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因论与互文性视闻下寒山诗的美国经典化进程

2018-05-08孙佳楠

现代语文 2018年2期
关键词:斯奈德寒山模因

摘要:寒山诗在中国本土文学体系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鲜有问津,却在美国受到热烈追捧,此后才引发国内学者关注,进而在本土文学与国外文学中同时占领一席之地,成为“墙内开花墙外红”的典型。本文将模因论与互文性理论相结合,对寒山诗在美国的经典化过程作理论阐发,旨在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探寻一条更加可行的路径。然而,想要推动文化“走出去”,必然要以牺牲某些元素为代价,完全意义上的文化传递目前难以实现。

关键词:模因论 互文性 寒山诗

一、引言

寒山诗曾在中国本土文学体系中处于边缘地位,却经国外译者之手,造就了“墙内开花墙外红”的经典化历程。这一独特的文化传递模式值得我们认真探索,通过总结其中的经验与不足,指导具体翻译实践。将模因论与互文性理论相结合用于翻译研究,特别是文学翻译研究,可将翻译研究视野从内部规律转向对外部关系的整理(徐盛桓,2005:59-67)。笔者在中国知网以“模因论与互文性”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时,发现目前大多数文章仅从模因论视角进行互文性研究,鲜有学者将模因论与互文性结合进行研究,说明这一文学翻译研究新视野在国内还未得到广泛关注。

中国文化“走出去”是国家战略,译介中国文学是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途径之一。在中华文化“走出去”成为热潮的今天,为了探索一条良性循环的翻译道路,本文将模因论与互文性相结合的视角用于文学翻译研究领域,分别从译者、读者及接受环境三方面对寒山诗译介之经典化进行剖析,为使探寻一条中华文化“走出去”更加可行的路径尽绵薄之力。然而,想要推动文化“走出去”,必然要以牺牲某些元素为代价,完全意义上的文化传递目前难以实现。

二、模因论与互文性

模因论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它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试图从历时和共时的视角对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以及文化具有传承性这种本质特征的进化规律进行诠释。近年来,随着模因概念的引进,模因论与翻译研究的结合也愈来愈紧密。语言学家王士元先生主张语言研究要“注重模因的传承,即注重文化、社会及历史的语言基础”(何自然,2007:69)。对于翻译理论的研究,学者们主要围绕模因的传播进行,认为翻译其实是模因的跨文化传播过程。

互文性概念是由法国女批评家、符号学家和心理分析学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于21世纪60年代提出的。她认为:“一个文本总会同别的文本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联。任何语音链都具有一种发送源,它使身体与其生物学的和社会的历史相联系。任何文学史、美学或风格学,如果它们仍囿于彼此分割的状态的,都是不可想象的。”(张首映,1999:442)

模因注重模仿,但其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模因比较偏重文化传播,而文学翻译的传播还需要以文本为载体,研究文本间生发出的各项关联,而互文性理论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在文学翻译中,模因论与互文性的结合有其必然性。首先,自诞生伊始,互文性理论与模因论便存在许多相似之处,如对文本和语言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的阐释,解构和重新建构的内在属性,以及与其他相关学科的结合等等。一些学者甚至认为,这两种理论本质上为同一种理论的不同表述(于洋欢,2016:440)。其次,模因论强调文化模仿,模因作为文化基因,蕴含着民族的文化底蕴,作为文化模仿单位,在历史发展与流变中通过文化变异生成模因集合重组,语言通过模仿被复制和传播,所成模因作为文化基本单位在语言的社会演化与交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互文性強调文本问的相互指涉,揭示了文本表象之下的意义世界的无限丰富和共生互换性,并以文本为轴心,生发出作者、读者、译者之间思维、心理以及各自所承载的互文记忆的多重主体互动。两者的结合弥补了彼此在文化及文本方面的不足。再者,两者都具有解构与建构的双重性,互文性理论认为主客体之间并非认知关系,而是理解关系,其真实含义并非他人经验的重复与被动反映,而是不同价值观点和新变化与构成中的经验表达。而模因论中,文化模因在其自身的复制与传递过程中,除了成功保留核心与精髓外,也经常出现变更与整合现象,说明模因也兼具解构与建构的双重属性。最后,互文性关注对前文本的依赖与记忆,表现于文本关系,模因感染不仅局限于文本表现,还体现于传递过程以及后期文本的确立(关海鸥,徐可心,2012:99)。互文理论中的文本指涉被动地存在于读者的理解中,模因则是更为主动地迫使宿主接受并传播,比如文学经典的建构就涉及作品的独创性与其他社会因素的结合。

三、寒山诗经典化进程

(一)译者解构与建构

众所周知,中国文学要在“跨越分歧”的基础上实现与他者文化的有效沟通和成功互动,其现实立足点可谓是基于翻译,更取决于翻译。因此,在翻译行为所牵涉的各个环节中,译者的重要性不容分说(胡安江,2012:55)。“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对于一位译者的译作,必须提出如下问题:他是谁?他翻译的是什么?他是怎么翻译的?”(布吕奈尔,1989:60)译者对源文本的解构与建构在其国外经典化过程中起着导向性作用。布吕奈尔认为:“在同一个时期古典主义的伏尔泰和浪漫主义的勒图诺尔在莎士比亚面前不可能有同样的态度。”(布吕奈尔,1989:60)其言外之意是把握译者对原作的态度与立场,可以进一步把握了译作的发展态势。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翻译家斯奈德将中国唐代和尚寒山的诗译成英文并发表在《常春藤》上,在美国的青年大学生中几乎形成了一股不大不小的“寒山热”。自1954年开始,斯耐德于1958年、1962年,相继翻译并发表寒山诗百首之多,其贡献之大由此可见一斑。美国主要有三种寒山诗译本,全部以个体译者为译介主体,他们是伯顿·沃森(Burton Watson)、赤松(RedPine)和加里·斯奈德(Gary Synder),其中斯奈德译本是唯一既受大众读者欢迎又受专业读者拥戴的寒山诗译本。加里·斯奈德是20世纪美国深层生态学桂冠诗人、翻译家、禅宗信徒、“垮掉的一代”代表人物之一。

为了改变美国社会以基督教为主流文化的思想文化,斯奈德剔除了寒山诗中宣扬道教与儒家思想等与其主张的虚无主义背道而驰的诗,只保留了宣扬“空性”与“内修”的佛教诗。在翻译过程中,斯奈德多次将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联系切断,使得寒山形象神秘化,寒山诗就此沦为西方中心主义的牺牲品。同时,为了使寒山本人及其生活方式、价值观被“垮掉的一代”所接受,斯奈德把寒山描述为“垮掉的一代”中的一员。“垮掉的一代”这场反文化运动的主要特点是禅宗、吸毒、性解放、嬉皮士等。而寒山诗中“炼药空求仙”被翻译成“Tried drugs,butcouldnt make immortal”。“炼药”本来是道教炼制长生不老药的意思,但在斯奈德的翻译中,却将原作者改换成吸食毒品的形象,增强了读者认同感。这便是高明的译者,他会借助模因联想,使其输出的模因尽量迎合读者认知意向,使模因的诱发行为淋漓尽致地显现出来。斯奈德对寒山诗的翻译是对中国文化视域中寒山诗的批评和改造,从而建立起美国文化视域中的寒山意象,在继承的基础上开辟某些“新东西”。从模因论与互文性相结合的视角审视寒山诗的译介过程,我们发现,通过译者斯奈德以文本为轴心生发的与原作者、读者之间复杂的思维、心理活动以及各自所承载的互文记忆的多重主体互动,在译者的理解与阐释、吸收与选择、创造与变异的过程中,寒山诗这一文化模因进行了跨越时空的互文性转换并在新的历史文化背景下进行再阐释,在动态传承中经过一系列变异,生成了新的文化模因,并继续其复制和变异过程。

(二)读者期待

文学作品的经典化除了译者因素之外,还有读者、赞助人、社会主流意识的影响在起作用。新文学经典的建成在于迎合特定时期读者期待视野的能力,文学经典的建构就涉及作品的独创性与其他社会因素的结合,这样读者便成为这一进程中不容忽略的对象。互文理论中的文本指涉被动地存在于读者的理解中,模因则是更为主动地迫使宿主接受并传播。互文是作品对读者已有认知结构的激发,而模因则是对读者的引领。众所周知,脱离了读者接受的文学翻译就像一堆废纸,毫无价值可言,而模因论将认知主体的感觉视为模因存在的方式之一。斯奈德翻译的寒山诗是一个模因,面对那部分不熟悉汉语的英语读者,他们头脑中存在的一切认知皆可视为模因,但是在不同人脑中对寒山诗的认知又各有不同,这就逐渐演变为不同的模因,间接说明了模因形成的主观性,由此,文学翻译所带来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便在文学语言的互文与模因传承中形成。斯奈德之后,以《达摩流浪者》为代表的BG(“垮掉的一代”)对斯奈德翻译的寒山诗进行再次解构,从而塑造BG心中自由反叛的反主流文化形象,使寒山诗这一翻译模因在读者群体中得到进一步改造。BG对寒山诗的理解是一个解构的过程,如德里达所说:“一个体制的生命就在于我们能够批评它,改造它,让它向着自身的未来开放。一个体制于其创建之时刻中的悖论,即是一方面它开辟了某种新的东西,另一方面它也继承了某种东西,它忠于过去的记忆、忠于传统、忠于我们从过去、前人和文化那里所继承的遗产。”(德里达,2006:41-42)这里的解构即是指读者对斯奈德译本的互文记忆,接受过后对寒山诗这一文化模因进行了主动传播。例如,斯奈德译的《寒山诗》虽然将道教的炼药译成吸食毒品的形象,但是《达摩流浪者》不仅接受了这种形象,还将自身所处的基督教思想与佛教思想混淆,以此来消解基督教的规矩,达到反对基督思想、反对主流文化的目的。同时,由于美国文化与中国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再加上翻译往往会不准确,这使得“垮掉的一派”在接受佛教精神时,更多地理解了与其宗旨有关的虚无主义,而将博大精深的佛教精神置之不顾,这也导致了虚无主义的泛滥,寒山诗中宣扬的佛教精神也在读者群体中销声匿迹了。

(三)接受环境

寒山诗成为美国文化多元系统中的文学经典,除其本身已具备经典化的內部因素之外,还借助了学校文学教育以及权威出版社对建成经典赋予的重要力量。学院与出版社的接受与传播说明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当时的社会认知形态和赞助人是决定作品能否成为经典的关键因素。成为经典的首要条件就要迎合当时社会的意识形态并获得赞助人的帮助及许可,而一旦得以接受即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传播,模因的感染主动性即得以体现。因此,文学经典的翻译决不能脱离作品的历史社会背景及其经典流传的历史轨迹。

斯奈德在遵循美国语境中目标读者审美期待的条件下翻译了寒山诗集中有关寒岩与禅境的诗,在当时的世风下,读者期望看到的绝不是一个咧嘴傻笑的世俗诗人形象,相反,精神境界超凡脱俗,放荡不羁的寒山形象才是他们所期待的。于是在迎合了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之后,寒山诗这一文化模因又于20世纪80年代全面进入美国各大文学选集和东亚文学的大学课堂,该选集由当时的权威出版社——丛林出版社(GrovePress)出版,并成为各大学东亚文学和中国文学的最常用课本。在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与赞助人的双重推动下,寒山诗在美国的经典化历程更加向前推进,不断深化。而现在,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但深受环境危机困扰的美国社会,寒山所代表的生活方式以及寒山诗中所体现的那种追求自然、社会与精神和谐共存的生态视野还将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和强劲的生命力,这也将进一步巩固寒山诗在美国翻译文学中的经典地位。

四、经典化过程中值得借鉴的经验

寒山诗在美国文化多元系统的经典化过程中遗失了许多本土文化。首先,李振杰在《寒山和他的诗》中将寒山诗内容分为以下几种:表达对战乱时期社会伦理崩溃状况下社会中丑恶现象的讽刺和嘲弄;对山林生活的描写和吟咏;直接宣传佛理等(李振杰,1983:97-100)。这些内容包含着儒、释、道多种思想,但是在文本经典化历程中,中国的儒、道思想被译者剔除,只保留了有空灵寂静之质的佛家思想,这也是文化“走出去”过程中的重大损失,这一文本的经典化并未将中国人世代奉为瑰宝的精深学问融入国外读者的思想体系。其次,由于中西文化差异,加之翻译的不准确性以及译者的有意改造,“垮掉的一代”在接受佛教精神时,更多地理解了与其自身宗旨有关的虚无主义,而将博大精深的佛教精神置之不顾,在这一点上,佛教文化虽然表面是传送出去了,却已遭改头换面。在文化传递的损失过程中,又如同伤口上撒盐,重创之后的二度创伤。西方面对它不熟悉的异质性的东方文化时,自然而然也会用西方的方式来想象和理解东方。在从各个层面剖析寒山诗英译经典化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寒山诗的英译就如同曾经在中国屡译不衰的经典之作《哀希腊》一样,其译介已超越了单纯的文本追求,而转化为一种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于本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的精神符号。(谢天振,2013)

寒山诗的美国经典化历程虽然历经了前文提到的种种改变,但无可辩驳的是,寒山诗的确成为美国翻译文学的一部经典之作,在从“寒山热”爆发的那一刻起至今仍在熠熠发光,同时走进学生课堂,使国外读者、作家从中发掘出可供借鉴之处,不同程度地领略了异质的东方文化,引发了他们探索中华文化的好奇心,因为文学译介本身就是推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最重要途径。“寒山热”反过来也引起了国内研究者的关注,开始逐步回归针对中国本土学者的研究视野。“寒山热”在美国的爆发使得这一本土文学中被埋没多年的一颗种子最终还是生了根,发了芽。

五、结语

从中国的“边缘”到世界的“经典”,寒山诗的译介给人们留下了太多思考空间。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今天,我们到底如何抓住其问的主要矛盾,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路,依然引人深思。

首先,文化问意象的失落永远无法避免,要译介中华文化,必然就会损失一些东西。在中西方意识形态迥然不同的大环境下,在许多经典案例下,如何既能保证文化的译介,又必须符合西方读者口味?一味地守着所谓经典,过度异化,导致读者提不起阅读兴趣,没有读者参与的译作相当于一堆废纸,失去了原有价值,让读者了解中华文化的目的更无法实现(耿强,2013:82-87)。莫言获诺贝尔奖引发了国内翻译界的热烈讨论,译介其文学作品的汉学家葛浩文功不可没,虽然译介成功离不开莫言与葛浩文两人之间的良好互动,但葛浩文也曾表示,莫言原作中的许多西方读者极难理解的情节或表述,他也在翻译过程中采取了删减、添加、改写、归化等以目标语为中心的翻译策略。又如翻译家林纾,丝毫不懂外语,却与合作者合译,成就了一大批外文经典。究其根本,无外乎是译介相当归化,符合读者口味,符合当时社会意识形态,也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向我们揭示了文学翻译中译者再创造的重要意义与价值:文学翻译实际上是对原作信息的传递与译语中作为艺术品的再现,但是译者的再创造是决定譯作艺术价值的关键。

其次,寒山诗在那个嬉皮士盛行的年代从默默无闻走向了世界,经由国外译者的“改造”,成为国外读者心目中的中华文化经典。虽然这是为了迎合当时的嬉皮士精神世界,但其语言风格的国际性特征也不容否认。例如,鲁迅的小说针砭时弊,不乏民族性,还深具国际性。他翻译过大量的俄苏文学,在日后的创作中,他或进行某种程度的模仿,或借鉴,使得这些文学翻译实践对他的创作影响颇深。一言以蔽之,他敢于吸收国外小说精华来完成极富本民族特色的作品。纵观鲁迅小说在美国译介研究近“90”年历程,有单行本、选集、专集、论著、国际学术研讨会等,足见鲁迅作品的思想价值与文学价值(蔡瑞珍,2015:41)。又如莫言,其语言风格、叙事技巧和主题的表达具有国际性,有较强的可译性。

中国文学“走出去”并非朝夕之事,在寒山诗译介成功的启发下,宏观上看,在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初步阶段,文本选择策略应倾向于语言相对通俗,内容相对简单,中国意象相对较少或易懂的文学文本,以确保译介过程中文字与文化信息传递的准确度以及译入语世界大众读者的可接受性,扎扎实实迈出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第一步。同时也需要国内作家及国内外译者合力,提高文学“走出去”的“译介效果”,逐步扩大中国文学的国际影响力。

作者简介:孙佳楠,女,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斯奈德寒山模因
寒山即景
寒山
Poet’s Peak
那个微笑点亮生命
“懦弱”的纳粹士兵
密西根州州长第六次率团访华首度携手底特律市市长聚焦汽车创新与底特律复兴
An Analysis on Advertising Langu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metics
空间性、时间性与栖居:论加里·斯奈德的非美国、非史诗巨作
新闻标题与模因传播
英语教学中模因复制现象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