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参川芎嗪联合维生素B12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2018-05-07王俊松周美秋黄家明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年1期
关键词:肌电图川芎嗪传导

王俊松 周美秋 黄家明

(四会市中医院 四会 526200)

周围神经病变是2型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以四肢远端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目前其病机尚不明确,治疗上亦缺乏统一有效的方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率相应逐年上升,因此探索安全有效、方法简便和患者依从性良好的治疗方法日益受到现代医学界重视。近年来,笔者在控制患者血糖平稳的基础上采用丹参川芎嗪联合维生素B12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现作如下报告。

1 一般资料

所观察的212例病例均来源于我院2015年2月~2017年1月内科诊治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6例,两组患者均符合2013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拟定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及血糖情况等)、病程时间长短及病情轻重程度比较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基础治疗

糖尿病饮食、适当运动、戒烟酒、戒熬夜、继续服用研究前降糖药等治疗,使血糖控制在空腹状态检测为小于或等于7.0mmol/L,葡萄糖负荷后2h血糖检测为小于或等于11.1mmol/L。

2.2 对照组

基础治疗加维生素B12注射液(广东南国药业有限公司)0.5mg,肌注1次/d。

2.3 治疗组

基础治疗加维生素B12注射液(广东南国药业有限公司)0.5mg,肌注1次/d,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贵州拜特制药)10ml静滴,1次/d。

两组患者均以治疗14d为1疗程,间隔5d进行第2个疗程,2疗程后统计疗效。

3 结果

3.1 观察指标

每日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包括疼痛、麻木、感觉异常(针刺痛觉、震动觉、压力觉、温度觉)、踝反射及肌电图情况等。

3.2 疗效标准

根据2003年汤晓英主编《神经系统临床生理学》标准制定[1]: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深浅感觉及腱反射恢复正常或提高1级(即由消失-减弱或减弱-正常),肌电图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明显加快或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减轻,深浅感觉及腱反射在同一级别内有改善,肌电图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好转;无效:临床症状及体重和肌电图基本无变化。

3.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采用t检验所有计量资料和采用χ2分析检验所有计数资料,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情况比较[例,(%)]

组别例数(n)症状基本消失(n)症状减轻(n)症状无变化(n)症状改善率(%)对照组10670181883.02%∗治疗组10647164359.43%∗

注:*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体征情况比较[例,(%)]

组别例数(n)感觉及腱反射恢复正常或提高1级(n)感觉及腱反射在同一级别内有改善(n)感觉及腱反射无变化(n)感觉及腱反射改善率(%)对照组10665192279.25%∗治疗组10647144557.55%∗

注:*两组患者感觉及腱反射改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肌电图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比较[例,(%)]

组别例数(n)肌电图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明显加快或恢复正常(n)肌电图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好转(n)肌电图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基本无变化(n)肌电图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改善率(%)对照组10658192972.64%∗治疗组10636195151.89%∗

注:*两组患者肌电图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5 安全性评价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

4 讨论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临床上最常见的并发症和致残因素之一,发病率可达60%~90%[2]。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临床上亦缺乏统一的治则。本治疗中丹参川芎嗪的有效成分为丹参素和盐酸川芎嗪。据现代药理研究,丹参素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活性,降低全血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性及微循环障碍,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作用[3]。同时,据有关研究报道,丹参具有兴奋前列腺素2合成酶的活性作用,扩张肾小动脉,增加肾脏血流量,减少水钠潴留,使肺动脉压下降,扩张微血管口径,使血管阻力及血液黏度降低,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改善机体微循环,清除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损伤,拮抗钙离子内流,从而改善了ATP酶活性[4]。川芎嗪是从中药川芎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生物碱,四甲基吡嗪是其有效成分。据药理研究,川芎嗪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具有钙离子拮抗作用[5];同时, 川芎嗪还有改善机体缺氧状态的作用,减轻肺血管内皮细胞及呼吸道上皮细胞的损伤,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从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降低血液的黏度,还能够促进前列腺素的合成,抑制血栓素的生成和释放,从而调节机体平衡[6~7]。另外,维生素B12是神经系统功能健全不可缺少的维生素,有维护神经髓鞘的代谢与功能的作用,具有营养神经功效。综上所述,本治疗通过抗凝、改善微循环及营养神经等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等,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同时本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安全可靠,而且使用方法的简便、低廉的价格、病人良好的依从性,决定本治疗适合广大的基层医院病人,能够为社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值得推广。

1 汤晓英.神经系统临床生理学(下).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44~45.

2 王金树,卢爱萍.糖尿病神经病变相关因素分析.实用临床医学,2006,7(10):46~48.

3 许白生,杨青波,卢英平.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比较研究.临床医药实践,2008,17(18):928~930.

4 李东燕,闫薇.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小板参数的变化与高凝状态的研究.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2,5(10):927~928.

5 王玉良,巴彦坤.川芎嗪对心血管组织的药理和电生理作用——一种新的钙离子拮抗剂.中西医结合杂志,1985,5(5):291.

6 王曙东,徐学银.川芎嗪临床研究概况.中医药研究,1999,15(6):56~58.

7 魏东光,李国顺,孙本韬.川芎嗪对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12):730~732.

猜你喜欢

肌电图川芎嗪传导
神奇的骨传导
充分发挥银行在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川芎嗪治疗脓毒症的机制研究进展综述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肌电图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续)
肌电图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续)
基于开关电源的传导抗扰度测试方法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的可行性探究
肌电图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续)
肌电图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