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族工艺品贸易现状及问题分析
2018-05-09葛倩宏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收入不断得到提高,收藏民族工艺品作为新型的投资理财方式开始走进人民群众的视野,被人民群众逐渐接受。民族工艺品贸易的发展是民族文化在其经济方面的体现。贵州省民族工艺品贸易作为该省多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手段之一必将在今后的发展中更加得到重视与政策支持。尽管贵州省民族工艺品贸易在其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是这些问题随着其贸易的长期发展与政策的支持终将逐步得到解决。伴随着贵州省对于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的扶植新政策出台,贵州省民族工艺品贸易的发展将迎来新的春天,实现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民族工艺品;出口;贸易
基金项目:该论文属于2017-2018年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7XJDCB021
引言:中国的民族工艺品行业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工艺品生产国与出口国。贵州省位于我国西南部,是中国重要的民族大省。随着贵州文化产业以及旅游产业的发展,该省民族工艺品贸易在最近几年发展迅猛,为该省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将着重分析贵州省民族工艺品贸易发展情况,寻找贵州省民族工艺品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该省民族工艺品产业的更好的发展献计献策,以此次来推动贵州省民族工艺品贸易的长期发展,更好的带领贵州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
一、民族工艺品贸易现状
(一)民族工艺品国内贸易现状
1.民族工艺品的贸易主体
民族工艺品,是少数民族人民运用该地区、该民族独特的美术技巧与手工艺相结合制作而成的各种与生活实际运用相结合,并兼职收藏、欣赏、使用等价值的文化产品。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且各具特色,所以中国的民族工艺品种类繁多,大致分为二十几大类,数百小类,品种数以万计,风格迥异。其中大类可分为陶瓷、雕塑、玉器、织锦,刺绣、印染啊、花边、编结、编织、地毯、漆器、金属工艺、工艺画、首饰、人造花等。
2.民族工艺品的市场规模
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文化的不断传播都为民族工艺品更好的发展与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北京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以及杭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等平台都为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播,尤其民族工艺品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伴随着一大批高水平收藏家的出现更为我们国家中、高端民族工艺品市场的发展填补了优秀人才的空白。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民族工艺品进、出口国家,中国各地的民族工艺品企业数目众多,纷纷投入巨资争夺新兴的民族工艺品市场。广东省广州市作为我国民族工艺品发展的领先城市,该市共有民族工艺品相关企业两千余家,2017年全年效益值达到三百亿元,其中出口额达到二十亿美元。而全国的民族工艺品贸易总额达到三千五百亿美元。作为与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紧密相连的民族工艺品产业,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市场规模必将继续扩大,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二)民族工艺品省内贸易现状:
1.民族工艺品省内贸易主体
贵州省在地理上位于我国西南部,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截止到2015年,贵州省少数民族人口占到全省总人口的39%,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是贵州省主要的少数民族。众多的少数民族以及地域文化为贵州省民族工艺品的发展增添了新的色彩。贵州省民族工艺品共分为二十大类、数百种小类,品种众多,风格各异,具有良好的使用、观赏与收藏价值。其中大类可分为银饰工艺、染织布艺、刺绣织锦、奇石工艺、漆器艺术、陶泥工艺、乐器工艺、竹木工艺、纸画艺术、民族服装、金属工艺、玻璃工艺、水晶工艺、仿古工艺、树脂工艺等。珐琅银、扎染、刺绣绣片、贵翠玉、牙舟陶、竹脸谱、传统刺绣服装是其中典型的贵州民族工艺品。
2.民族工艺品省内市场规模
近年来贵州省政府颁布各种政策积极推动工艺品产业与民族民间工艺品、旅游商品产业积极融合,共同推动贵州民族民间特色工艺品产业与脱贫致富联系在一起,探索出了一条让手捧传承技艺的手工艺人利用制作民族工艺品脱贫致富的有效路徑。2017年贵州省民族工艺品产业发展喜人,全年累计为全省人民群众带来收益120亿元。在贵州省贵州市、遵义市、六盘水市形成了完备的民族工艺品产业集群,为贵州省更好的探索脱贫致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提供了新思路,开拓了新方向。
二、民族工艺品贸易发展的问题:
贵州省民族工艺品贸易的发展起步较晚,与南方沿海省份相比并不完善,存在着诸多问题。根据贵州省民族工艺品贸易最近几年的实际发展状况,将其出现的问题总结如下:
(一)市场局限性大,消费人群少
民族工艺品产业作为贵州经济发展中的新兴产业,随着政府大力推动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逐渐进入大家的视野。但是针对贵州省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说,民族工艺品的实用价值较低,市场范围较小,局限性问题突出。这使得民族工艺品在贵州省贸易的发展过程中实际消费人群少,难以形成量产化,实现规模效益。由此可见单单依靠民族工艺品的收藏及使用、观赏价值吸引顾客的策略远远不能真正的推动民族工艺品贸易的长远发展。民族工艺品在其制作过程中应他能够给其他手段增加附加价值,减少其市场局限性,增加其消费人群,更好的走向市场。
(二)宣传力度小
在民族工艺品贸易的发展初期,民族工艺品的发展与其实际的宣传力度成正相关的关系。没有积极地宣传策略,贵州省民族工艺品贸易的发展很难创造出良好的效益。珐琅银、扎染、刺绣绣片、贵翠玉是仅有的具有知名度的贵州民族工艺品,对于贵州民族工艺品的发展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伴随着互联网、自媒体信息技术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贵州民族工艺品产业急需通过合理的方式,积极、有效的向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宣传推广民族工艺品中的其他优秀产品,真正使贵州独具特色的民族工艺品提高知名度与竞争力,像贵州茅台酒一样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市场。唯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打开贵州民族工艺品的发展之路,为其长远的发展奠定基础,真正的为贵州经济发展助力。
(三)工艺产量小、价格高
贵州省发展民族工艺品的优势在于少数民族众多,拥有许多代表性的民族工艺品。但是这些民族工艺品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却面临着工艺产量小、难以大规模量化生产的弊端。
贵州民族工艺品贸易的前期发展必须靠有代表性的民族工艺品率先打开销路,树立贵州省民族工艺品的招牌。但是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工艺品基本上皆有手工制作,耗费时间且产量小,使得贵州省民族工艺品的价格居高不下,使得普通的老百姓接触它们的机会少之又少。顾客不了解,市场面太窄,民族工艺品的效益低也就不足为奇。
(四)产业结构不成型
贵州省的民族工艺品贸易发展的另一重大问题是产品结构不成型。在贵州省民族工艺品市场,珐琅银、扎染、刺绣绣片、贵翠玉、牙舟陶、竹脸谱、传统刺绣服装等均是其中典型的民族工艺品,但是这些产品均具有产品结构不成型的弊端。难以拥有成型的产品结构将非常影响顾客选购民族工艺品,影响其贸易效益。
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工艺品均由此弊端,其它不具有代表性的、产量低的民族工艺品的产业结构更是面临不齐全、不成型等多种问题。贵州省民族工艺品贸易的产品结构与广东省、浙江省等民族工艺品贸易的重点省份差距很大,亟待解决。
(五)前期投入大、微小企业难以存活
贵州省从2010年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来,民间资本跟随政策的春风迅速进入民族工艺品制造与销售产业。这在前几年大力的推动了民族工艺品产业的快速发展,为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基于民族手工艺的繁琐性,使得贵州省政府给到的民族工艺品各方面的扶持,落实不彻底、不到位,没有完全发挥作用和被充分利用,实际的情况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伴随着贵州省民族工艺品产业的政策福利逐渐减少,使得该省众多民族工艺品制造与销售产业面临发展的困境。
贵州省民族工艺品制造与销售产业在最近几年的发展中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前期投入大的问题也逐漸显现。除了贵州省兴义鸿鑫玉石加工有限公司、贵州严小妮木人有限公司等少数的民族工艺品公司盈利以外,其他公司的实际发展状况均不理想。大部分的民族工艺品制造与销售微小企业长期没有订单,缺少了政策福利的它们难以存活。
三、如何推进民族工艺品贸易
民族工艺品贸易的发展是旅游业发展的一部分,具有高附加值、低污染等优点,是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解决脱贫致富问题的有效手段。尽管贵州省民族工艺品贸易的发展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但是伴随着贵州省旅游人数的逐年增长,其发展的前景依然很好。针对贵州省民族工艺品贸易在其实际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结合贵州省的实际发展状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大力培养对外贸易人才
贵州民族工艺品贸易的发展与广东省、浙江省等优秀省份相比,对外的民族工艺品贸易额具有显著的差距。贵州民族工艺品贸易的发展离不开对外贸易的支持。所以说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贵州民族工艺品制造与销售公司应当大力培养对外销售、贸易、服务人员。通过积极地对外宣传、贸易合作以及优质服务将贵州优秀的民族工艺品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真正的打开国际市场,拓展其市场份额,提高销售量,创造更好的利润。
(二)积极促进与大企业的合作
民族工艺品贸易的发展单单靠小企业是不够的,贵州省民族工艺品制作方应积极通过合作与我国其他省份的民族工艺品大企业开展双方的合作业务,借助外力共同发展贵州民族工艺品贸易。唯有与民族工艺品大企业强强联合,壮大实力,才能真正的推动民族工艺品的发展。这项举措虽然在短期会损失贵州省民族工艺品贸易的效益,但是对于其民族工艺品产业的发展来说具有长远意义,将更快的使得贵州民族工艺品打开国际市场。
(三)加大对民族文化的宣传
民族工艺品产业的发展实质是民族文化的传播,是其经济方面的体现。民族工艺品的发展离不开民族文化的宣传,贵州省政府在其发展旅游业及其其他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应积极通过微博、自媒体、微电影等方式大力宣传贵州省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使外界更好的了解贵州的民族特色与民族文化,了解贵州各民族的优秀民族工艺品,从而更好的提高其民族工艺品的知名度,促进贵州民族工艺品的发展与效益的提高。
唯有贵州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走出贵州,贵州的民族艺术品才能真正走出贵州,取得更大的发展成果。
参考文献:
[1]李菲.以“藏银”之名:民族旅游语境下的物质、消费与认同[J],旅游学刊,2018年01期.
[2]刘幸福; 梁燕清. 传统民族工艺品制作的传承与发展探析——以中国四大名陶之坭兴陶制作为例[J],中国市场,2018年01期
[3]扎嘎.西藏传统手工业五金工匠的历史、行会组织及其社会地位[J].中国藏学. 1992(S1)
作者简介
葛倩宏(1996-)女,贵州贵阳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国际经贸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主要研究方向是我国少数民族工艺品走出去的相关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