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18-05-07郑清华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31期
关键词:优等生新课程改革小组合作学习

郑清华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运而生,其属于一种全新的课堂学习方式,对于学生应变能力、创造能力以及交际能力的提升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其还可锻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现代化教育的实际需求。文章对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组合作学习;高中英语;现实语境;优等生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255-01

高中阶段的英语课程一直都深受教育界的广泛关注,随着新课改的颁布实施,也对当前的高中英语教学质量提出更高要求。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尽可能的使其将课上学到的知识灵活的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提升自身的英语实践能力。

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首先,目前的有很多高中生均将该学习模式作为一种学习任务,未能真正体会到其深层次的精神内涵。在课堂实践过程中,部分学生经常会将学习任务交给同组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过分重视组内学习成绩排名,进而直接忽视了成员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协调,最终导致该教学模式的形式化問题,未能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其次,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经常无法发挥出自身的积极引导作用,在角色定位方面也出现了理解上的偏差和误区。英语与汉语的学习过程存在较大差别,对于学生而言,英语学习较为缺乏现实语境,进而直接增加了其学习难度。在此情况下,教师便成为了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的关键途径。但纵观当前教学现状,发现大多数教师均未能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事先设计好问题和答案,如此很难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且难以达到新课程改革的实际要求[1]。

最后,教师在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过程中,由于尚未建成完善的奖惩机制,进而直接导致学生兴趣缺失的问题。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情况不同,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若无法科学分组,便会将很多学习能力相似的同学集中在一起,如此将极易导致整个小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的问题,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该哦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条件

1.确保分组的科学性

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实施的前提和基础,确保分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可有效避免后续实践过程中的一系列难题。教师在具体分组的过程中,各组人数均应保持在4~5人左右,优等生、中等生以及差等生的比例为1:2:1,每组选择一名优等生作为组长,负责学习任务划分。另外,在分组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成长背景、家庭环境、性别、学习能力等因素,尽可能的做到公平公正[2]。

2.角色转变

教师在完成分组之后,需结合实际的教学进度和内容,为学生设计出相适应的学习任务,由各个小组组长下发至组内成员手中,之后由同学们共同商讨,直至完成学习任务。在此环节中,教师应完善的落实好角色转变工作,如既要是课堂学习的“指挥官”,同时还应是课堂教学的“统筹官”。要兼顾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际需求,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并要与其进行平等对话,帮助其明确课堂学习目标,为学生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如此才可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二)具体教学实践

在实施小组合作教学的过程中,通常会分为三个环节,即课前、课中及课后。文章主要以“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一课内容为例,对该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过程进行了分析。

1.课前预习环节

首先,分组之初,教师在每个小组中都安排了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故在该环节中,教师可让个小组中英文发音较好的同学进行组内领读,并对发音错误的同学加以纠正,利用自习课的时间做好预习工作,以此加深对课本内容的认识。

其次,结合词汇表,进行深入学习,并根据单词具体含义,找出相关词汇,如believe in——depend on;come about——break out等等。通过该方式,达到拓宽学生知识面的作用。

最后,将组内成员共同整理出来的词汇制作成卡片,课上与其他需同学共同分享,以此达到复习和巩固的目的。结合单词数量,做好组内分工工作,以免工作量过大而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2.课堂教学环节

由于学生事先已做好预习工作,故对相关的词汇和句型也会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如此,课上教师可随机抽取同学,对其发音标准度进行检查,各小组之间还可相互检查,以此激发学生的良性竞争意识,教师可对表现优异的小组进行奖励。在此环节中,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了资源共享、合作交流的必要性,教学效果事半功倍[3-4]。

在分析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应让各小组学生找出学习重点和难点问题,既可以是句型,也可以是词组,之后大家一起分析对错,并由教师进行补充,以此实现课程延伸的目的。

3.课后巩固环节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经常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在此情况下,极易削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增加了其学习压力,很难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基于上述情况,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教师可让学生进行课文复述或结合相关内容自行编写小短文。另外,还可进行手抄报绘制,对比中西方节日的区别。同时,还可组织学生在课上展示特色文化节。通过上述教学模式的开展,可达到加深学生学习体验的目的,为有效性课堂的实现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融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为学生营造出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并减缓其焦虑、紧张情绪。但纵观当前的应用现状,发现在个别领域仍存在较多缺陷问题,故在今后实践过程中,要求教师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从而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乔阔,宁云童,徐笑梅.“五要素理论”视阈下高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应用的现状调查与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6,13:54-57.

[2]宫平.基于小组合作的PBL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0:85-86.

[3]蔡文霞.浅谈合作学习在高职高专英语分层教学中的应用[N].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5:36-38.

[4]杜周军.小组合作学习在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绵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22:169-170.

猜你喜欢

优等生新课程改革小组合作学习
培养语文优等生的策略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不敢做选择题的“优等生”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