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2018-05-09冯佳丽

卷宗 2018年6期
关键词: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图书馆

摘 要:最近几年,我国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人们可以借助丰富多样的新媒体获得信息,而图书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图书管理当中融入信息化手段可以有效提高管理效率,为读者提供更为贴心的服务,但我国当前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弊端,笔者首先指出了我国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接着提出了针对性解决策略,希望有利于我国图书馆的健康发展。

關键词: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图书馆

图书管理在图书馆运行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我国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对图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引入信息化手段可以有效提高图书管理效率,充分发挥图书资源的作用,为读者提供多样化服务。

一、图书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内容

所谓图书管理信息化就是在图书管理中引入信息存储技术、网络传输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从而有效提高图书馆的自动化水平,逐步发展为现代化图书馆,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下面内容:

1.在图书管理中积极应用信息技术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即在图书馆管理中引入现代信息技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整合图书资源,以提高图书管理水平,其核心技术是在收集、处理、传输图书信息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进一步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能力,为广大读者提供多样化服务。

2.有利于发掘信息资源

全面整合信息资源意味着要重新分配知识,实现图书馆信息化即表明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使图书馆信息资源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创新传统意义上的信息资源结构。

3.图书馆信息化是对传统图书馆管理的创新

实现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即需创新图书馆信息保存、传输、检索等各种形式,针对全球读者需求建立虚拟图书馆,从而有效提高信息服务质量,达到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

二、图书管理信息化的主要表现

实现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即需改革信息保存与检索形式,与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相比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广大读者借助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可以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随时得到所需信息,从而有效提高了信息传输效率,因此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总之,图书管理信息化主要包括下面优点:

1.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加方便的服务

在图书管理当中引入信息技术,读者只需点击鼠标即可搜索到自己需要的内容,实现图书管理信息化不但可以使工作人员轻松应对管理工作,而且也大大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2.图书资源将会更加丰富

图书馆实现信息化管理以后,其存储的图书信息更加丰富,人类可以足不出户即能享受世界范围内的图书资源。

3.提高了图书资源利用率

在图书馆管理当中引入网络技术,读者可以随时上网搜索自己所需信息,有效提高了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

三、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弊端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但其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弊端,阻碍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导致我国图书管理水平还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为了保证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稳定开展,使其尽快与国际图书馆接轨,笔者首先指出了我国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接着提出了针对性解决策略,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弊端包括下面这些方面:

1.不具备图书管理信息化意识

由于管理人员不能及时转变观念,还不能普遍应用信息技术,导致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程度不高,在图书管理当中只购置了几台电脑,引入了相应管理软件,而不具备专业技能突出的图书管理人员。

2.不具备高技能的图书管理人员

图书馆的主要职责是针对读者提供多样化服务,但当前工作人员还不具备较高的信息化能力,虽然图书管理引入了信息化系统,但因为不具备高能力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导致这些管理系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3.图书管理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管理系统还不完善

我国当前图书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其中暴露出大量的缺点,如数据库建设系统性不强,不同数据库不能有效联合,相互间资源不能实现共享,导致大量图书资源浪费,信息化建设还不能彰显自身巨大优势。

4.图书管理信息化存在着安全隐患

建立完善的网络信息安全系统,可以使网络在运行中免受各种不良信息的干扰,可以自动抵御病毒、黑客的入侵,才能创建一个安全运行、效率较高、技术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但我国图书馆在此方面还存在较大缺陷。

四、提高图书管理信息化水平的主要策略

图书馆是当前人们获得信息、开展交流、掌握知识的主要场所,要想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功能,则必须实现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笔者在分析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认为可以采取下面这些做法,切实解决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高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

1.提高管理人员专业技能

图书管理信息化是一个处于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系统,要想使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收到较好的效果首先要具备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管理人员。因此图书馆要为当前工作人员创造大量学习进修的机会,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切实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保证工作人员及时交流工作经验、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可以使其在图书管理工作中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利用提高工作人员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其认识到团队的力量,从而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为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2.建立完善的信息资源的管理制度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要依据一定的程序进行,而且需要依据不同时期、不同专业分别开展。图书馆要善于研究不同读者的真正需求,着力开发图书资源,在图书管理过程中引入各种新媒体技术,逐步提高信息资源的控制水平,防止发生不合理操作行为。在处理版权问题时要充分借助法律手段,网络传输信息过程中要严厉打击盗版行为,切实保护自己的版权。

3.购置先进的信息化建设硬件设备

图书馆本身拥有数不胜数的图书资源,承担着文化交流与信息传播的重要职责。只有切实提高图书信息化管理水平才能使图书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图书馆要及时配置先进的硬件设备,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才能保证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开展。

五、结束语

总之,我国图书馆开展信息化建设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实现图书管理信息化可以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实现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才能尽快与国际发展接轨,才能切实推动我国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健康发展,才能帮助知识分子解决科学研究中的各种问题。本文主要论述了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特点、存在的不足、解决策略,笔者认为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图书管理信息化水平将会日益提升,国家对此也会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必将展现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许雁玲. 浅谈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J]. 现代妇女:理论版, 2014(7):252-252.

[2] 杨阳. 浅谈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及质量管理[J]. 中国科技博览, 2013(26):257-258.

[3] 李俊华. 基于数字信息化技术发展浅析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J].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5):289-290.

作者简介

冯佳丽,山西省吕梁市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猜你喜欢

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图书馆
图书馆
关于技工学校图书管理的信息建设研究
信息化条件下如何创新图书管理
谈数据挖掘为图书管理提供决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