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校精准资助模式研究

2018-05-09罗洁

卷宗 2018年6期
关键词:贫困生困难资助

罗洁

摘 要:学生资助工作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但仍然存在着资助对象不精准、资助育人效果不明显等问题。新形势下构建精准资助模式,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发展的新方向。

关键字:贫困生;学生资助;精准资助

1 高校资助工作现状

高校资助工作是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新资助体系实施以来,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资助资金大幅增长,资助体系更加健全,目前,高校已形成了以奖、助、贷、补、勤、免、减等“多元混合”资助政策体系。2016年,资助普通高校学生4281.82万人次,资助金额955.84亿元,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完成学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强调:“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对“精准扶贫”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和部署,强调要“坚持精准扶贫、提高扶贫成效,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精准扶贫”不仅对扶贫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而且也对学生资助工作指明了方向,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点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指出要突出精准资助。当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亟须提升质量和效率,实现精准化资助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高校资助工作存在问题

(一)贫困生认定机制不完善,资助工作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当前,各高校认定困难学生主要依据的是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07]8号),该《意见》认定依据主要来源于学生本人和当地民政部门。部分学生为获得资助弄虚作假,而有些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开具的“贫困证明”水分很大,因此学校很难掌握学生家庭贫困的真实程度,甚至出现许多“伪贫困生”的现象,造成了资助有限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资助形式多为保障性资助,资助的导向与激励作用不明显。

在当前资助工作中,工作重心是将外界资助及时落实在学生头上,这就出现以下问题,一是缺少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和自我教育的机会,造成不少困难学生产生“等、靠、要”思想,缺乏自我解困意识;二是单一的经济资助模式淡化了学生自我发展的诉求,使得资助工作与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目标相差甚远。

(三)过多重视解决经济上的困难,未能发挥资助育人的成效。

目前,我国对高校困难学生已经搭建起了完整的资助平台,资助形式多样,资助效果显著。但多以解决贫困学生经济上的困难为主,有针对性地对困难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及心理疏导则明显不足,没有真正发挥资助的育人功能。

三、精准资助模式的构建

(一)创新认定形式,精准资助对象

对象精准即如何科学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找准资助對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一直是我国高校资助工作的难点,同时也制约着高校资助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针对117所高校的一项调查显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操作主要可概括为三类:一是参照高校所在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二是以家庭能否提供学生的生活费、学费、住宿费为依据。三是根据生源地民政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结合学生家庭收入、家庭成员工作和健康状况等多种因素综合认定。这些认定办法,在困难学生认定工作过程中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难以保证困难学生认定的精准性。近年来,部分高校积极探索了诸如校园一卡通消费记录核查、构建认定分析辅助模型、班级同学互评认定核实等方法,以期提高认定的准确性。

笔者所在学校把实地走访困难学生家庭作为核实学生信息真实性的有效方式,多年来,对东三省、山东、河南、河北、新疆、内蒙古等十五个省区市的近两千名困难学生家庭进行实地走访。通过实地走访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家庭的真实情况,同时,可以通过对谎报信息学生的惩处教育,建立有效的诚信制约机制,确保学生如实反映家庭经济状况,保障困难学生认定的科学性。

(二)转变资助方式,精准资助需求。

精准帮扶就是精准使用资助政策措施,形成差异性帮扶计划,满足受助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层次需求。

1、保障性资助。这是面向困难学生的,其基本目标是实现“不让一名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承诺。在这个层面上需要足够的资金投入,主要通过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及其他社会资助等无偿资助形式予以解决,这是目前高校资助工作最基本的要求。

2、激励性资助。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促进学生德才兼备、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在资助项目的设计、资助资源的配置上进行结构调整,增加激励性资助项目,减少无偿资助。实现资助方式从“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的转变,让困难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资助,促进学生学业发展和能力提升。

3、提升式资助。即通过满足学生的成才需要,将一部分优秀的困难学生培养成为拔尖创新人才。例如,学生成长为拔尖创新人才需要具有国际视野,需要出国学习交流,但对困难学生而言,他们无力承担高昂的费用。许多高校在这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部分高校设立留学助学金项目,资助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出国(境)学习交流等;一些高校设立创业助学金项目,支持困难学生创新创业,这是资助工作大有可为的空间。

(三)搭建育人平台,精准资助效果。

高校不仅向困难学生提供经济资助,更重要的是发挥资助工作的教育和引导功能,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树立正确人生观。

加强感恩和诚信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高校通过开展主题鲜明的诚信和感恩教育活动、利用

网络、校园文化阵地,营造诚信、感恩的良好氛围。加强励志教育,培养学生自强自立意识。高校通过“自强之星”评选、深度励志谈心、组织学生参加勤工助学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引导树立“自立求学”意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品质。高校应积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贫困生中开展专题讲座和相关活动,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搭建实践创新能力训练平台,提升其综合素质

实践创新能力是贫困生的薄弱环节,而它正是大学生科学发展、成长成才的关键要素。首先,针对贫困生的弱项,免费开办计算机应用、社交礼仪等课程,提高他们的应用技能。其次,创新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引导贫困大学生灵活运用知识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最后,鼓励贫困生从事助研、助教、辅导员助理等助学岗位,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资金上支持贫困生参加各种科技创新大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搭建贫困生就业创业平台,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就业能力是贫困生改善生活质量的力量之源,是“造血”功能的核心要素。首先,加强贫困生就业指导和就业援助。通过职业规划、就业指导课程、就业经验交流等途径帮助贫困生明确职业目标;通过开展就业模拟训练、求职点评大赛等活动积累实战经验和应变能力;通过实施就业援助计划为贫困生与用人单位搭建供需平台,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其次,培养贫困生的创业能力。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大中型企业建立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组织贫困学生定期到企业参加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激励学生在创业实践中增长才干,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参考文献

[1]张远航.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资助”[J].思想理论教育,2016(1):108-109.

[2]朱忠祥.能力培养: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重点[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9):38.

[3]刘云博,白华.精准化资助: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新思维[J].教育评论,2016(2):70.

[4]李亚员.精准资助”原则指导下的高校学生资助模式创新.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网

[5]林文伟,廖丽金,赵北琳.“人的全面发展”视阈下的高校帮困育人体系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2010(7):91.

[6]马文,李健.如何做好高校资助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文教资料,2013(34):136-137.

猜你喜欢

贫困生困难资助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选择困难症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