄化人口密切需求的看护机器人、康复辅助器具等相关高科技出行工具、诊疗跟踪设备、电子监控及数据传输产品、科技穿戴产品等,建设完善的养老产业产业链条,既满足老年群体需求,同时又为辽宁经济发展找到新的增长点。

5. 提高居住便利性,开发多元养老旅游产品

在城市建筑设施建设中,严格按住建部及城市老龄事业发展规划设计实施老年人居住建筑,提高老年人居住、出行便利性。辽宁旅游资源丰富,养老产业也要密切与当地资源结合,推出温泉、冰雪等四季旅游、休闲、养生、康复等养老服务产品,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需求老年人的需求。

总之,养老体系建设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共同协力构建,力求在满足老年群体多层次多渠道养老需求的基础上,开创辽宁经济新的增长点。

参考文献:

[1] 付舒,“互联网+”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构研究,现代交际,2017 年24期

[2] 叶奕,“十三五”我国老龄事业发展顶层设计出台,科技智囊,2017年5月

[3] 黄开斌,建立中国式健康养老体系应对老龄化,中国经济时报,2016年1月15日第011版

作者简介

刘海波(1978-),女,辽宁行政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老龄化辽宁养老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辽宁舰
养生不是养老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健康老龄化与养医结合
应对老龄化 中法共同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