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小学高段家庭作业设计,激发学生数学潜能

2018-05-09罗黔川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36期
关键词:有效设计家庭作业小学数学

罗黔川

【摘要】小学数学家庭作业是学生巩固新知,掌握基本技能,发展智力的一种练习形式,合理的数学课外作业有利于学生更好的账务知识和技能。在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的设计中应使作业生活化,并采用多种形式,灵活掌握,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作业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作业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数学家庭作业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关键词】小学数学;家庭作业;有效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6-0291-01

實施新课程以来,我们小学数学的课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实施有效备课与有效课堂上的实践中,许多学校与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案例。但在作业设计方面,我们许多教师往往过多地依赖教科书,迷信习题集,对作业的设计认识不足。其实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复习与巩固,也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检验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主要形式。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出新颖、有趣、开放的新型数学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数学潜能,应引起我们数学教师的重视。

一、设计生活性的作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一)生活化作业,促进学生成长

“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的一个重要教育理念。因此,家庭作业的设计,要联系孩子的生活实际,要使孩子感到喜闻乐见。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后,安排这样两道题:第一题、通过度量、计算,求出制造一个粉笔盒的外壳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第二题:如果每平方米墙面需3千克油漆,重新粉刷你家客厅,150千克油漆够吗?(本题学生要知道先测量出自己家客厅的长、宽和高,再求出自己的课堂四壁和屋顶的面积,最好还应扣除门窗的面积,然后再计算出150千克油漆够不够。)通过这两题的实践操作,使学生能进一步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其思维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发展,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二)作业生活化,培养完整的学习意识

“孩子是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能引起孩子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发展”。作业本来是一种操作,它不仅限于书面作业,它还可以是一项活动,也可以是一件制作。我们的作业设计正应还其本来面目。

1.作业生活化,提高趣味性和训练性

(1)书面作业要创新,要讲究图文并茂,运用学生感兴趣的图片、表格、“对话”、情境图等形式,做到“寓做作业于兴趣中”。

(2)布置阅读一些数学故事、数学知识,开展一些数学游戏活动,做到“寓做作业于游戏中”。

(3)设计一些操作、实践活动,开展社会调查,做到“寓做作业于实践中”。

(4)设计一些制作或者创作,做到“寓做作业于创作中”。

2.作业生活化,突出层次性与多样性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而教育的内容、形式、要求必须有多样性。为了让学生能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参与学习,家庭作业的设计增加了选择性、层次感,把作业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家庭作业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难易程度及数量各不相同的题目,一般可分为必做题(A类学生完成)、选做题(B类学生完成)、挑战题(C类学生完成)。

二、设计趣味性作业,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为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业设计要做到“活”一点、“新”一点、“趣”一点、“奇”一点,通过多种渠道,把丰富知识、训练和发展创造性思维寓于趣味之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生动有趣的作业内容取代重复呆板的机械练习,以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

比如在学习“数的整除”这单元后,我利用这单元的知识设计一道让学生猜猜老师的电话号码是多少的作业,猜出后,拔个电话给老师。( )一位数中最大的偶数。( )既是偶数又是质数。( )2和3的最小公倍数。( )既不是指数也不是合数( )大的一位数。( )8的最小倍数。( )6和9的最大公约数。( )最小的质数与最小的合数的积。学生根据这些条件,猜出号码拨出去,接电话的果然是自己的老师,学生就觉得十分有趣。这样把作业寓于猜谜之中,有趣的猜谜活动吸引了学生,“引”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吃”得津津有味。

三、设计开放性、实践性作业,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先生的名字中渗透了其重视实践的思想。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作业给学生,要求他们多角度、多因果、多方位、多渠道地解决问题,那么无疑可以调动学生追求成功的潜在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教学了《长、正方形的面积》后,我布置了这样的作业:要给教室里二扇向阳的窗户做窗帘,每扇窗户高2米,宽1米,至少需要买多少米布?第二天在作业交流时,学生很快解答如下:2×1×2=4(平方米)。这时一位学生提出质疑:这样买布太少,会遮不住太阳,应多买些。自由议论后,有一部分学生认为:为了便于拉开(透光)和关闭(遮光),还需把窗帘做成两幅,两幅之间要重叠一定的宽度,有的学生还去市场上调查了解到:市场上卖的布宽度和窗户宽度不一致,还需要根据布幅的宽度和窗户的宽度进行计算,才能确定应买布的长度。还有的学生说:质量好的布要尽量精确些,质量差些的可以适当放长些,这也充分考虑了使用者的经济条件。

布置小学高段数学家庭作业,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创新。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因事而异,因时而异,因人而异,精心设计合理有效的数学作业。让数学作业真正成为学生增加知识,增长才干,丰富生活的向导,就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孩子的学习空间,并能真正减轻了孩子的课业负担,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发展他们的个性,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素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J],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有效设计家庭作业小学数学
小学一年级数学家庭作业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小学体育家庭作业体系的构建研究
Special Homework 特殊的家庭作业
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
高中数学如何提高学生作业有效性的探索
探究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