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优势学科安全工程专业分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施

2018-05-09刘音程卫民刘伟韬冯肖高天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10期
关键词:分层次安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刘音 程卫民 刘伟韬 冯肖 高天

摘要: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安全工程专业教育发展现状及社会对安全技术人才的不同需求分析,依据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原则,依托本校已有优势学科建设特色专业,分层次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多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实践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关键词:安全工程;分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大学生创新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0-0053-02

一、前言

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原北京劳动学院)于1958年创办了国内第一个安全工程专业以来,截止到2017年我国设置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的高校共有173所,涉及非常广泛的行业和领域。作为山东省首批招收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高校,山东科技大学从1999年开始至今已经培养了近20届安全工程学生,已有3000余名毕业生工作于国家的各条生产战线,充实了各行各业安全专业人才队伍。

随着高校安全工程专业的不断扩增,目前我国安全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出现以下问题:首先,大多高校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淡化专业方向,没有与学校的优势相结合,缺乏专业特色;其次,课程设置基本雷同,教学过程缺少对学生创新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最后,目前实施的“大安全、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市场需求的矛盾。针对如何构建具有自身特色又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安全工程专业,笔者提出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本原则。

二、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本原则

1.明确的专业定位。安全工程专业培养模式设置既要体现学校的办学定位,又要充分把握社会对本专业学生的需求定位,这样才可以准确设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以此构建相应的培养方案。

2.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形成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充分发挥高校自身优势,将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目前国家在实施的“双一流建设”就是很好的契机,将一流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有机融合办出特色专业。

3.整个人才培养过程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目前社会对创新性和实践性人才需求和要求都很高,这就要求我们考虑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如何加强和提高学生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分层次培养学生,满足市场需求。社会对人才需求不同,从社会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岗位需求上划分,可分为应用型和研究型岗位。学生本身在发展过程中也具有自身的特质和能力,有的学生擅长动手,有的擅长动脑。因此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应分层次构建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

三、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研究

如何依托已有的优势学科与专业平台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并满足社会不同需求的安全工程专业技术人才是值得探索与研究的问题。山东科技大学安全工程专业依托已有优势学科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试验示范教学中心等平台,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与实践,2006年被批准为省级品牌专业,2007年被教育部、财政部共同批准为国家级首批特色专业建设点,2013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2015年获批省教育厅应用型人才建设项目,这些成果为安全工程专业建设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1.明确专业发展定位。山东科技大学是省属重点高校,目前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以工科为主,矿业类见长,多学科协调发展;目标是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多学科教学研究性大学。在综合考虑学校定位的基础上,作为山东省唯一具有安全工程学科博士点的学校,拟定了我校安全工程专业定位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研究型人才培养为辅的人才培养模式。

2.依托学科优势,建设特色专业。我校安全工程专业目前在矿业与安全工程学院下,该学院目前有2个一级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示范教学中心,在这样的优势学科和平台支撑下,我校安全工程专业进行特色专业建设,也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山东省“应用型”人才专业建设项目等系列各级各类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因此,我校安全工程专业依托矿业工程学科平台优势,与矿山安全生产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大安全”为基础的但具有鲜明矿业特色的专业方向。

3.构建双平台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实施安全工程特色专业实践创新体系。依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我校安全工程专业对人才培养模式做了许多有意义的探索和实践。(1)依托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以及教育部卓越计划,面向煤炭行业,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更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卓越计划应用型培养模式;(2)依托礦业工程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针对优秀学生创建励志班,构建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

不同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为培养应用型、研究型等不同发展方向的人才提供了前提,奠定了基础。安全工程专业实践创新体系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4.以学生为中心,多途径创建大学生创新体系。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是培养学生成才的重要途径,我校安全工程专业通过以下多种途径和平台建设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1)以科研训练为途径,支撑创新能力培养新体系;(2)以学术交流为途径,支撑创新意识教育培养新模式;(3)以综合竞赛为途径,支撑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新机制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4)建立课堂教学平台,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5)实施与工程实际密切结合的矿井通风与安全、危险源辨识与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主要实践任务的综合实训基地平台;(6)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建立实践活动平台。通过这些途径实施和平台建立为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提供必要条件,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这些途径得到有效提升。在校大学生在近三年全国大学生采矿技能大赛、安全技能大赛上获得了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我校安全工程专业也多次获得全国大学生安全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综合素质有了显著提升。

四、结论

山东科技安全工程专业依托学科优势,创建特色专业,并依据社会需求分层次构建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多途径培养具有创新性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的人才,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该模式实践与研究可为我国高校安全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康恩胜,王文才,庞文娟.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安全工程生产实习改革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7,20(02):180-182.

[2]刘双跃,刘天琪,吴情.“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11):209-212.

[3]高玉坤,伯玉兰,黄志安,张英华.安全工程专业实习培养计划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7,20(01):165-168.

[4]刘伟韬,陈海燕,陈静.安全工程专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7,(07):138-140.

[5]高玉坤,周玉鹏,黄志安,张英华.安全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改革与实践[J/OL].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12):218-220.

[6]李祥春,孟洋洋,孙祚.我国安全工程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分析[J/OL].安全与环境工程,2016,23(05):133-138.

猜你喜欢

分层次安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通商达天下 侨心联四海 南通警侨联动打造“海外安全工程”新模式
探讨中职学校学生英语分层次教学法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锡盟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十三五”提质增效探究
保靖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浅议
浅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