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性护理措施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2018-05-07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年1期
关键词:针对性死亡率颅脑

邓 桂 洪

(佛山市南海区第二人民医院 佛山 528251)

重症颅脑损伤是临床的常见病,患者多处于无意识的昏迷状态,生理机能常有严重退化,极易发生并发症[1]。而并发症的出现不但增加了患者的死亡率和延长了恢复时间,还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难度[2]。因此,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在ICU治疗期间的并发症极为重要。我们对ICU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行针对性护理,获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ICU 2014年5月~2016年4月收治的78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按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39例作为观察组,双号39例则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性30例,女性9例;年龄28~75岁,平均(41.39±13.57)岁;入院时GCS评分3~6分,平均(3.87±1.32)分;广泛性脑挫裂伤19例,颅内血肿15例,颅内血肿合并脑干损伤5例;交通所致16例,坠落伤21例,打击所致2例;开颅血肿清除术11例,开颅血肿清除术加去骨瓣减压术25例,保守治疗3例。对照组中男性31例,女性8例;年龄27~72岁,平均(40.53±12.84)岁;入院时GCS评分3~8分,平均(3.95±1.35)分;广泛性脑挫裂伤20例,颅内血肿13例,颅内血肿合并脑干损伤6例;交通所致15例,坠落伤23例,打击所致1例;开颅血肿清除术10例,开颅血肿清除术加去骨瓣减压术27例,保守治疗2例。所有患者均有明确的脑外伤史,且根据临床症状及影像检查确诊,均在受伤后的6h内入院,排除既往存在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血液系统病史及合并院前感染、心肝肾功能异常者,家属及患者对本次分析均知晓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包括鼻饲饮食护理、雾化吸入护理、静脉用药护理、口腔护理、按需吸痰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针对性护理措施:(1)促醒护理:对昏迷患者头部、面部、四肢、腹部及耳垂等敏感部位的皮肤进行触摸,以促进其早日苏醒;患者清醒后,护理人员不断与其进行交流,在交流前喊出患者的名字,将各项护理操作和治疗通过合适的语言向患者进行告知;每日定时对患者肢体进行被动功能锻炼,对皮肤进行按摩,并采用温水为患者擦浴;耐心向患者介绍ICU的环境及主治医生、主管护士,并给予其安慰和鼓励,使其获得充分的安全感;告知患者一些正性的检查结果,使患者认识到自己的病情处于不断的康复中,以缓解其内心的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并提高对治疗的信心。(2)预防并发症:除按常规严格落实无菌操作外,平常还应注重保持床单的干燥和平整,并在患者皮肤受压位置涂抹赛肤润或其它植物油,注意对皮肤颜色、温度等的观察,防止压疮的发生;眼睑闭合不全患者,每班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洁后,予聚乙烯薄膜覆盖,再戴上眼罩,以防眼部损伤;根据患者口腔pH值选择护理液对口腔进行护理,气管切开和插管的患者则通过口腔灌洗和擦拭的方式以维持口腔的清洁,注意灌洗结束后应吸净口腔内的液体,以防止误吸的发生;张口呼吸患者应使用无菌生理盐水纱布对嘴唇进行覆盖,以防止异物的吸入;口唇干燥者涂抹石蜡油以维持口唇的湿润;每日定时对患者扣背,以促进痰液的排除;加强对患者会阴部的护理,并注意保持尿管的通畅和按时更换。(3)营养支持:清醒患者鼓励其尽早进食,以高热量、高蛋白及丰富维生素食物为主;昏迷患者则通过鼻饲及静脉营养补充的方式进行营养物质的供给。

1.3 观察指标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及治疗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并发症及死亡率

观察组并发症及死亡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及死亡率比较(n,%)

组别并发症感染压疮应激性溃疡总发生死亡观察组(n=39)1(2.56)1(2.56)0(0)2(5.12)0(0)对照组(n=39)6(15.38)2(5.12)1(2.56)9(23.06)4(10.26)χ25.194.22P<0.05<0.05

2.2 治疗时间

观察组ICU治疗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见表2。

组别治疗时间tP观察组(n=39)14.89±4.58对照组(n=39)19.15±5.133.8684<0.05

3 讨论

重症颅脑损伤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患者通常病情复杂且变化较快,生命体征极不稳定[3~4]。ICU是集先进监测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于一体的一个科室,能够对危重患者进行24h连续且动态的监护。但多数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在ICU治疗期间多处于昏迷状态,且伤后机体呈现高代谢、高分解状态,能量消耗较高,极易出现各种并发症,不但引起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患者的负担,还导致死亡率明显增高[5~7]。提高ICU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以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和降低死亡率也成为护理工作追求的目标。

我们将针对性护理措施应用到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与实行常规护理的一组相比较,发现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的一组不但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都明显更低(P<0.05),且ICU治疗时间也明显更短(P<0.05)。针对性护理措施以促醒护理、预防并发症护理以及营养支持护理为主。颅脑损伤后,部分神经元的组织结构仍处于较为完整的状态,具有一定的可塑性[8]。而促醒则可对这部分具有可塑性的神经元形成有效的刺激,从而促进颅内组织中侧支循环的建立,使病灶周围的脑细胞得以重组,达到帮助患者清醒的目的。预防并发症护理则能有效地规避引起常见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将患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降至最低。营养支持护理可为机体提供充分的营养支持,从而帮助免疫力的提高,促进机体功能恢复,缩短治疗时间。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措施能有效地降低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并缩短治疗时间,是更为合适的治疗方案。

1 于萍萍,张洪胜,李永芳.鼻肠管在重症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31):3830~3832.

2 吴薇.护理干预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功能恢复的作用.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9):1656~1657.

3 张晓杰.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临床合理用药,2015,8(9C):172~173.

4 黄艳丽,马金叶,魏红侠,等.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颅脑损伤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海军医学杂志,2015,36(4):337~340.

5 钟永芳.综合护理干预在重症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气管切开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4):598~599.

6 朱淑萍,曹丽芬,吴海峰,等.精细化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7):1586~1588.

7 李丽,李淑君,孙翠.综合性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临床与病理杂志,2015,35(5):815~819.

8 曹樱花,赵毅,赵晓辉.刺激性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清醒时间及预后的影响.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4):20~21.

猜你喜欢

针对性死亡率颅脑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67例颅脑疾病神经介入的诊断及治疗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