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文背景下世界史文献资源调查研究
2018-05-09江佳倩
江佳倩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世界史文献资源的调查研究,结合数字人文的环境背景,对比天津师范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在世界史这一学科的科研进展,提出对天津师范大学在世界史学科的未来发展研究展望的建议。
关键词:数字人文 世界史 文献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数字化渗透到了各行各业,数字人文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近年来,在国内外数字化的浪潮日益兴起,出现了各种对文献数据库的建设以及各种古籍书目数字化的研究项目。网络和计算机技术被日益应用到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研究领域,使得人文研究在近几年的发展上效率不断提高。尽管将数字信息化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结合能够使我们看到在人文科学的探索中,数字技术可以发挥它巨大的价值,然而就目前的现状来看,数字信息化技术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所发挥的手段仍停留在初级阶段,大部分技术主要是对人文社会科学这一领域的资源进行简单的组织、检索以及利用,并没有深入到对人文学科资源的深入分析与研究。在国外,则已经形成了数字人文这一学科。“数字人文”对人文学科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样也对图书馆学研究和图书馆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数字人文实践过程中,在历史学方面,关美宝等[1]基于GIS进行了历史地理可视化分析;在文学方面,许鑫等[2]进行了文本挖掘与 TEI 标准;在语言学方面,倪传斌等[3]建立了大型语料库;舞蹈方面,[4]叶胜光进行了视频捕捉、运动分析与虚拟现实再现;考古学方面,朱晓冬等[5]进行了图像分析、色彩还原和数字重建等。因此,借鉴这些实践研究并将其应用于世界史数字化中,那么世界史数字化工作必将实现一个质的飞跃,从世界史文献信息的简单组织、检索与利用到对海量文献资源的深度分析和挖掘,从单一的世界史研究手段到多维度的科学分析和智能介入。
这一新兴学科,从全新的理论角度去分析数字信息化技术与人文研究之间的关系,并研究他们的交叉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数字人文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了技术上的和工具上的支持,能够帮助研究者对海量的数字信息资源进行检索、挖掘和利用。
在數字人文背景下,对历史学科的研究主要体现在GIS技术上,即历史地理信息化技术。近年来,伴随着在人文社会科学这一学科中所兴起的“空间转向”的研究,从而逐渐形成了以GIS技术为基础的“空间综合人文社会科学”,并使之成为了“数字人文”的重点研究对象。本文通过对世界史文献资源的梳理、调查和研究,调查了世界史研究文献在CNKI数据库的分布情况,分析在数字人文背景下,世界史的文献分布,并对比天津师范大学与东北师范大学的世界史科研研究进展,在比较分析的过程中,得出如何更好地实现对天津师范大学世界史学科的发展,促进其数据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使本学科在科研发展上取得更好的进展。
1 世界史文献资源调查
在CNKI数据库中,以“世界史”为字段,在世界历史学科的分类下进行检索,调查显示中国知网中在世界历史这一学科下覆盖有关世界史的研究文献一共有61,475 条结果,其中以天津师范大学为单位,共检索出330篇文献,以东北师范大学为单位则检索出1040篇文献。并在CNKI中截取不同高校之间覆盖世界史相关研究文献的统计对比情况,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东北师范大学排名第二位,而天津师范大学则远远低于东北师范大学,仅排名25位。东北师范大学和天津师范大学在总体高校水平的排名上不相上下,但在历史学这一学科中,天津师范大学却远不如东北师范大学,为了进一步调查世界史相关文献资源分布情况,研究二者之间在历史学学科上的具体差距,以及与总体发展水平上的差距,笔者分别统计分析了世界史相关研究文献的学科分类、论文类型以及年代分布,以及两位高校之间的对比分情况来进行具体分析。
经过对比,可以看出世界史相关文献资源主要分布在世界历史、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中国文学以及高等教育这四个学科中。并且可以发现,东北师范大学在对比天津师范大学的学科发表情况上还是很占优势的:不仅每一个学科的发表篇数都高于天津师范大学,而且在世界历史学科上发表论文的情况还远远高于天津师范大学。可见天津师范大学在历史学这一学科领域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进步的空间还很大,在自身学科和其他跨学科之间并不具备明显优势,需要向更专业化的方向不断努力和改进。
从天津师范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发表的与世界史相关的研究文献类型分布的对比数据中,可以看出,世界史相关文献类型主要是期刊,其次为硕士论文。两位高校的历史学文献在期刊类型上却不占优势,历史学相关文献主要还是以硕士论文为主,博士论文为辅,由此可以看出,两者在历史学科的发展中,着重还是以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学位论文为主要发展动力;而对比天津师范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二者的具体发表情况,虽然在期刊上天津师范大学在历史学相关文献上发表论文的篇数略高于东北师范大学,但是在总体水平上,天津师范大学还是远低于东北师范大学。因此,天津师范大学在历史学学科建设上,应该大力发展与历史学相关的项目,促进研究生和博士生在这一领域不断研究,并发表出新的科研成果。
通过对比天津师范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发表的与世界史相关的研究文献年代分布情况,可以看到从2001年到现在,世界史相关文献发表数量呈平稳上升的趋势,逐年不断增长,在2007-2009年之间稍有下滑,但在2010年后又开始恢复递增趋势。还可以看出,天津师范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的发展趋势与总体的趋势是基本相同的,在2006-2009年之间出现下降趋势,但在2010年后开始递增,但东北师范大学的总体水平还是远高于天津师范大学。
2 结论
资源现状分析表明,目前关于世界史研究主要围绕世界历史、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中国文学以及高等教育这四个学科;而通过对比两位高校,可以得出天津师范大学世界史信息资源或数字化的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建设世界史学类信息资源的科研团体所占比例不高,已开始建设的还处于各自为政的阶段,即各建各的,没有形成统一的建设体系、共享体系、服务体系和投入体系等。因此,有必要借鉴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史学学科的发展道路,通过分析研究该校有关世界史馆藏资源,分析目前该校在世界史学科发表文献所占学科的分布,在分析该校世界史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基础上,打破各自为政的阶段,努力形成统一的建设体系、共享体系、服务体系和投入体系等。最终构天津师范大学世界史学科的数字化统一平台,并针对其各个环节架构其服务体系,使科学技术史、世界史和图书馆学研究充分交叉,为历史学研究提供文献、服务和深度咨询保障,进而促进世界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关美宝, 申悦, 赵莹, 等. 时间地理学研究中的GIS方法: 人类行为模式的地理计算与地理可视化[J]. 国际城市规划, 2010(6): 18-26.
[2] 许鑫, 郭金龙, 蔚海燕. MONK项目及其对我国人文领域文本挖掘的借鉴[J]. 图书情报工作, 2012(18): 110-116.
[3] 倪传斌, 刘治. 语料库数据驱动技术在科技翻译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科技翻译, 2005(4): 24-27.
[4] 叶胜光. 数字化舞蹈艺术的特征表达与视频检索技术[D]. 杭州: 浙江大学, 2003.
[5] 朱晓冬, 周明全, 耿国华, 等. 西北大学考古数字博物馆的设计与建立[J]. 西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4(5): 52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