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整治研究综述
2018-05-09张焕闫华
张焕 闫华
摘 要:自甲骨文发现以来,一批批的甲骨学者从各个方面进行研究,为甲骨学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本文将近百年来的甲骨整治研究分为三部分,力图对其进行较全面的归纳、总结。
关键字:甲骨学、整治、意义
关于甲骨的整治都包括哪些内容,目前学术界看法不一,著名学者李学勤先生认为“甲骨在占卜之前需要经过加工修治,他将其分为‘剔、‘工、‘凿三类。王蕴智教授在《殷商甲骨文研究》一书中则认为“不论是龟甲还是牛胛骨都要按照一定的模式进行取材、锯削和刮磨。”笔者认为,甲骨的整治包括占卜前的所有工作,因此本文所说的整治包括钻凿在内。
1 1949年以前的甲骨整治研究
虽然甲骨文发现于1899年,但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各方面研究的范围还比较有限,尤其是缺乏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学界对甲骨文整治方面的研究较少。直到1929年董作宾在《商代龟卜之推测》一文中,将攻治分为两节:攻治之具与攻治之法。运用与出土实物相结合的方法,修改了文献中记载的许多错误。但这篇文章主要是对龟的整治进行描述对骨的整治则很少介绍,对于甲骨的攻治过程和攻治方法,一些也为作者的猜测。
1930年以后,甲骨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从单纯研究古文字本身到研究古代文化建设。甲骨的整治研究也有了新的突破。这一时期董作宾在《甲骨文例》一文中对骨的钻凿形态以及分布情况进行论述,弥补了《商代龟卜之推测》一文中的不足。但文中提出的“钻用钻,凿用凿,工具不同,用法亦异。”的说法,现在看来也并非如此。这一时期考古团队,对山东城子崖遗址进行了科学发掘,为后来学者对甲骨整治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2 1949年以后的甲骨整治研究
张秉权在城子崖甲骨发掘的基础上与20世纪五十年代发表了《殷墟卜辞之卜兆及有关问题》,将殷墟甲骨中的刮磨以及钻凿情况与城子崖遗址中发现的甲骨进行了对比。著名学者李学勤先生也在《关于甲骨的基础知识》一文中提到了甲骨整治的方法,并将甲骨整治分为“剔”、“工”、“凿”三项。这一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著作当属陈梦家的《殷墟卜辞综述》,书中将甲骨的整治分为“取材”、“锯削”、“刮磨”、“钻凿”、“灼兆”五个部分,较前人的研究更近了一步。
20世纪60-70年代,伴随着考古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甲骨文的研究工作也有了新的突破。刘渊临的《卜骨攻治技术研进过程之探讨》就对各个时期的甲骨整治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总结。许进雄则是首位将甲骨的钻凿形态独立研究的一位学者。他先后发表《钻凿对甲骨断代的重要性》、《钻凿研究综述》等,并在1979年出版《甲骨上钻凿形态研究》一书,将钻凿形态分为正常形、异常形的两大类。并对钻凿形态的应用进行了说明。文中指出“钻凿形态的断代与标准是不可能一致的,从他们的重叠和差异中,可以看出他们於某个时期的早晚阶段”许书按照钻凿的形状,施钻的位置这样的分类标准或许和作者当时的认识有关,但不管怎么样,许氏对钻凿的研究引起了学界对钻凿的重视。这一时期的著作还有严一萍的《甲骨学》,在钻凿与占卜这一部分中,按照钻凿的形态和钻凿形状进行归类。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各个时期的甲骨钻凿形态。而使甲骨钻凿研究真正进入系统研究的应该为小屯南地甲骨发现以后,1833年发表的《小屯南地甲骨钻凿形态》一文,对小屯南地的钻凿形态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
80年代以来,随着甲骨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涉及甲骨整治的代表性著作有刘渊临的《卜用甲骨上攻治技术的痕迹之研究》、王宇信的《甲骨学通论》、仁言的《殷墟甲骨文基础七讲》、王宇信、杨升南等的《甲骨学一百年》、发表的论文有耿德兴、邹福庆的《浅谈“甲骨”钻凿磨灼的主要用意和用途》、戴彦臻的《论殷周甲骨文中的钻凿现象》、曹兆兰的《殷墟甲骨占卜的某些步骤试探》、叶祥奎的《河南安阳殷墟花园庄东地出土的龟甲研究》、以及两篇硕士论文,王华的《济南大辛庄遗址甲骨攻治技研究》和谢麟的《卜法新考》。现择要介绍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甲骨学通论》和《甲骨学一百年》这两本著作中涉及甲骨整治方面的内容。《甲骨学通论》力在系统科学的介绍甲骨学的基本规律、基本方法与甲骨学发现近90年来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其中第五章第2节介绍了甲骨整治方面的知识。书中将甲骨的整治过程分为:“取材”、“削据与刮磨”、“钻凿制作”三部分。《甲骨学一百年》是继《甲骨学通论》后的又一本大著作。在第6章第4节介绍了甲骨整治的内容。在简要介绍了甲骨的来源之后,对龟,骨、钻凿的制作工具和制作顺序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此章节的最大亮点就是把甲骨整治方面的的前一百年的主要成果作了一个总结。
2010年以来涉及甲骨整治的著作还有王蕴智的《殷商甲骨文研究》、朴载福的《先秦卜法研究》以及沈之渝的《甲骨学基础讲义》。在论文方面,周忠兵与2013年在考古学报上发表的《甲骨钻凿形态研究》对“师组大字类”、“师组小字类”、“甲种子卜辞”等19类的钻凿形态进行了钻凿形态进行了归类,并对钻凿形态发展规律进行了总结。2017年赵鹏的《YH127坑宾组龟腹甲钻凿布局探析》将YH127坑龟腹甲的钻凿分为稀疏性、密集型两大类,并详细的介绍了钻凿分析的意义。从发表的这两篇论文来看,目前学术界已不单单研究甲骨整治的过程,而把甲骨钻凿的研究放在了一个重要的地位,充分考虑甲骨钻凿的布局对研究甲骨的重要意义。
3 甲骨整治研究的意义
前人对甲骨整治的研究为我们进一步了解甲骨整治的过程,了解甲骨整治的意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这些研究由于时代的原因,还存在着不足之处。对甲骨整治的探索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首先:研究甲骨的整治可以对殷商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占卜制度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殷商王时期距离现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文献的记载也相当少,要想对这一时期有一个較为全面的了解,作为殷周文化载体的甲骨文可以说为我们提供了一手资料。其次:研究甲骨的整治对甲骨文的分期断代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早在1972年许进雄就在《钻凿对卜辞断代的重要性》一文中提出了可以根据不同时期钻凿形态的差异,作为甲骨文断代的重要依据。事实上这也是现在学界在甲骨整治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甲骨的分期断代研究现在主要采用的是以字断代的方法,但对于初学者来说根据字形去判断其为某一时期的产物,难度较大。如果在此基础上把甲骨的钻凿分布状态作为分期断代的一部分,则会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最后,甲骨的整治研究有利于更好的促进甲骨学科的发展。经历了百年发展的甲骨学,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涉及各个学科的交叉学科。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精神下,全国甲骨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黄金阶段,而甲骨的整治作为甲骨学的一部分,也会进一步推动甲骨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学勤:关于甲骨的基础知识[J]历史教学,1959(7)20-21.
[2]王蕴智:殷商甲骨文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46.
[3]许进雄:甲骨上钻凿形态的研究[M].台湾:艺文印书馆,1979:96.
作者简介
张焕(1993-),女,汉族,河南驻马店人,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闫华(1993-),女,汉族,河南三门峡人,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