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水平大学建设实践中项目制行动模式研究
——以深圳大学为例

2018-05-08胡胜全汪永成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8年2期
关键词:深圳大学战略目标高水平

胡胜全 汪永成

作者:胡胜全,深圳大学研究生院法学硕士

汪永成, 深圳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

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双一流”建设战略的实施,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服务需求,提高质量”的重大使命。在此背景下,高水平大学建设逐渐成为国内高校竞相追逐的战略目标。就宏观层面的谋划和推进而言,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区根据各自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高等教育现实基础,分别形成了平台建设、学科建设和“双重点”建设的三种路径模式。①徐高明:《省域高水平大学建设:内涵、动因及路径》,《中国高教研究》2017年第1期。在微观操作实践层面,各地区的高水平大学建设模式各不相同,形成了学科建设模式、平台推进模式、综合改革模式、重大项目突破模式以及文化软实力与质量硬实力结合模式等。

2012年,站在建校30周年新起点上,深圳大学明确提出用8—10年时间建成高水平大学的战略目标。五年来,深圳大学在高水平大学建设实践中形成了项目制行动模式,圆满完成高水平大学第一期建设目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关键指标进入全国高校前50,工程学等5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博士学位授权点获得重大突破,综合实力跃居广东省高校前列,在ARWU、URAP、US News、QS、自然指数等多个重要大学排名进入全国前70,创造了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深大现象”。②吴珂:《建设与深圳相匹配的“特区大学”》,《南方日报》2017年5月12日A07版。项目制行动模式是深圳大学在高水平大学建设实践中积极探索出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推进模式。

一、高水平大学建设中的项目制行动模式内涵与构建

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目标内涵十分丰富,具有综合性特征。从宏观上讲,内含办学使命、价值文化、战略愿景和总体性目标等内容。从微观上讲,内含高校发展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方面面。基于此,高水平大学建设既需要全局性的顶层设计,又需要在实践中形成有效的推进办法。项目制行动模式即是深圳大学在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实践中,贯通宏观与微观,借鉴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逐步探索形成的具有一定有效性的工作办法。

(一)项目制行动模式的内涵

高水平大学建设实践中项目制行动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层次分析理论和目标管理理论。两大理论的核心是问题的条理化、系统化和层次化,以及目标的可分解性和可实施性,最终以分目标的达成促成战略目标的实现。层次分析法将一个复杂问题按照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等层次进行分层,然后根据决策目标和准则将问题分解为不同层次的构成要素,形成一个层次分析模型。①徐盛华、刘彤编:《项目管理》(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105页。而目标管理包括“目标与分解”“基于目标的策略与行动计划确定”“配套的资源预算与权限”“评估方法与奖惩方案”和“阶段性总结:评估兑现与策略预算调整”不断循环的过程。②李书玲:《组织设计:寻找实现组织价值的规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第181页。

借鉴上述两大理论,在高水平大学建设实践中,项目制行动模式首先将高水平大学建设战略分为价值文化引领层和行动模式层两个层面。其中,价值文化层在高水平大学建设实践中具有引领和导向作用,是行动目标的指南和精神原点,催生行动的落实。而行动模式层即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行动落实层,尝试项目、任务需求导向的竞争性投入机制和绩效考核评估激励机制,③徐高明:《省域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与存在的问题——以北京、上海、广东高水平大学建设为例》,《高等教育研究》2017年第3期。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操作层和实践层,关乎具体目标的实现。行动模式层又递阶式的细分为四个具体层面,其方法核心是战略行动目标的合理分解和层次化,即将战略行动目标分解成多个低位层次目标,并围绕层次目标设置不同的行动项目,以作为层次目标实施的有效抓手,同时综合运用多种驱动手段,最终以低位层次目标的实现促成战略行动目标的达成。总体上,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项目行动模式最终形成一个递阶层次的结构模型:“价值引领——战略目标——层次目标——行动项目——驱动因素”。

(二)项目制行动模式的构建

在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实践操作中,将项目制行动模式引入其中,就是要在高校价值文化的引领下,将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战略目标逐层分解为可考核的量化指标,然后设计不同类型的行动项目、配置不同量级的资源、实施不同层次的激励措施去驱动指标的达成,形成“价值——目标——指标——项目——驱动”的完整行动体系,最终达成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战略目标。

价值文化层。价值文化较为抽象,高校的价值文化通常包含高校的人文精神、文化传统、办学理念、办学使命、品格气质、管理风格、战略愿景等等。文化是大学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曾高屋建瓴地指出,“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高水平大学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单靠行政压力推进不行,光靠初心与激情也不行,需要高校将理念、精神、气质、文化等因素熔铸成高水平大学建设价值文化,以价值文化作为引领,确保高水平大学建设沿着正确方向推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行动模式层。行动模式层面较为具体,行动是价值文化的具体体现和落实,没有行动,价值文化追求仅停留在“虚”的层面,只有行动才能形成“虚”功“实”做的良好局面,最终求得实效。行动模式层包含四个具体层面:

目标层。即战略目标层,回答建设什么样的高水平大学,对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进行总体性描述,一般而言相对抽象,具有概括性特征,不具有可操作性。战略目标层具有引领和导向作用,是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设置的导向,是行动项目的归属和终极目标,通常只有一个总体性的战略目标。

观测层。即层次目标层,由高水平大学战略目标的低位层次目标组成,可以认为它是高水平大学战略目标的内涵延伸和支撑要素,只有实现了低位层次目标,战略目标才算达成,所以观测层目标也是战略目标是否达成的观测指标和行动项目的效果观测点。通常观测层指标围绕学科发展、人才培养、人才队伍、科学研究、国际交往等内容展开设置,比如高层次人才引育数量、ESI前1%学科、发明专利年均数量、国际合作平台数量等。相对战略目标,观测层目标通常具有量化特征和可考核特性,较为具体和具有操作性,便于高水平大学建设效果的直观展现。

项目层。即行动项目层,为达成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低位层次目标而设立的各种行动项目,通过不同项目的实施以实现层次目标。行动项目设置的指针是观测层目标所对应的建设内容,比如重点科研平台建设项目等,其作用是驱动项目所对应的指标的完成。行动项目的设置也是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资源分配、责任落实、绩效考核的关键。

驱动层。即行为激励层。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行动没有驱动因素不行,落实行动项目,达成层次目标和战略目标,需要配以资金、完善制度、营造氛围、出台政策、施以激励措施等,形成项目行动不断得以推进的良好环境和行为动力。

二、深圳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制行动模式的实践

在高水平大学建设实践过程中,深圳大学积极探索,坚持“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的办学特色、“自立、自律、自强”的校训精神、“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办校理念、“依法治校、民主管理”的传统、“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文化品格,①刘洪一:《探索高校内涵式发展路径》,《光明日报》2017年11月14日 07版。秉持改革创新的气质,以建设“有灵魂”的高水平大学为目标导向,以指标为测度,以项目为核心,以行动为落实,多元因素综合驱动,形成了深圳大学独特价值文化引领下的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制行动模式。

(一)目标层: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战略目标

深圳大学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目标:2020年,学校综合实力进入广东省高校第一方阵、全国高校前50名,初步建成“高水平、有特色、现代化一流大学”。这是深圳大学高水平大学在“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的使命感召下设立的战略目标,计划用8到10年的时间完成,是统领高水平大学建设各项目的行动向导和终极目标。其目标定位包含高水平、有特色、现代化、国际化四个显著方面,涵盖学校发展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治理体系、国际交流等,见表1。②李清泉:《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深大探索”》,《中国教育报》2017年07月17日第03版。

表1:深圳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战略目标

(二)观测层: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指标目标

本着与建设目标的具体内涵具有相关性、可测量性和可比较性的原则,深圳大学将战略目标(进入全国前50等)分解成多个可观察、可比较的分目标,然后为不同的分目标设定可测度的核心指标,包含诸如SSCI论文、国家级科研项目、人才培养质量、发明专利、ESI世界排名、全国学科评估排名、人才队伍质量、高层次奖励等近60余项指标性要素,最终形成了目标观测层,见表2。

表2:深圳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目标观测层指标

(三)项目层: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行动项目

行动层的核心是项目的设置,项目是行动的范围和抓手,通过设计和管理不同层次的项目来驱动核心指标的达成。高水平大学战略目标确定后,深圳大学按照项目化管理的方式,围绕战略目标和核心指标确立了学院一般建设项目、学科重点建设项目、学校战略统筹项目三个大板块项目(如表3),以及广东省财政专项经费支持的3个高水平大学学科群建设项目,又将上述建设项目细分成多个子项目,最终在2015年9月首批设立57个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

(四)驱动层: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驱动体系

项目的完成需要驱动要素,在高水平大学战略目标的指引下,深圳大学围绕项目系统设置了驱动要素。通过人财物等资源的配置、建设经费的合理分配、签订项目实施责任书、拟定建设进度计划表、制定绩效考核方案,以及出台200多项改革举措以完善大学治理体系、以校长公开课等形式营造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共识与良好氛围等措施,深圳大学将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目标、任务和动力传导到各部门、各学院以及全校师生,既将目标转化为动力,又将共识转化为行动,形成了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改革驱动、资源驱动、责任驱动和愿景驱动的综合驱动模式。

表3:深圳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

三、正确认识项目制行动模式中的两对关系

通过近五年来的高水平大学建设,深圳大学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显著提升,提前完成广东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正从以教学为主的学校成长为教学和研究并重的高水平大学,显示了深圳大学在高水平大学建设实践中形成的项目制行动模式具有较好操作性和有效性。项目制行动模式的背后逻辑仍然是目标——手段的关系逻辑,这其中延伸出的两对关系,需要在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实践中予以正确处理:

(一)战略目标与实践行动的关系

与企业愿景类似,高校的战略目标是高校根据现阶段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对高校未来发展方向的期望、预测与定位。目标于行动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引领作用,而只有通过具体的行动,目标才能转化为现实。但脱离实际的目标于行动而言毫无益处,不仅难以实现,且会极大挫伤行动者的积极性。建高水平大学,既要有仰望星空的雄心壮志,又必须脚踏实地。

深圳大学秉持先行先试、敢想敢干的作风,基于国际国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及自身发展的基础和现状,实事求是地提出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战略目标,可谓高目标、高标准、高要求的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但此行为并非唯目标论或不切实际。古人常说,“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古人还说,“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同人的发展一样,高校发展如非志存高远,则难以成就高度。

从辩证的角度讲,目标也可以是手段和工具,其关键在于链接目标与行动,形成驱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常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脚踏实地才能将目标转化为现实。深圳大学确定2020年国内前50的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其出发点是以目标坚定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决心,凝聚全体师生的共识,最终转化为统一行动,形成一种建设高水平大学的不可逆转的迫切之形势。

(二)观测指标与内涵建设的关系

近年来,高校指标式发展早已受到社会广泛非议。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但在高校走内涵式发展的实际行动中,指标排名也有其重要功能和价值。“社会评价大学,对大学进行排名,并非坏事,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学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①林建华:《理性认识大学排名在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作用》,《中国高教研究》2018年第1期。事实上,排名指标与内涵建设的关系是内容和形式、工具和手段的辩证关系。内涵建设是根本、目标、内容,排名指标是工具、手段、形式。高校在发展过程中不能舍本求末,不能重指标而忽视内涵建设。但高校的内涵建设需要抓手、需要工具、需要观测点,而排名指标直观简单,恰恰可以扮演这一重要角色。特别是对后发高校而言,指标排名具有明显的标杆功能、激励功能和测度功能。

后发高校在发展建设过程中,通过指标排名,寻找同类型高校、榜样高校、赶超高校,并与其不断进行比较、分析、判断,逐步明确自身定位和发展阶段,从而改进和完善建设举措。同时,在设定高校发展目标过程中,明确阶段性指标排名,比如人才引进、学科排名等,对于目标实施者而言,具有明显的指引和激励作用,能够激发和维持目标实施者的内在动力,调动目标实施者的内部潜力,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此外,高校指标排名是对现实的折射,能较好地描述高校的发展状况,也易于观测和评价目标完成者的工作效果。

作为后发高校,深圳大学在2012年做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战略决策时,明确提出到2020年,学校综合实力排名进入全国前50位,同时还围绕该目标设定了诸多具体的分目标,其中众多的目标均以具体化和可量度化的指标排名来体现,这实际上是为深圳大学走内涵式高水平大学建设之路制定工作观测点、确立追赶榜样、激发建设动力。

参考文献:

[1]刘洪一.探索高校内涵式发展路径[N].光明日报,2017-11-14(07).

[2]李清泉.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深大探索”[N].中国教育报,2017-07-17(03).

[3]吴珂.建设与深圳相匹配的“特区大学”[N].南方日报,2017-05-12(A07).

[4]徐盛华,刘彤.项目管理(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5]李书玲.组织设计:寻找实现组织价值的规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6]徐高明.省域高水平大学建设:内涵、动因及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7,(1).

[7]林建华.理性认识大学排名在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高教研究,2018,(1).

[8]徐高明.省域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与存在的问题——以北京、上海、广东高水平大学建设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17,(3).

猜你喜欢

深圳大学战略目标高水平
四个聚焦保障高水平安全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23 年分类总目次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煤炭洗选技术的发展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21 年分类总目次
京东方大学堂:提升组织业绩 推动战略目标实现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20年分类总目次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17年征稿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