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
2018-05-09牟正清
牟正清
【摘要】本文以化学基本概念的讲解,掌握知识的系统性和内在逻辑,培养学生进行化学计算的技巧和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和思维,以及对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阐述了启发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和作用。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化学用语;知识链;逻辑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6-0081-0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教学研究表明,教师应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既要“学会”、又要“会学”,逐步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人通过十几年的九年级化学教学,体会到启发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下面简要介绍我是如何进行启发式教学的。
一、对化学用语进行教学时,启发学生采用对比、联想、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和自学能力
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化学用语主要是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
我是这样教学的:先介绍过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及让学生完全看到元素符号后,问学生“C”是碳元素,那么“C”后面分别加小写字母“u”“a”“l”等各又是表示什么元素?“A”后面分别加小写字母“g”“u”“l”等各又是什么元素?相互对比,抓大同求小异,也就比较容易记忆了。又如:记忆钠元素的元素符号,我教学生用汉语拼音(na)便可牢固记忆。
二、抓住中心,展开思维,构成知识链,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初中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的知识点,可用下图表示:
该链式图的形成,是从课题1到课题3的总结:
第一课题 碳的几种单质
碳的化学性质:
列出:
第二课题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CaCO3+2HCl=CaCl2+H2O+CO2↑
CO2的化学性质:
CO2的工业制法:
CaCO3CaO+CO2↑
(生石灰)CaO+H2O= Ca(OH)2(熟石灰)
Ca(OH)2+2CO2=CaCO3↓+H2O
列出:
第三课题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列出:
三、巧引善诱,高度提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尚处于形成发展阶段,因此在训练过程中要循循善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培养。“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在训练程序上要有个梯度。
如:在学过溶解度和质量分数后,可以按工作这样的训练。原题是:在20℃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克。计算20℃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本题是由溶解度求溶质的质量分数,通过质量分数概念让学生自己解决这个问题。
1.反转——由溶质的质量分数求导溶解度。
已知20℃时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4%,求20℃时KNO3的溶解度。
让学生通过一定温度时过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之间的关系,即可自行解决。
2.拔高:①KNO3在20℃时KNO3的溶解度31.6克,将30克KNO3加入20℃时的70克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本题需要讨论,既然20℃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克,则在20℃时70克水中能溶解多少克KNO3才能达到饱和?学生们纷纷计算,让一名学生回答(,得x=22.1克)形成的溶液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加入30克溶质,大于被溶解的溶质22.1克,也就是饱和溶液)那么,该溶质的质量分数该怎样去计算?不断诱导,不断启发,使学生思路豁然开朗,明确了解题不能生搬硬套。
在t℃时,某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m%,在该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
A.克 B.克 C.克 D.克
本题是变具体为抽象,难度梯升,但学生通过讨论以上问题,可因势利导,也就较轻松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四、创设问题,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化学计算能力
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设计巧妙的问题,使学生对问题了解觉得正确,但实际是错误的,从错误的结论中分析原因,理解其实质,让学生转变对化学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触类旁通,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如:配制密度为1.30克/厘米3、40%的H2SO4溶液5000毫升,需要密度为1.84克/厘米3、98%的H2SO4溶液多少毫升?水多少毫升?
一般按常规思路,解决这个问题时,设需要密度为1.84克/厘米3、98%的H2SO4溶液x毫升则:
,解得X=1441.9(毫升)這个答案是正确的。于是,计算需要水的体积,绝大部分同学是这样计算的:VH2O=5000-1441.9=3558.1(毫升)我在答案上打上一个大大的“ ”,同学们觉得奇怪,答案应该是没问题的,为什么老师打错呢?我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0.5升大豆与0.5升小米混合,体积是一升吗?同学们议论纷纷,不约而同的答到:体积不是1升,比1升小。又问:要配置1升大豆和小米的混合物,大豆是0.5升,那么需要的小米是0.5升吗?体积比0.5升大、小还是相等?同学们共同回答:小米的体积肯定比0.5升大。
于是,才去解决上面问题,既然配制5000毫升40%的H2SO4溶液,需1441.9毫升98%的H2SO4溶液,则需水的体积肯定比(5000-1441.9)毫升大。
根据以上分析,总结出:有关溶液的计算过程中,体积不能相加减,但质量也可以相加减。则需水的质量是:
(克)所需水的体积:
。
综合上述,初中学生开始学化学,掌握的物质及其变化规律不多,需要有计划、有步骤,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进入化学知识的大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多应用科学探究式教学手段,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的裨益。
参考文献
[1]刘知新编著《化学教学论》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