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策略思考

2018-05-07刘文合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31期
关键词:健全人格语文教学

刘文合

【摘要】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学生知识,也不仅仅是教学生学习语文,还应当在健全学生人格上做文章,因为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需要教学进行多个层面的思考。小学语文教学,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本文所做思考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语文教学;健全人格;形成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067-02

平时的语文教学,似乎没有少在学生语文学习上花力气,但也多感到就是学生学习的事半功倍。为什么?在与大师课堂教学和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对话中,发现语文教学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忽略着某一个方面,语文教学也达不到理想目标。如语文教学不去思考学生健全人格形成意义下的语文教学,学生也是学不好语文的。

一、语文教学需从学习习惯思考学生健全人格形成

健全人格包含着良好学习习惯,这是人们所有目共睹的。当今社会要求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可持续性地学习,能够保证今后的终身学习。想达成这样的学习目的,没有学生现今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当是完全不可能的。平时的语文教学,之所以教学课堂学生生命活力都得不到理想的焕发,教学的付出与实际效果不能成正比,与学生学习习惯不良有很大关系。可以这样去说,一个学习习惯不良的学生,其形成健全人格的可能性不是很大的。所以,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听说读写书”都应当是严要求和高标准的。如小学生语文学习的书写,一度时期来人们都不是十分重视的。人们都感到书写质量的高低与学生学习成绩的关系不大,殊不知良好的书写习惯利于学生去修身养性,利于学生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现在又已经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提高到相关的高度。如学校开始对中午学生在校时间进行严格意义上的安排,不允许教师授课,做任何意义上的作业讲解,不允许学生去完成任何的学科课程作业,只允许学生去阅读和书写。而就在这午休时间内,教师对学生的阅读和书写也不是牧羊式的,教师也在这时间内放着样子。养成学生学习习惯也不仅仅就是阅读和书写上的严格要求,也完全包括着其他。如对文本文字的揣摩,在抓住关键词句上,不仅仅就是去揣摩那些看似极为优美的词语,而是也不放过那些能够起关键性作用的词语。如教学《赶海》中不少的语气助词,就让学生在理想的读中进行感悟。

二、语文教学需从意志品质思考学生健全人格形成

在语文教学中,人们多看到语文学习的失败者,也多看到在语文学习中的屡屡失败的孩子。这些孩子的失败,有其自身原因,也有外界环境的影响。这些孩子的失败,不仅仅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情绪,也让不少孩子就自暴自弃甚至就是完全丧失语文学习的信心。如相关学生对习作就是那样的不得要领,也就是那样的草率了事,甚至就是那样的破罐子破摔。这说明,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还是完全必须的。从相关理论去说,培养学生意志品质也是帮助学生意义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健全学生人格的一个重要方面。让学生形成意志品质,好多教材文本所能挖掘的教育资源是比较丰富的。如《第一朵杏花》竺可桢为什么那样重视每年第一朵杏花的开放时间?因为他要从每年第一朵杏花的开放去积累气温变化的规律;又如《李时珍夜宿古寺》,其夜宿古寺可见其采药的艰辛,夜宿古寺时还要去亲口品尝药草,这是在了解药草的药性。先生夜宿古寺的一系列行为,都可以说明这样一点,他在付出巨大的心血甚至就是自己的生命进行着医药方面的研究。利用此去启示学生,凡事不付出一定的代价是根本不可能获取成功的。我们在幸福的环境里进行学习,还应当在乐此不疲的前提下进行相关的学习。让小学生进行学习时,适逢这些可以进行学生意志品质教育的文本别忘记进行渗透意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形成意志品质,还需要引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予以落实。如学生的文本读得不是理想,那就不要去放过,教会其老老实实地读书,期待其老老实实地把书读好,而且就是一定程度上的不达目的就不罢休。

三、语文教学需从文本意义思考学生健全人格形成

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所涵盖着的内容是极为广泛和丰富的,仅从某一方面进行思考,是根本也形成不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如现在的家长对孩子比较溺爱,一个个孩子也是严重的偏食,所形成起来的结果是学生虚度肥胖,身体极不结实,但小学生对此认识还是不足的,或者就是完全没有这样的认识。作为教师可否就是怎样的完全不问?不行!学校教育无小事,作为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教材文本之育人因素,有的放矢地形成文本资源的育人活力。如教学《维生素C的故事》,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其内容比较简单,就是维生素C救活人命的故事。教学时,没有以学生阅读理解文本就了结,而是让学生去做拓展延伸性的学习。小学生也有有了一定搜集资料的能力,让学生去了解维生素的种类,那一个个学生便发现,维生素的种类广泛,如有A、B等多种,就是B,也还有B1、B2、B3、B5等。让学生去了解维生素主要藏在哪里,学生便过多发现维生素不少就藏在蔬菜等食品中。在学生知道这些后,继续引领学生搜集比较,学生也就比较自然地知晓,维生素A属于脂溶性维生素,仅存在于动物肉类中。如果在食物时仅喜好于动物肉类,人身所需要的维生素则可有所缺陷。学生也就在幼小心灵初步产生这样的感受,没有健康的身体不行,而健康的身体应当是合理的食物搭配,尤其是维生素的均衡吸收。窃以为教学《维生素C的故事》,还可以挖掘出来的学生健全人格的因素还有许多,往深处去思考:人际之间的相处,也应当去做出这样的决定,所有的人身上都存有可促进自身身心得以健康成长的“维生素”,如果我们能够扬长避短,如果我们能够取长补短,那自身身心则完全可以得到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袁爱国.读书一辈子的马拉松[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5.02.

[2]贾志敏.袁瑢老师的经验不过时[J]小学语文教师,2017.03.

[3]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课程改革深化[J]教育研究,1998.

猜你喜欢

健全人格语文教学
从高校辅导员视角论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
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之探微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论体育运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