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8-05-07杨茂松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31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分层教学高职院校

杨茂松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已实现大众化,各地区在不断推进高职院校招生改革工作。学生生源呈现参差不齐,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也不尽相同,对高等数学的学习就出现自然分层现象。为了更好推进高等数学教学工作,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合格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不断推进教学改革。以贵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结合教学实际,浅谈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几点思考,对高职院校高等数学基础课改革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O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015-0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已实现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化的今天,高职高专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支柱,为国家培养许多基层高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人力资源。同时,随着高职高专招生工作的不断改革,实行统招和自主招生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招生工作,导致入校学生的文化课基础难免会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促使教师教学的高效开展,高职院校高等数学应该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育人环境。

一、实行分层教学是当前高职院校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

随着高职院校招生工作的改革推进,实行教育扶贫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结合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在不断壮大。各地区都在推进自主招生与统招结合的方式进行高职院校的招生,并逐步扩大自主招生比例。据了解,将来自主招生比例可能达到100%。高职院校的学生水平就会出现参差不齐现象,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不尽相同。如果高等数学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都一致,必然会出现“数学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数学基础差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同时,基础好的同学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也不同程度受到基础差的影响,久而久之,会影响学习效果。另外,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推进,学生就会出现两极分化,水平差异就很大。有失“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实行分层教学,让水平相当或学习程度相近的同学组成教学班级开展教学工作,达到以学生为本,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和能力方面区别对待,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实行分层教学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深造

随着社会对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专升本在本科招生中比重在不断扩大,也是符合应用型本科转型的发展要求,现在对高级技能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多。对于高职院校有责任有义务将优秀具有一定技能的高職大学生培养进入更高层次深造学习,实现高技能性人才的培养目标。然而,对于理工科学生,高等数学是专升本必考科目之一。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上可以有相应的调整。教学内容上就要做好规划,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讲授就不尽相同。就如函数极限定义来说,对于数学基础好的班级,可能就要用 语言给出极限定义,本质上给出函数极限的定义。但是对于基础较差的层次的学生就需要用描述性的语言给出极限定义等等。层次好的同学较深掌握数学理论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近年来,高等教育转型发展,开展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高职院校学生进入本科院校学习,一定意义上实现了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为社会高级技能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三、实行分层教学是技能型人才培养、学生生源背景的需要

高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不可或缺高校阵地,市场多元化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专业课程学习和理论思维的训练、应用能力的培养,需要数学课程作铺垫。不同学科和不同专业对数学理论的需求不一样,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存在较大差异,形成自然分层。对于刚进校的学生,专业学习认识不够,学习认识不足,缺乏目标导向性,导致学习动机缺乏,学习生活无充实感。同时,高等数学相对初等数学来说,内容相对抽象,有些内容难以掌握,学习上积极性受到不同的冲击。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充分调动学习兴趣,不断挖掘学生学习潜能。这就需要进行分层教学,才有可能实现技能培养和生源质量下滑的客观事实。

四、实行分层教学的参考措施

内容和考核分层,高等数学分层教学应该从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分层。不同学科和不同层次对数学知识的需求,从教学内容上要有区分,采取不同的教学大纲进行教学,根据有用性和实用性原则开展教学,加大应用能力的培养。数学实践一直是高职院校乃至一些本科院校较为薄弱环节,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穿插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的教学,将数学内容实用化,极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克服枯燥乏味的数学理论课程。实现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在考核方面,不同层次的学生考核内容胡蓉形式不尽相同,侧重点不一样,提高学生及格率。

在大数据背景下,增加线上教学环节,增加碎片化学习方式,如利用微课、慕课等进行教学补充,不同层次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学习片段。利用微信公众号推送微课,使线上线下教学有机结合,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高等数学课程学习。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随着高职院校招生改革工作不断推进,生源质量呈现逐渐下滑趋势,学生学习的自然分层也逐渐显现。基础课的教学也将面临改革,使得适应当前人才培养教学的需要,“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需要,社会人才需求多元化的需要。实现为社会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娜,张剑秋.高职高专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文汇旬刊,2010(8):169-169.

[2]闫中.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几点思考[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3):135-138.

[3]郭学军,袁德有.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60-62.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分层教学高职院校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