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策略研究
2018-05-08关朝阳周娜娜
关朝阳,周娜娜
当前,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已成为提高我国体育软实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承担着理论育人、服务社会的功能。确保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实现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成果有效转的化问题应被提上日程,热点关注。自然科学在实用技术层面、成果转化占有优势,但在意识形态、科学理论指导层面,我国还需要期待人文社会科学的更好、更充足的发展,从而得以借用人文科学成果的科学的理念认知来正确指导实践、发展生产力。然而,由于观念认知、转化政策、评价方式以及应用途径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状况不容乐观,功能发展较为滞后和薄弱。
1 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发展研究
1.1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研究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的研究对象是人和人类社会以及由此衔生出来的美学、宗教学等,其主要是通过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来实现作用的,因此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并不能直接应用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大多数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在性质上属于思想指导地位,以其意识形态结构指导人们改造社会和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但这并不表明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不能应用于生产力,而是说明其成果转化的不直接性。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成果通过用科学的手段去分析社会现象,并科学地解释和解决社会问题、归纳出对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主要通过为人类所接受,从而影响人类的意识形态,改变人类的思想观念,提高人类的认识能力和水平。在成果转化方面,相比自然科学,体育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相对弱势,硬性不足。目前国内专门论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体制机制的研究很少,在内容分析的比较层次上相对欠缺的是对国外的现实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比较分析研究,例如在对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的系统研究和比较研究上,我国缺乏的是对科技成果转化开展较好的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对比和分析。如此一来,在机制路径提出的时候就显得结论不够宽泛,内容支撑单薄。在针对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果转化现状和问题提出应对性策研究中,有研究指明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存在的现实障碍有:“转化管理力度缺失、机制不够完善、转化意识不够强烈以及体育社会科学及其研究成果自身发展不足等”[1],多方面剖析了成果转化困难的原因。有相关学者基于成果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途径:建立成果转化激励和竞争机制和完善的评价机制[2],认为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离不开科学的评价理论与社会评价体系。物质支持、人力资源支持、社会支持、资金设施支持和法律政策支持对体育科研成果的转化也大有帮助[3],此方面研究对策的重点则放到了到设备支撑与后盾支持层面。社会科学的研究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考虑人类社会的需要,注重诸如人权、犯罪、妇女、性别歧视、老年保障等全面性的社会性问题[4]。社会科学研究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回答社会科学是否对国家有用的问题,并力求社会科学的研究对于社会的价值。
图1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类型及成果效益直观图
1.2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之体育科技成果转化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除了其基础性研究之外,其中一些应用性较强的、对科学研究具有实用价值影响的科技成果也是其研究成果的一部分。一种形式可以理解为促进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对在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体育科技成果所进行的推广应用活动[5]。另一种是指为发展竞技体育而对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所形成的各类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创造性成果所进行的推广活动[6][7]。对此,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研究中实则包含了科技成果的部分范畴。
我国科技界的体制模式规模庞大,科研计划根据科研需要提出后由不同的部门分别管理,由于不同科技计划在制定之前缺乏统一设计和统筹,相互间沟通不便。这就造成经费紧张等问题,实际用于课题研究的较少,大部分支出用在了重复申报课题经费和杂物管理等方面。
有相关研究结合“威斯康星思想”对成果转化问题做了相关介绍[8]。“威斯康星思想”主张的是高等学校对于社会的服务功能。因其理论思想模式应用发挥的效应良好,相继受到各大高校的模仿与借鉴。国外基于大学传统角色的扮演;经费来源有保证以及国外企业自身的科研消化、运营能力较高。[9]体育科技成果转化需要科研与企业实体的密切结合,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会导致成果转化的失败。
2 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主要问题及成果转化的现实情况分析
2.1 主要问题分析
由于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起步较晚,基础相对薄弱,致使许多研究学者对于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目的及任务认识模糊,研究内容表浅、零碎。当然这一方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国家对人文社会科学的松垮力度监管,一度拖延了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进展。
分学科间“隔断式”发展也是其主要存在的问题。现今研究的弊端是各学科与各自母学科的互动关系较弱,研究借鉴母学科理论知识的能力欠缺,造成所谓的“隔断式发展”,[10]导致研究的单薄化,隔断式发展的后果就是研究内容各执一词,研究结论零碎、片面。此外理论研究缺乏创新、应用性差和各种现实评价考核方式的需要,以及由于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起步晚等原因导致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较为浅显。许多定性研究内容理论空洞,华而不实,其目的不一,但大都是本着“利益驱动”的目的,其结果往往达不到实质性理论应用的层面,转化不了现实生产力。
2.2 现实情况分析
由于人文社会科学自身的特殊性,其研究性质通常为思想层面的理论性的策略、决策和建议等,整体评价不好把握;再加上追逐利益所致,致使社会供需关系的供大于需,由此往往导致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相互借鉴和成长,垃圾信息量过于丰厚,文本质量堪忧。在关乎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机制这一方面更应该严格把关,确保高质量的社科研究成果的成果转化。一方面,从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转化困难的侧面因素分析,附加促进其成果转化的补偿机制也是非常必要的[11]。补偿机制可以理解为多方面的补偿因素:提升社科基金经费发放、优化社科基金经费配置等。此外,思想激励也应该在其考虑范围之内,即形成正确的对于社会科学研究的认知态度,肯定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价值及研究期待,采用激励政策及各种鼓励形式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顺利进展及成果的顺利转化。
3 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路径分析
3.1 基础性理论研究路径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意义不能被忽视,在其成果转化的过程中,不应止步于基础性理论成果的发表形式(论文集,书籍报刊等),而是应该针对其成果形式的特殊性来创新转化形式,如可以借助现代媒体通讯互联网等传播信息的方式,扩展其传播面积和聆听对象,借助现代媒介的信息传播作用可以促进理论成果的更深层次的转化与被吸收。
社会科学在其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着实质性缺陷:由于现存的评优评先制度的存在,致使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在研究立意和研究功利性都发生了很大程度的不良偏移,对于科学研究成果的实质用途缺乏实质性的考虑和主观意识判断,这就导致了学术垃圾的批量产出。
客观来讲,对于不同学科性质的研究,考虑其学科差异性,其成果转化路径应当区别对待,最终目的都要回归到服务社会、改进生产、改善人类生活及其提升现有社会生产力水平,赚取最大经济、利益、生态价值。对此,兼顾学科特殊性,转变对于体育人文科学的认知偏见;加强重视成果转化的实际性效益产出是尤为重要的。
3.2 应用性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资本化”、发挥法律的保障作用[12]等一系列的策略维护等措施都能有效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另外,在激励价值链主导企业即科技成果转化的发起人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企业的自主能动性,引导非主体地区因地制宜、发挥特长,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13]工作等方面也应当做好制度引领。
目前国内高校的转化弊端较为显现,关键环节的脱节是科研成果的“被吸收”阶段,对此应该反思的是学校职称等制度考核评价体系的意向转变。广东省科研成果转化的脱节环节做好了针对性的补救措施,出台一系列诸如《深化高校科研
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科研体制改革政策[14],完善体制机制,鼓励科研创新、消除高校科研人员的心理顾虑,真正实现科研人员的“名利双收”。从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经验来看,从发明创造到技术许可这一转化过程中的许多关联活动都满着各种风险。[15]该研究针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特点提出了技术中介在成果与转化之间的联结作用,其在推动信息共享和助推成果转化过程中作用明显。
4 小结
综上,提高我国体育人文科社会科学成果转化需要多方面全方位的工作投入:提高科研人员人文素养和企业自身科研消化能力; 借鉴国外企业发展模式,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及合作企业主体地位;其次,考虑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学科特殊性,加强学科互动性,成果评价的过程中应适当摒弃量化评价指标倾向。值得一提的是,成果转化不应止于形式,而应最终立足于服务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促进研究主题的实践操作化,充分发挥中介在成果转化中的积极作用;在各大高校及其科研单位,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提高重视程度,积极改革与政绩挂钩的考核评价体系制度,消除科研人员自身利益顾虑,使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回归本性,不忘初心。
参考文献:
[1] 刘建华,麻新远,鲍桂萍.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5,26(4):20-24.
[10] 卢元镇,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高级教程(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22-125.
[11] 朱广华,陈万明,钱颖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特征宇传华困境及政策调试[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5,29(4):24-27.
[12] 徐辉,费忠华.科技成果转化及其对经济增长效应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288-292.
[13] 沈菊琴,卢小广,冯步云等.绩效评价及对策分析(江苏省县、市、区科技成果转化路径)[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8:177-182.
[14] [EB/OL] http://news.sina.com科研成果转化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南方日报,2016,7,20.
[15] 温兴琦,David Brown,黄起海.概念证明中心:美国研究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及启示[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5):556-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