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院校地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对比及分析

2018-05-09孙文洁韩权董东林杨文凯孙红福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中国矿业大学工程地质学时

孙文洁 韩权 董东林 杨文凯 孙红福

摘要:基于2001—2013年全国地质工作者数量的统计和地质类高等教育发展状况的研究,作者认为在国家能源结构改革的大背景下,高校地质类毕业生就业状况在“十三五”期间会有一定的好转。文章选取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和长安大学4所地质类高校,对比分析了其地质工程专业课程结构和课时分布,结果表明这4所高校地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均能有效地结合自身学科优势,达到特色化和多元化培养的目的。为了准确把握该专业毕业生当前培养与就业形势,文章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为例,深入研究其本科生培养模式,同时整理统计2008—2014年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岗位分布,结果表明地质工程专业毕业生445人,读研与就业比例为0.9∶1,平均就业率为53.65%;就业岗位与专业关联度高达99%;就业结构仍以煤炭企业为主,但国土资源等相关单位是未来毕业生热门选择。

关键词:地质工程;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就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0-0001-04

一、前言

在我国,地质类专业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与国民经济建设的需求息息相关,且与国家工业化进程成正比增长。长期以来,由于矿产资源的“大跃进”粗放式不合理开采,致使我国在GDP总量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巨大挑战,如资源衰竭、环境污染、地质灾害频发等,形势极为严峻。随着我国步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建设的速度放缓,能源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转型以创新驱动和人才驱动为主。加之“十二五”期间,大批地质类人才的涌入,使得国内地勘行业人才需求紧缩,地质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下滑,而高等教育对地质科技人才与时俱进的培养无疑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突破口。

二、高等院校地质教育的发展历程

我国地质类高等教育起步于1909年京师大学堂,为了满足采矿人才的需求设立地质学科,开创了我国地质类高等教育的先河。从20世纪初到现在,地学理论不断更新和完善,加之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国对能源矿产的需求不断扩张,但当时地质工作者数量屈指可数。这种供需平衡的失调,使得日益增长的需求量与滞后的生产技术和紧缺的专业人才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在地质领域,国内首次出现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严重脱节的现象。于是在20世纪后叶,国内涌现了一大批开设地质专业的高等院校,高等教育的培养也蓬勃发展起来。建国初期,为了更好地满足国家建设发展的需要,我国对各大院校的专业分类进行了调整。1950年成立中国矿业学院[今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设立地质工程学教研室,首届招生53人。20世纪下半叶,相继成立有北京地质大学(今中国地质大学)、长春地质学院(今吉林大学)、西安地质学院(今长安大学)、山东煤矿学院(今山东科技大学)等高等学府。随着1998年教育部对本科专业招生目录的大范围改革,合并“勘查技术和工程”与“资源勘查工程”为地质工程专业,至此国内第一次正式出现地质工程专业。

百余年来高等地质教育为国民经济的建设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为我国地质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和智力资本。其中2002—2012年,更是被誉为地质行业的“黄金十年”,应届地质毕业生直接就业率更是高达99%。时至今日,国内开设地质类专业的高校共有107所,其中有55所设立有地质工程专业,师资力量和办学规模各不相同。随着地质工程专业教学结构的不断改进,开设该专业的高校将会有一定比例的增加[1],从事地质工作的毕业生也会随之增多。本文统计了2001—2013年地质工作者人数,由图1移动平均趋势线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及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经济发展将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未来我国对地质人才的需求量会显现平滑增长趋势,但增长幅度与2006—2010年相比出现相对下降现象。据刘智(2015)预测,我国地质人才在2016—2020年间将持续增长,且于2020年达到峰值,突破100万人[2],届时地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数量也会相应地“水涨船高”,出现一定的增幅。

三、地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分析

经过一个世纪的探索,国内地质高等教育的模式已相对成熟,并且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地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理论教学与野外实践相结合,准确达到“内外结合,学以致用”的培养目标。理论课程主要包含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通过教师课堂讲授完成。其中,专业核心课程覆盖本专业全部核心知识点,不同高校的课程设置大体一致;专业选修课程各大高校往往从办学特色和培养方向出发,结合学科前沿技术和成果设立相关课程,不同高校课程设置差别较大。专业核心课程分为通识教育必修课、学科基础类课程、专业类课程,特点如下:(1)通识教育必修课,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思维方法、本专业所必需的数理知识、计算机应用能力(制图、编程、数值模拟)和外语水平。主要包括數学、物理、化学、英语、思想教育类课程、计算机技术和程序语言类课程等。(2)学科基础类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以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矿物岩石学、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等课程为主。(3)专业类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核心专业知识,全面培养不同方向的相关工程技能。各高校一般根据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科优势和学院特色在设置上略有不同。

由于地质类院校较多且开设选修课程繁杂不一,作者仅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长安大学和山东科技大学为例,对上述四所高校地质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的核心课程(即学科基础课和专业类必修课程)设置进行分类剖析(见图2)。

由于各学校开设课程名称不同但内容基本一致,作者将地球科学导论、普通地质学、地质学基础、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统称为地质学基础类;将矿物学、岩石学、古生物地层学合并为矿物岩石类;水文地质学基础,地下水动力学、工程水文地质学、环境地质学统称为水文和环境地质;计算机制图、电工和电子学合称电工技术与制图;大学化学、地球物理导论、普通化学统称为理化类;其他与工程地质相关的结构力学、材料力学、岩土钻掘工程、工程测量等统称为工程地质(含力学)。

由图2-a、2-b、2-c、2-d可以看出四个学校本科生培养计划对地质工程专业各个方面均有涉及,但办学特色不同导致侧重点不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核心课程总计712学时,为四个学校中课程学时最多的,其中实验教学达120学时,实验教学占比16.9%;六大类科目均有涉及,教学时长配置上比较均衡,与其他类别相比,矿物岩石类和工程地质(含力学)以略微优势领先。中国矿业大学核心课程总计648学时,实验教学达60学时,实验教学占比9.3%;未设置矿物岩石类和理化类课程,但工程地质(含力学)相关课程设置最多且教学时长排名第一,高达368学时。长安大学核心课程总时长排名第二,共计698学时,其中实验教学仅56学时,实验教学占比8%;未设置矿物岩石类科目,地质学基础类课程时长最多,共计160学时,占总学时的23%,且工程地质(含力学)学时仅次于中国矿业大学,排名第二。山东科技大学核心课程教学总计690学时,实验教学达94学时,实验教学占比13.6%;六大类科目均有涉及,但整体上以工程地质类(含力学)为主。整体上来看,中国矿业大学和长安大学培养计划中,在工程地质类(含力学)上较为重视,安排6门以上课程,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上没有全面覆盖,学生在本科期间接触地质类其他方向学科的机会不多,技能较为专一;其中中国矿业大学共设置8门与工程地质和力学相关的课程,教学时长占总时长的56.7%,居四个学校之首。山东科技大学除地质学基础类、矿物岩石类和工程地质(含力学)科目外,仅有3门其他科目辅助教学,整体上仍以工程地质为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共设置15门科目,涉及专业的方方面面,每个科目平均47.5学时,兼顾数量的同时保证学生有充足的学习时间;且实验时长占比最多,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求知探索精神。

四、我校地质工程专业培养模式

自2012年,国内能源行业开始走下坡路,紧缩的市场对学生就业带来了巨大挑战。面对培养目标与就业压力的考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积极探索新型培养模式,努力构建能源工业精英教育教学体系,在培养模式上创造性地将原本适用于研究生的导师制全面升级为更具弹性和交互性的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育人模式[3-4]。我校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是从2015级试点,2016级全面实施。新生入校配备导师,形成以导师为主、研究生为辅、高年级本科生辅导低年级本科生的纵向链条式学习科研指导团队,构建本科生“导师制—研讨课—创新创业”个性化成长平台。强化实践,完善实验室开放制度,为本科生进入实验室创造条件。我校在积极开展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新型模式下,同时根据国家发展和就业市场需求的改变不断更新课程设置,从教学内容和创新实践两方面深化教学改革,在专业培养上全面提升学生能力和素质。

对于地质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我校把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进一步细致划分为学科大类基础必修课、专业核心必修课、专业方向限选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环节和创新创业教学环节等六大块,即“六位一体”渐进式多样化教学。每名地质工程本科生在校期间课程计划总计2302学时,课内共2230学时,实践教学环节42.5周。其中专业类课程总计936学时,实验课程为160学时,占专业课总学时的17%。实践教学环节为42.5周,高于学校标准(不低于40周)。学生在通识基础必修课的基础上,从学科大类基础必修课着手了解地质基本知识,进一步学习专业核心必修课,掌握地质工程专业主要分支学科和核心内容,同时在大二期间进行地质认识实习,由指导老师进行详细讲解,学生以认知为主,实现将野外地质现象还原到课本中,达到“知”、“识”合一的程度。大三期间培养学生对本专业具体分支科目和相关计算模拟方法等必备技能,同年辅以地质填图实习,形成以学生团队为主力军,教师队伍为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大四期间金工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项目,让学生亲自走进生产单位,预先完成由学生到工作人员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就业提前打好基础。大学生创新训练、大学生竞赛、课程设计等一系列创新实践教学活动贯穿每一名地质本科生的大学生活,充分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地质行业发展和祖国建设提供高质量人才。

五、毕业生就业去向

2008—2014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共有446名地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具体就业和读研情况见图3。为满足“十五”期间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对地质类人才的需求,自2007年起我校地质工程本科生进行扩招,且逐年增多,2014年毕业92人。2008—2014年,该校共有235名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平均就业率高达53.65%;209名毕业生(不含出国)根据个人情况选择继续读研深造[5]。该校对地质工程本科生实行特色化教学和精英化培养模式,四年后,学生的就业方向随之显现出多样化、灵活化的就业趋势(见图4)。该校地质工程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为能源矿产相关企业、国土资源和工程类单位,仅有不足1%的毕业生选择转行,就业毕业生相关度高达99%。就业岗位在煤炭类企业的毕业生分布最多,共160人,占总人数的36%;从事工程类单位占14%;进入国土资源部门占28%。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大力推进,能源行业进入转型阶段,近年来更多毕业生选择到国土资源等相关部门发展。

六、结论

1.2000—2012年地质从业人员呈现逐年攀升的趋势;2013年至今由于供需关系的调整,地质工作者数量有所下降。未来地质从业人员前景依旧可观,国家对地质工程高校毕业生仍然迫切依赖。

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长安大学和山东科技大学等地质院校的办学特色和传统学科优势迥异,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切入点不同。其中,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平衡发展,全面均衡培养学生基础地学能力;后三者均不同程度上以工程地质(含力学)为主要培养方向。

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在专业课程设置上突出地质工程国家特色专业优势,发挥水工环方向学科优势;教学手段上,书本与野外相结合,协调发展,共同育人;育人模式上,实行本科生全程导师制。

4.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质工程本科生读研与就业比为0.9∶1,99%的毕业生选择工作在与地质相关的岗位,毕业生就业能力综合评定A+。

参考文献:

[1]曹希绅.中国地质人才需求预刚及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0.

[2]刘智.基于组合预测模型的我国地质行业人才需求研究[J].经济论坛,2015,(11):77-81.

[3]杨仁树.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教育,2016,(9):11-13.

[4]董东林.高校水文地质学基础教育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4):80-81.

[5]孙文洁,焦建,王亚伟.我校地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J].教育教學论坛,2016,(3):22-23.

猜你喜欢

中国矿业大学工程地质学时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学时压缩下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探讨
继往开来 守正创新——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水文地质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有效应用
ABAQUS软件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
高校学生评教的问题与对策——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
中国矿业大学教育培训工作简介
工程地质勘察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