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几点思考

2018-05-09刘彦红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32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文化建设教学方法

刘彦红

【摘要】本文从提升小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和培养目标出发,明确指出了人文素养能够提升个人的生活情趣与综合竞争力,促进社会的文明发展与进步。并针对如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提出了几点建議,在明确教师的示范作用前提下,注重人文知识、着力培养人文精神并进行人文品行的塑造。

【关键词】人文素养;教学方法;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2-0046-02

语文教学依赖于汉字、历史典故、写作手法等来进行,而这些模块无一不是多年来优秀文化的传承与积淀,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小学低年级语文作为小学生进入学校教育的启蒙课程,不仅是学生日后学习其他科目知识的有力工具,也是小学生培养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重要基石。低年级学生发育还没完全,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语文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精神境界,为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打下基础。

一、提升小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及培养目标

1.重要性分析

“人文素养”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来看,一是“人文”,包括艺术、教育、哲学等等人文科学,另一部分则是“素养”,可以理解为素质和涵养,属于道德和精神上的修行。具体来说也就是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熏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境界,能够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文素养的培养离不开整个社会文化的熏陶与历史底蕴的传承,所以个人人文素养的高低体现的是社会发展的质量,是衡量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尺度与标志。而社会的进步也需要整体的人文素养来推动,人文精神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统一性。从个体上看,人文素养的培养能够陶冶小学生的身心,带来精神的满足和内心的丰富,增强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从社会来看,通过人文素养的教育可以培育小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增强社会凝聚力,推动社会的繁荣与进步。

2.人文素养

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对于人文素养的培养也要从这两个方向着手。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人文知识的培养主要依赖于学校的教学,尤其是以语文、艺术、历史等科目为主要获取途径。人文精神则是在获取人文知识过程中所逐渐形成的价值观念和人格品行,一方面来源于所学知识的启发和渗透,另一方面也来自于老师的引导和环境的影响。对于小学生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养”应该体现在对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积淀与灿烂文明历史的学习,结合世界各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多元灿烂的文化,反映高尚的道德意识、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崇高的品行。

二、提升低年级小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与方法

1.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由于低年级小学生对老师有着很强的依赖性,在一定程度上,老师充当了学生的精神领袖。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能在语文的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还能通过自己的日常行为和观点给学生做出表率,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语文教师作为小学生的思想形成的引导者和塑造者,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领袖作用,帮助小学生提升人文素养。一方面教师要具备正确的情感态度。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心智发育还不成熟,正处在敏感脆弱的阶段,更加需要教师的关怀和爱护。要明确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求并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是为了这一目的而服务的。正确的情感态度还包括对学生的充分理解与尊重,每个学生由于家庭背景和先天特征的不同,有着不同的个性,但他们都是独立、平等的个体,所以老师要公平、公正地去呵护、教导每一个学生。另一方面,教师要有良好的生活情趣。我们知道教师作为学生的精神领袖,个人行为同样会感染到学生,具有良好生活情趣的人也就是自身有着较高的人文素养,他们在审美情趣和生活感悟方面能够给到学生更好的指引。

2.注重人文知识教学

人文知识是人文素养中最基本的内容和层次。小学语文教材既是小学教育的启蒙读物,也是各种文化知识的载体中,涉及到丰富的人文知识,所以语文老师要利用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文知识的介绍和讲解。

(1)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

由于小学生发育还不成熟,理解能力和自控能力有限,一开始往往不能直接体会文章的内涵,需要一定的方法引入。我们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就要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朗读的过程不仅是对文字读音和字形的进一步巩固,更是自己体会文章内容的过程。在一遍遍的朗读时,文字会逐渐转换为听觉形象与视觉形象,自己在脑海中构建出关于该篇章的画面,从而进入到学习的情境中去。比如在学习古诗《春晓》的时候,虽然小学生对诗歌理解不深,但通过反复多次的诵读,脑海中自然就会浮现出“鸟”、“风雨声”、“残花”这些意象,再通过自己对韵律的纠正,画面就逐渐丰富成型最终呈现出春天早晨充满生气的场景,从而自然引入知识点的介绍。

(2)注重情感体验

语文素材往往会通过文字的叙述来展现内容、表达思想感情,而这些深层次的东西也就是“人文体验”。知识的讲解是简单的易于掌握的,而对感情的把握上却各有千秋,我们要鼓励学生对于教学内容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并充分尊重他们的不同想法。为了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我们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采取情境模拟的形式来亲临课文场景。比如说在《坐井观天》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可以邀请学生扮演课文中的青蛙和小鸟进行对话,由于对话比较简短,可以由多组同学分别演绎,剩下的同学对他们的表现进行比较和评价。这样的模拟需要学生在自己的理解上进行再度创作,在增强课堂趣味性的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内容记忆。

(3)贴近学生的生活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同样的语文教育也是如此。只有把生活引人课堂,课堂教学才会充满生机,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课文《我们成功了》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对“你对奥运的印象是什么?”这一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经历,可以讲述自己对奥运会的看法,周围人在当时的表现或者是最喜欢的奥运项目或者运动健儿等等与奥运有关系的事务。让学生明白这一事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重要的意义,就能更加深刻地体会课文的情感。

3.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高级层次

只注重了人文知识的输导是不够的,要真正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质,还要下力抓好人文精神的培养。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有着大量的历史警示和无数的人格榜样,留下了优秀的民族品格和精神力量,而这些内容在语文的教材中都有所体现。比如《升国旗》中通过寥寥数语介绍了国旗的图案和升旗的仪式,五星那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着重抓住五星红旗高高升起、我们要立正敬礼这两点来教育学生要热爱国旗、热爱祖国,对它致以崇高的敬意;再比如,《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文中,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来描述对雷锋叔叔的寻找。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着重于最后一句“哪里需要献出爱心,哪里就有雷锋叔叔”,告诉学生找不到雷锋叔叔是因为他做好事(下转146页)(上接46页)不留名,我们也要学习雷锋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许多富有精神内涵的形象,教师要深挖其中的内涵,进行选择、组合、疏导,在人物形象与学生心灵中问架起一座情感桥梁,使学生能够从这些情感形象中感受到精神力量,从而得到感染和陶冶。

4.精心塑造人文品质

如果说传输入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是人文教育的实施过程,那么,塑造人文品行就是进行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人们品行的塑造需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通过环境进行影响,学校的校园文化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在日常的广播和宣传工作中也要对人文主义进行强调。另外作为与学生直接对接的教师更要言传身教,将日常教学内容中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另一方面,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也要积极开展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践行人文精神。比如在学习课文《秋天》的时候,就可以乘机组织学生秋游,让他们感悟自然并学会敬畏自然;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小组讨论的模式,鼓励学生学会合作与沟通;模仿儿童节目的形式,让学生对同学、老师、家长等进行采访,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与周边关注度。只要能够长期坚持,在各部门的引导与精神领袖的潜移默化中,学生的人文品行也会逐步得到塑造。

三、结语

总之,人文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小学生正处在塑造与发育阶段,我们要把握这一黄金时段,通过教师的正向示范和引导、人文知识的学习与扩展、人文情感的体验和人文品行的强化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逐渐培养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吕慧.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几点思考[J].华夏教师,2016,(3):72.

[2]刘小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几点思考[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5,(4):150-150.

[3]陈雪恩.关于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几点思考[J].语文天地(高中版),2011,(4):37-39.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文化建设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