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8-05-07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年1期
关键词:消化内科优质

时 梅 英

(许昌市中医院 许昌 461000)

消化内科作为医院内处理各种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科室具有较强的工作强度,这一情况导致护患纠纷发生率显著上升[1],基于此,临床上在消化内科管理过程中提出了优质护理干预,并获得了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为了进一步探析在消化内科管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我院给予48例患者以下过程探析以及以下结果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参与本次探究的48例患者均选自我院消化内科自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48例患者,分组方法是抽签法,分别为研究组(n=24)和参照组(n=24)。研究组24例患者中男女比例是14∶10,最大年龄是75岁,最小年龄是20岁,中位年龄为(46.7±2.5)岁;参照组24例患者中男女比例是13∶11,最大年龄是74岁,最小年龄是21岁,中位年龄为(46.2±3.4)岁。所有患者均在对本次探究相关性内容(探究目的、探究过程以及相关护理干预方法)进行了充分了解的前提下表示愿意配合本次探究,同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利用统计学分析办法将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患者性别、患者年龄、具体病情变化等)进行组间数据对比分析,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数据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在参照组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以及药物指导、对症支持治疗等,对疼痛剧烈的患者实施镇痛护理干预,告知患者正确呼吸办法以及排便方法,指导患者如何舒缓负面情绪等。

在研究组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措施如下叙述:

(1)为患者提供一个环境良好、温湿度适宜以及干净整洁的病室环境,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和紧张感,保持病室内通风良好和安静不喧闹[2]。

(2)对科室内护理制度进行规范和优化,监督护理制度落实情况,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并通过实施责任落实制来确保患者的护理质量良好,合理、科学进行排班以避免出现工作人员超负荷工作的情况,给予患者24h全程护理干预并在出现突发事件后第一时间给予处理,避免出现不良后果。

(3)提前准备好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物品和药物,给予护理人员应急预案演练和指导等,根据患者的检查项目、用药情况及病情给予患者及其家属健康宣教,讲解消化内科疾病相关性知识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避免出现感染的预防性措施等,增强患者及其家属的抗感染意识以及增强患者将其家属防范疾病加重的意识[3],改变传统护理意识,告知患者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并勤更换或者清洗被褥,适当进行体位变换以避免出现压疮并发症。

(4)护理人员需要多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并给予患者科学心理疏导,利用成功案例法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利用科学心理疏导方法来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促使各项急救护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5)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告知手术后患者需要在术后2d内食用流食且在2d后观察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根据患者的病情恢复程度合理调整饮食计划,利用循序渐进的饮食原则实施流食-半流食-普食的过渡,禁食辛辣以及生冷类食物并禁烟禁酒,多进食易消化类食物且遵循少食多餐原则进行合理饮食。

(6)在消化内科病房走廊内设置意见箱,充分听取患者的反馈意见并优化科室内护理流程以及丰富优质护理内涵,定期给予患者随访,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告知患者需要遵医嘱用药。

1.3 判定标准

利用医院内自制的调查问卷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利用焦虑以及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进行评分,判定标准:≤7分时判定为正常,≥8分时判定为存在焦虑情绪以及抑郁情绪。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干预后的组间数据得出差异性显著的结论

研究组患者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明显更优于参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对比

组别例数焦虑抑郁≤7分≥8分≤7分≥8分研究组24231222参照组241410159χ29.55289.55285.77895.7789P<0.05<0.05<0.05<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干预后的组间数据得出差异性显著的结论

研究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均显著性更优,对比参照组患者而言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对比

组别例数平均住院时间(d)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研究组246.1±0.922(91.66%)96.5±3.2参照组2413.8±1.514(58.33%)82.1±4.4t/χ221.56437.111112.9664P<0.05<0.05<0.05

3 讨论

消化内科作为医院内较为重要的科室,日常护理工作较为繁忙、收治患者病情较为复杂、工作量较大均易导致护患纠纷发生率升高,风险事故频发促使科室护理人员在消化内科管理中提出了优质护理干预,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护理效果,不仅有效降低了风险事故发生率,促进患者病情康复,同时对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也存在积极作用[4]。

优质护理干预是临床上提出的新型护理措施,科学、合理、有效,核心护理理念是以患者为中心[5],主要包括环境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丰富护理内涵等,可加快患者病情治愈以及促使护理工作顺利进行,护理效果较理想。在实施优质护理干预中,需要通过显著提升消化内科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给予护理人员护理知识、技巧以及业务能力培训来促使护理质量显著提升[6],同时通过实施优质化、人性化以及全面性的护理服务来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使患者病情康复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缩短[7]。

本次探究中,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是95.83%,平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分别是(6.1±0.9)d、91.66%,均显著优于参照组。

综合以上理论得出,在消化内科管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可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以及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对促进患者病情康复存在积极作用,值得将其作为有效护理干预方法在临床上推广。

1 谢修慧.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中国伤残医学,2014,2:252~253.

2 陈春香,王曙霞,周莉莉,等.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大家健康(中旬版),2016,10(7):205.

3 武海霞.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基层医学论坛,2014,18:2369~2370.

4 焦兰.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4,4:274~275.

5 姜巍.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养生保健指南,2016,35:191.

6 梁亚平.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基层医学论坛,2014,24:3263~3264.

7 罗明春.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4:588~589.

猜你喜欢

消化内科优质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胃不舒服”未必都是消化问题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食物是怎么消化的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胃为什么不会消化掉自己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