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幼小衔接的策略

2018-05-07谢晓红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31期
关键词:幼小衔接现状策略

谢晓红

【摘要】幼儿阶段是学生接触知识的基础阶段,幼小衔接发展需要坚持终身教育的管理理念,确定幼小衔接的教育需求和教育目标,从双向进行合理的衔接,求同存异;丰富幼小衔接的策略内容,明确主流价值的取向,从而建立完善的有效衔接机制,促进幼小教育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幼小衔接;策略;现状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029-01

幼小衔接指的是幼儿园阶段向小学阶段的平稳过渡和连接,是学生心理发展过渡期和转折期。此两个阶段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也具有独立性的特点。如果两个阶段的过渡衔接不好,会对学生未来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现阶段,幼小衔接的相关问题并没有很好的解决,学生对于新的学习环境很难适应,表现出精力不集中,主动能力差,且缺少自理能力,学生之间交往较差等,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自信心受到打击,对学生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对义务教育的质量提升有不利的影响。本文对幼小衔接教育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一、幼小衔接问题分析

(一)衔接比较片面,注重智力发展

现阶段,人们对幼小衔接的教育内容存在认识方面的误区,更加重视智力培养的发展,幼小衔接比较片面,对于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没有提升重视,缺少对学生社会适应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步入小学之后,对新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很难适应。心理和习惯有时候要比知识衔接更加重要,其在幼儿发展阶段及转型期发挥着关键的作用。知识重视智力的发展和衔接,对于幼小两阶段的顺利衔接以及学生健康成长都有一定的影响,对小学教育有不利的影响[1]。

(二)单向衔接,没有做好小学协调相关工作

长久以来,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幼儿园占据主导位置,通过各类活动的开展,在教育内容、教育要求以及教学方式方面更加倾向于小学教育。小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对两个节与阶段衔接问题没有提升重视,只是注重小学教育的严肃性,对学生身心发展没有提升重视,在教学方式和教育模式方面比较单一,对学生心理特点很少关注,对学生兴趣爱好和情感动态没有提升关注,小学教育没有在衔接中发挥主动性,幼小衔接出现了一边倒的局面。

(三)幼儿教育过于超前,小学化教育理念严重

现阶段,幼小教育的理念比较传统守旧,且功利思想比较严重,对于学生心理特点和发展需求没有提升重视,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方面理念较超前,幼儿阶段教育小学化,幼儿园和学前班教育成为了小学教育,拔苗助长,反而没有得到很好的效果。

(四)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缺少有效沟通

幼儿阶段和小学阶段教育出现了严重的脱节现象,小学教育和幼儿教育属于两个层面教育,无论是教学任务、大纲要求以及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都有很大的不同。现阶段,两个阶段教育都是各自按照各自轨道运行,两者之间缺少沟通,合作较少。幼小教育的机构各自划分,导致幼小衔接存在脱节现象。

(五)幼小衔接监管力度不够

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学生发展的基础,幼儿阶段的教育是学前的教育。两者的体系和管理部门都属于一个体系,且业务管理和师资培训程序相似,这对幼小衔接有很大的影响[2]。

二、幼小衔接策略分析

(一)加强终身教育理念的深入,明确教育目标

在幼小衔接过程中,教育理念需要不断的更新和转变,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终身教育观念的深入,明确教育目标。在實际教学中,幼小衔接不应该只是被看做是两个教育的过渡,这只是一个短期的目标,学生教育要从长远的角度规划,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角度出发。幼儿教育和小学阶段都需要回到原点,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连续性及阶段性,开展衔接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更好的为学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从某种角度来讲,幼小衔接并不是教育目的本身,而学生全面发展、教育可持续发展才是最终的教育目标。

(二)双向衔接,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儿童是幼小衔接教育的主体,其并不是单方面的教育机构的靠拢问题,需要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双向衔接、互相关联。双方都需要将儿童作为核心,幼儿园为儿童的学前做好准备,而学校需要为儿童的入学和教育做好准备。在教育过程中,幼小教育机构需要从学生可持续发展角度着手,求同存异,共同为了同一个教育目标,发挥教育主动性,双方共同做好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衔接工作。

(三)加强衔接内容,明确主流教育的取向

幼小衔接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学生终身教育的发展角度着手,明确主流教育取向,把握好幼小衔接教育观念和教育内容。在两者的过渡时期,需要围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适应能力观念,拓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理解能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适应新环境,提升任务意识和规则意识,保障学生能够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独立完成任务,提升积极主动性,加强人际交往等,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幼小解决衔接存在的问题,实现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的有效过渡。在幼小衔接中,需要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不仅需要重视知识衔接,还需要重视学生兴趣培养和适应力衔接,聚焦幼儿身心发展[3]。

(四)建立完善的幼小教育互动机制

增加幼小教育的合作与交流,两个教育机构需要加强沟通,围绕一个教育目标,充分发挥共同体作用,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健全学生互动机制,例如:通过联合教研、课程互动以及教师交流和幼小互评等方式,为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机构提供更多的沟通机会,从而形成长久、稳定的合作关系。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幼小衔接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需要不断的融合,相互配合,围绕一个目标不断的努力,坚持终身教育理念,促进幼小教育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幼敏,刘磊.幼小衔接现状及其发展策略探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

[2]赵宇.幼小衔接工作内涵与策略[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5.

[3]王绍平.浅谈幼小衔接中培养孩子任务意识的策略与方法[J].学周刊,2016.

猜你喜欢

幼小衔接现状策略
简谈大班幼儿跳绳能力的培养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