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浇带在城建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与实践

2018-05-09张岩宋丹

卷宗 2018年6期
关键词:城建工程

张岩 宋丹

摘 要:在现代城市工程建设中,建筑工程所占地位越来越重要。后浇带作为建筑施工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施工技术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整体质量。为此,本文主要对城市建设工程后浇带作用原理、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简要地分析。

关键词:城建工程;后浇带施工;作用原理

伴随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逐渐趋于高层化及功能多样化,对于其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的设置能够有效降低沉降差,为混凝土收缩变形及温度应力预留足够空间,尽量避免产生有效裂缝,提升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在具体施工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加强质量检测工作,及时处理潜在的质量问题,严格规范施工操作行为。

1 后浇带作用原理

后浇带是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内仅在施工阶段保留的临时性变形缝,按照设置作用划分,后浇带可分为3种类型,具体如下:

1、沉降后浇带。此类后浇带的作用是对地基条件差异产生的结构不均匀沉降进行处理;

2、温度后浇带。此类后浇带能够将混凝土早期温度应力充分释放出来,且能够对后浇带封闭后产生的温度应力进行抵抗;

3、收缩后浇带。此类后浇带能够将混凝土早期收缩变形释放出来,并能够对其封闭后产生的收缩变形进行充分抵抗。

应按照“抗放兼施,先放后抗”的原理进行后浇带设计,于温度应力而言,超长混凝土结构的影响仅在相应长度内,如在该范围之外,温度应力将有所减小。为防止裂缝产生于超长混凝土结构内,需适当缩减设置伸缩缝量,尽量减小温度收缩应力影响结构抗裂能力的程度。

2 城建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某工程项目总面积约为58601.95m?,地下室采用无梁式底板及顶板,其中底板厚度300mm,顶板厚度180mm,根据工程施工要求,在地下室顶板、底板及壁板部位均设置后浇带,宽度设计为1000mm。由于该工程中采用双层双向配筋,后浇带施工部位分布密集钢筋,施工难度相对较大,处理复杂,必须设置止水钢板,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采用4×400钢板止水带。严格遵循相关标准及规范进行施工,科学组织施工部署,确保建筑工程的稳定性。

2.1 前期准备阶段

在建筑主体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要求预留后浇带位置,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设置钢丝网及方木,正式施工时可将其拆除。同时验收结构内部钢筋,若存在锈蚀现象,及时采取相应的清除措施,同时将弯曲钢筋调直。为保证后浇带关键作用充分发挥,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处理新旧混凝土接缝面部位,避免接缝处混凝土强度不足,导致渗漏现象。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接缝处理方式,常见的有以下三种:一是高压水射法,主要采用高压水枪进行处理,将接缝部位松动的混凝土块清除,适当洒水湿润,此类处理方法能够有效提升粘结面强度。二是喷砂法,喷射一定粒度的砂子,提升接缝面的粗糙程度,进而优化粘结能力,喷砂粒径通常为1.0mm、1.2mm.1.4mm等。三是人工凿毛法,组织施工人员对接缝面进行凿毛处理,获取相应的粗糙度,但此方法可能会形成微裂缝,降低周围混凝土粘结强度,在应用过程中必须规范操作行为。

2.2 后浇带模板支设

首先按照设计方案要求制作模板,要求牢固、紧密,不得在后期施工过程中出现漏浆或位移现象。为保证两侧混凝土密实结合,应充分利用模板的支撑作用。待模板制作完成之后,检验其强度及整体稳定性,若存在不合格部分需及时处理。随后测量模板安装边线,并用墨线弹出,确定架体标高,以两侧轴线为标准,与工程整体模板结构形成独立支撑体系,以确保后浇带两侧构件的安全性。在安装模板时尽量减少误差,将其控制在条件允许范围内,实时检测模板平整度及垂直度,一旦出现倾斜现象,需采取调整措施,横截面积应与设计要求保持一致。

2.3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

后浇带混凝土中添加适量膨胀剂,掺入比例控制在1.5%—2.0%左右,将限制膨胀率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此类混凝土材料在受到外界约束作用下,能够形成相应的自应力,优化混凝土性能,增加接缝面粘结强度。混凝土材料运送至施工现场之后,检验混凝土质量是否满足施工要求,質量验收合格之后方可进行浇筑施工,下料时应与缝边保持一定距离,内部适当洒水湿润,按照相关标准浇筑混凝土,并采用振设备提升材料密实程度,振捣顺序由中间至两侧逐渐推进,合理控制每次移动距离,保证振捣作业的全面性,与缝边相距80—100mm左右停止振捣。配备专门施工人员实时检测缝底支模,一旦出现松动、变形等情况,应暂停浇筑施工,采取相应加固措施。

2.4 后浇带防护

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为防止施工杂物落入后浇带内部,应尽快加强防护措施,并在周边设置护栏,防止后浇带部位钢筋承受较大荷载压力而出现弯曲现象。同时按照标准做好防水工作,在指定位置加设防水墙,防止水分渗入施工缝内部,造成积水现象,若防护工作不到位导致,将会对整体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3 城建工程后浇带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 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应加强质量控制措施,提高后浇带施工的质量。混凝土的配合比例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应在掌握原材料的性能及建筑工程实际要求的基础上设计出科学的配合比例,确保混凝土的强度满足施工的要求,避免后期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问题。在混凝土材料运送至施工现场之后应对其质量进行检测,保证其坍落度满足施工的要求。在进行模板拆除作业时,可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规定的标准进行质量检验,质量验收达到标准之后才能将模板拆除。在进行模板拆除作业时,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防止由于操作失误对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造成影响。拆除下来的模板应清洗干净,如果出现模板损坏的现象,需要采取相应的修整措施,并将其运送至指定的存放地点,方便后期施工使用。

3.2 后浇带设置的形式应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所决定,确保后浇带的设置满足施工的要求。按照相关的标准对整个截面进行处理,两侧采取凿毛处理的措施,增强新老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防止在两侧下出现贯穿裂缝。在表层处理完毕之后,应及时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对于先浇筑的混凝土应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在四周搭设临时护栏,并在表层用遮挡物覆盖。这样不仅能够避免钢筋材料在施工中出现污染的现象,也防止出现钢筋踩踏的问题,提高后浇带施工的质量。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工程作为城市建设项目的重中之重,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现有建筑工程已经无法满足人多地少的现状,基于此,必须加大高层建筑的建设力度,将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工程成本,还可以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汪光喜.浅析后浇带施工方法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四川建材,2017年02期

[2]方航.浅谈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年22期

[3]朱立华.探讨高层建筑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措施[J].中外建筑,2013年10期

[4]周奇.探析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及其应注意事项[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年07期

[5]孙希刚.住宅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后浇带技术的应用方式研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年24期

猜你喜欢

城建工程
浅析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城建工程中的应用
城建工程管理中施工过程控制策略分析
浅析城建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城建工程板式转换层施工中叠合法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