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腺病毒流行情况与防控措施
2018-05-07王宏燕周晨阳
王宏燕,周晨阳
(1.辽宁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 沈阳 110164;2.辽宁省动物医学研究院,辽宁 沈阳 110164)
1 禽腺病毒家族成员
国际病毒学分类委员会(ICTV)在第9次病毒分类报告中将腺病毒科划分为5个属,分别为哺乳动物腺病毒属(Mastadenovirus)、禽腺病毒属(Aviadenovirus)、富 AT腺病毒属(Atadenovirus)、唾液酸酶腺病毒属(Siadenovirus)、鱼腺病毒属(Ichtadenovirus)。禽腺病毒属已明确的种有猎鹰腺病毒A种(Falcon adenovirus A)、禽腺病毒A种(Fowl adenovirus A,FAdV-A)、禽腺病毒B种(Fowl adenovirus B,FAdV-B)、禽腺病毒C种(Fowl adenovirus C,FAdV-C)、禽腺病毒 D种(Fowl adenovirus D,FAdV-D)、禽腺病毒 E种(Fowl adenovirus E,FAdV-E)、鹅腺病毒(Goose adenovirus)。禽腺病毒A~E种包括12个血清型(FAdV-1~8a、8b~11),12个血清型分布在5个不同的种内,见表1。
表1 禽腺病毒种包含的血清型Table 1 Serotypes contained in avian adenovirus
2 禽腺病毒的基因组
禽腺病毒(FadV)是无囊膜,双股DNA病毒,由二十面体对称的蛋白质外壳包裹着核酸构成,外壳蛋白质主要由六邻体蛋白(hexon)、五邻体蛋白(penton)、纤维蛋白(fiber)等构成,其中hexon蛋白是禽腺病毒的主要结构蛋白,带有主要的属和亚属特异性抗原决定簇和次要的种特异性抗原决定簇[1],是中和抗体的靶目标,因此hexon基因通常作为禽腺病毒的基因分型及遗传演化分析的靶基因。
国际病毒学分类委员会(ICTV)在第9次会议提到12株禽腺病毒已经完成全基因测序,见表2。
表2 已完成测序的各血清型的代表毒株Talbe 2 The serotypes that have been sequenced are the representative strains of the virus
3 禽腺病毒的致病性
禽腺病毒主要引起禽的包涵体肝炎、心包积水综合征、肌胃糜烂等[2],最为主要的是包涵体肝炎(Inclusion Body Hepatitis,IBH)和心包积水综合征(Hydropericardium Syndrome,HPS)。IBH和HPS已经在世界各地发生,12个血清型均可引发IBH[3],血清4型是心包积水综合征的主要病因[4-6]。澳大利亚1988年暴发IBH,检出血清为FAdV-6、7和8型,新西兰1989年暴发IBH分离毒株多数为FAdV-8型,1987年以后在巴基斯坦、印度、科威特、伊朗及南美等地区暴发的HPS分离的血清型均为FAdV-4[7]。在我国目前流行的禽腺病毒中,FAdVC型的病毒主要引起禽的心包积液综合征;而FAdV-E的病毒主要引起禽的包涵体肝炎[8]。
4 我国流行的血清型
该病1976年首次出现在台湾,在我国有30多年历史,主要呈现散发和地方流行态势,引起的症状主要以包涵体肝炎为主,流行的血清型主要以血清11型为主[9],从2014年开始在鸡群中出现以心包积水为典型特征的流行情况,且在我国山东、河南、河北、江苏等多个省份有大范围流行的趋势,国内不少学者分离出的禽腺病毒以FAdV-C种为主,也可见FAdV-E种和FAdV-D种,其中FAdV-C种以FAdV-4型为主,FAdV-E种以FAdV-8a/b型为主,FAdV-D种以FAdV-11型为主[6,9-13]。牛登云等[10]2015年分离的30株禽腺病毒分别属于FAdV-4和FAdV-8,而且4型毒株比8b型毒株的流行性更普遍。刘东等[6]2015年报道的禽腺病毒检出阳性率为55.8%,分离的血清型主要有两个血清型,临床表现包涵体肝炎的为FAdV-8a/b型,表现为心包积液综合征的为FAdV-4型。姚克昌等[11]2017年报道FAdV-4是西南地区流行的主要血清型,其致病性主要表现为心包积液综合征(HPS)。Niu Y等[12]分离105株FAdV,其中68株为FAdV-C种,5株为FAdV-D种,2株为FAdV-E种,30株为其他种。Zhang H等[13]分离的15株FAdV其中有12株属于FAdV-C种FAdV-4型,3株属于FAdV-E种FAdV-10型。
5 流行原因分析
5.1 作为继发病原与免疫抑制类疾病混合感染时引起的流行 禽腺病毒隐性感染率很高,据报道我国部分鸡群的阳性率为51.4%,鸭群的阳性率为51.7%,鹅群的阳性率为17.3%[14],当FAdV与禽类的免疫抑制类疾病如传染性法氏囊病(IBDV)、鸡传染性贫血病(CAA)、马立克氏病(MDV)、禽白血病(ALV)等混合感染时,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导致机体继发FAdV。高玉龙等[15]证实近年我国家禽免疫抑制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因此有可能导致FAdV的流行。
5.2 一些禽用活疫苗被FFAAddVV污染 有的企业用非SPF鸡胚生产活疫苗,有可能被FAdV污染,在该活疫苗接种后,可能引发FAdV的快速集中大面积传播。刘亮亮等[16]在我国商品化的新城疫La Sota弱毒活疫苗中检出血清FAdV-4,周斌等[17]也有FAdV污染疫苗的报道。
6 防治难点分析
6.1 血清型的多样性及交叉免疫保护性复杂FAdV血清型众多,各血清型间交叉免疫保护性复杂。FAdV-4可以中和FAdV-11病毒,不能中和FAdV-8a和FAdV-8b病毒;FAdV-8a和FAdV-8b之间也不能互相中和[9]。
6.2 不同时间、不同地区流行的血清型差异 不同时间、不同地区流行的血清型也不一致;每次流行不止单独1个血清型,而是多个血清型混合流行,甚至从1只鸡上也可分离到2~3个血清型的病毒。牛登云等[10]在2015年从山东地区分离到FAdV-8b和FAdV-42个血清型。姚克昌等[11]在2015~2016年从贵州地区分离到FAdV-2和FAdV-42个血清型,从重庆分离到FAdV-8a、FAdV-8b和FAdV-43个血清型。
6.3 垂直传播 FAdV可通过种蛋进行垂直传播,特别在产蛋高峰期前后大量排毒使种蛋带毒,导致孵化的雏鸡带毒。如果父母代以上种鸡FAdV净化不彻底[18],那么对该病的防控更加不利。
7 防控措施
7.1 生物安全防控 由于国内至今无商品化的疫苗来防控FAdV感染,加强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护是防制该病的关键。保持鸡舍通风干燥、保证鸡群饲养密度合理、及时清理粪便等排泄物、改善养殖场卫生环境等能有效减少病原体的数量,防止病毒水平传播。
7.2 免疫抑制类疾病的预防 研究表明,免疫抑制病的流行(IBDV、CAA、MDV、ALV)对FAdV的发生有协同作用[19],因此免疫抑制病的净化与防控是预防该病的重要手段。
[1] Norrby,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luble antigens and the virion of adenovirus type 3.II.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n incomplete hemagglutinin[J].Virology,1966,30:608-617.
[2] SAIF Y M.苏敬良,高福,索勋,译.禽病学[M].1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289-334.
[3] Chandra R,Dixit VP,Kumar M.Inclusion body hepatitis in domesticated and wild birds:a review[J].Indian J Virol.,1998,14:1-12.
[4] Kim JN,Byun SH,Kim MJ,et al.Outbreaks of hydropericardium syndrome and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ofKoreanfowladenoviralisolates[J].Avian Dis.,2008,52:526-30.
[5] Mazaheri A, Prusas C, Vob M, et al.Some strains of serotype 4 fowl adenoviruses cause inclusion body hepatitis and hydropericardium syndrome in chickens[J].Avian Pathol.,1998,27:69-76.
[6] 刘东,刘红祥,于静,等.Ⅰ亚群腺病毒在我国鸡群的流行病学调查[J]. 中国家禽,2015,37(15):70-73.
[7] MCFerran JB,Smyth JA.Avian adenoviruses[J].Rev Sci Off Int Epiz.,2000,19(2):589-601.
[8] 李敏,马玉峰,杨振.Ⅰ型禽腺病毒在我国鸡群中的流行情况和防控措施[J].兽医导刊,2017(1):30-32.
[9] 尹燕博.我国Ⅰ群禽腺病毒主要流行血清型调查及防控[A].中国兽医发展论坛专题报告文集[C].2017:190-193.
[10] 牛登云,沈元,王蕊,等.2015年我国Ⅰ群禽腺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J]. 中国家禽,2016,38(9):65-68.
[11] 姚克昌,刘月月,游国进,等.西南部分地区Ⅰ群禽腺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致病性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17,29(11):1809-1818.
[12] Niu Y,Sun Q,Zhang G,et al.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outbreaks of fowl adenovirus infections in commercial chickens in China[J]. Transbound Emerg Dis., 2018, 65(1):121-126.
[13]Zhang H,Jin W,Ding K,et al.Genetic Characterization of Fowl Adenovirus Strains Isolated from Poultry in China[J].Avian Dis.,2017,61(3):341-346.
[14] 王小辉.Ⅰ群禽腺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08.
[15] 高玉龙,秦立廷,王笑梅.家禽病毒性免疫抑制病流行特点与防控对策[J].中国家禽,2012,34(15):5-11.
[16] 刘亮亮,王娟,李慧,等.新城疫弱毒活疫苗中FAdV-4的分离鉴定及分子特征[J].微生物学报,2017,44(12):2773-2781.
[17] 周斌,刘华雷,曹瑞兵,等.污染疫苗的禽腺病毒分离和鉴定[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4,27(3):78-80.
[18] 崔治中.种源净化是实现家禽规模化养殖业生物安全最基本的核心措施[J].中国家禽,2016,34(2):4-8.
[19] KAURI S,DEKA D,DWIVEDI P,et al.Studies on the association of hydropericardium syndromewithinfectiousbursaldiseaseunder field conditions[J].Indian Journal of Poultry Science,2011,46(2):22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