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ERP沙盘的高峰体验教学的思考与路径设计

2018-05-09陈苏明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10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

陈苏明

摘要:本文对如何利用ERP沙盘达到高峰体验教学状态进行思考并对其实现路径进行设计,旨在促进教师从技能型向智慧型教师的转变,改变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

关键词:ERP沙盘;高峰体验;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0-0195-02

一、相关概念界定

体验式教学是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创设一个真实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并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亲历过程,理解并建构知识、提升能力、产生情感,从而生成有意义的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

高峰体验是指一个人感受到一种发自心灵深处的战栗、欣快、超然、满足的情绪体验,这种体验让人始终处在情感的高峰中,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并让他们在自我思考、决断和展现时显得更加出色。教育家马斯洛认为:“处于高峰体验的人比其他任何时候更有责任心、主动性和创造力。”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沙盘模拟实验最早是由瑞典皇家工学院的Klas Mellan于1978年开发而成的,通过将企业架构和管理的过程全部展示在沙盘上,使原本抽象、复杂的ERP管理理论以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让学生通过“做”来“学”,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来掌握经营管理知识。

对于高峰体验课程(Capstone Experience Course),尼尔逊和弗尔顿认为:它“包含一些核心因素,都是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应用既有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表达结论的能力”。

二、ERP沙盘中的知识特征

ERP沙盘教学中含有大量的隐性知识,包括经验、技巧、诀窍,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教学对特定情景的依赖性。ERP沙盘教学创设了虚拟的企业经营情境,教学中的企业管理知识是依赖这种情境特定设计的,ERP沙盘实验的条件、规则的设定直接影响学生对所获得的企业管理知识的认知,它是具体的,如果超出这个范围,那么知识的准确性可能就会受到质疑。

2.ERP沙盘中蕴含的知识只可意会。ERP沙盘模拟教学中的知识许多是隐性的,很难清晰、准确地表达、传递,只有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才能获取和理解。

这种知识的意会性特征,可能会让学生在决策制定上对两家看似相同经营情境的公司产生完全不同的理解并做出不同的决定。

3.ERP沙盘中蕴含知识的离散性。ERP沙盘将分散在企业各个环节的知识收集在一起,并按部门,用可视化模型的方式集成在一个盘面上,学生必须以团队方式,分工协作,谋求知识的整合,建立基于分散知识基础上的分散化决策体系。

三、高峰体验个体具有的特征

“高峰体验”理论产生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在经历“高峰体验”时,个体具有以下特征:

1.释放性的特征。所谓释放性,即无羁绊。马斯洛认为:“个体在经历‘高峰体验时,一般都处在自己能力的顶峰,能以最佳状态发挥全部智能。”“高峰体验”时,个体往往处于欣喜激动和情绪高度饱满的状态,能够创造出更加出色的行动成果。整个过程中,个体真正成为了他自己,更彻底地发挥了他的潜能,接近了他的存在核心,从而成为更完善的人。

2.创新性的特征。高峰体验时人具有创新性,最富创造力。处于“高峰体验”中的人,有更大自信且无怀疑,其认知和行为就能够以不干预的方式,按照任务、责任或由工作性质提出的条件,将自身塑造成特定状态。

可见,“高峰体验”是一种主观的、个体化的、排他性的内在情绪感受。上述两个特征相辅相成,对情感体验主体产生重要影响,也正是这种对情感体验主体产生的显著促进作用,将“高峰体验”理论有效运用于实践成为可能,也是它的价值所在。

四、形成高峰体验教学状态的路径设计

1.教学环境布局与内容的设计。“高峰体验”是人处于较为良好的环境中,所迸发出的一种自我需要得到最大限度满足时所获得的美好情感体验。因此,教学中,教学环境的设计就尤为重要,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经验,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亲身去经历,通过经历的方式获得对知识的认知、情感和价值观的提升。

ERP沙盘模拟教学依托于两个载体,一是实物载体,即ERP沙盘的纸质盘面。它承载着人们认识企业实践活动的结果。二是媒介载体,如实验手册、点评演示文稿等。这类载体凝练认知结果的知识,同时又是知识传递的媒介。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两个载体,在教室布局上,设计三个区间,即讲解演示区间、企业实战竞争区间、企业外部环境区间。

在企业实战竞争区间和外部环境区间,由学生担任企业外部环境的所有角色,如银行、供应商、客户、监管部门等,或者组成同行业中的竞争企业。通过实战竞争性的演练,使学生将认知对象置于知识整合的背景下,体验自身决策如融资、产品开发、市场开拓、设备更新、供应链的构建等引起的一系列联动反应,通过“全息”的印象,获得更深入的認知和体验。

在讲解演示区间,除教师对实验手册上的规则进行讲解外,更多的是教师利用系统存储的各组实际演练的数据,引导学生对本年度制定战略、营销策划、组织生产、财务管理等一系列企业活动进行分析,使存在于学生头脑或特定实验情境中的个人经验、团队决策风格等内隐的知识明晰地表达出来,参悟到ERP原理科学的管理规律,深入了解ERP原理的精髓所在。

2.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设计。设计的高峰体验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手段,应使学生始终处在一种无所羁绊的状态下,达到自己能力的顶峰,以最佳状态发挥其全部智能。因此,教学活动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教师的作用从以课堂讲授为主转向以教学设计、组织、指导、监控、考核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探究式、激励式、互动式、情景式等多元化教学形式以及角色式、自主式、协作式学习等学习方法就成为高峰体验教学方法体系的有机组成。

在选择教学手段时,应强调传统与现代、手工与电子技术、模拟仿真与实操等手段的相互结合,逐步形成一套相互补充、相互完善、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体系。

3.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设计必须与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相匹配。教学组织形式可以设计成为课堂式学习组织和自主式学习组织两种形式。

课堂式学习组织设计的关键在于注重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的重构,将师生之间的权威与服从关系变为平等与对话关系,生生之间的竞争关系变为交流与合作关系,使学生在平等的环境中体验获得提升,通过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者与教学活动实施者的双重身份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协作式学习能力,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

在自主式学习组织形式的设计中,应充分利用开放式教学平台,鼓励学生自主组成学生社团,以主办ERP沙盘模拟大赛的形式吸引学生深入学习。

4.教学考核形式的设计。高峰体验是一种伴有情感反应的意义生成活动。在设计高峰体验教学的模式时,不仅应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的结果上也应尊重学生的主动性。

高峰体验教学考核形式的设计也要与高峰体验教学的目的相一致,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位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为达到高峰体验教学的目的,企业经营的好坏并非关键,学生在课程的参与过程中是否能够大胆地尝试,将自己的经营理念和所学知识在模拟的实践环境中进行检验,参悟ERP沙盘的原理,应该作为考核的一个重要内容,综合评价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五、结语

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动态过程,高峰体验式教学能使学生真正变成学习的参与者,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充分尊重学生并加以引导,使其在原有體验基础上获得体验的创新。正如达默尔说:“我们专门称之为体验的东西,就是指某种不可忘却、不可替代的东西,这些东西对于领悟其意义规定来说,在根本上是不会枯竭的。”ERP沙盘高峰体验教学设计就是不仅要达成教学方式上的转变,更要达成知识观、价值观上的转变,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各个知识转化过程的相互交叉,并且周期性循环、螺旋性地提高认知质量。

参考文献:

[1]Maslow,A.H.Religions,Values,and Peak-Experiences[M].Columbus: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64:15.

[2]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86.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
以实验为基础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探究如何着眼未来优化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