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两个根本』 做好宗教工作
2018-05-07向祖文
文/向祖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宗教工作,关键是要在“导”上想得深、看得透、把得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同时强调,做好宗教工作的着力点,是要把广大信教群众团结到党和政府周围。这实际上指出了宗教工作的根本方向、目的和评价宗教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必须抓住这“两个根本”,一刻也不能忘记。
做好宗教工作必须抓住根本
抓住根本做好宗教工作,是由宗教的特点和规律决定的。我们宗教具有长期性、群众性、特殊复杂性。宗教的长期存在决定了我国对待宗教既不能采取支持的态度去发展宗教,也不能采取行政的方式企图去消灭宗教,那种试图在短时间内将宗教统统消灭的想法只能是一种不切实的幻想,把这种想法付诸行动,会对解决宗教问题带来很大麻烦。宗教的群众性决定了我们对待宗教要坚持群众工作的观点、群众工作的理念,用做群众工作的办法解决宗教领域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宗教的复杂性表现在宗教问题从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同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因素紧密相连,甚至与国际争端和冲突密切相关,成为影响国际关系和世界政治格局的一个重要方面。宗教本身所具有的特性要求我们对宗教问题的处理,要想得深、看得透、把得准,不能停留于问题的表面,而要从根本上把握和解决问题。
抓住根本做好宗教工作,是由宗教的双重性特征决定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作为人类社会的特殊意识形态,其社会作用具有双重性的显著特征。一方面,宗教对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产生积极的影响,宗教所倡导的博爱、慈悲、尊重、包容、和谐等理念成为人类社会所共同恪守的道义和规范,对形成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风尚发挥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宗教又对人们的意志和精神产生麻痹消极影响。特别是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一旦形成就无不打上深刻的政治烙印。当今西方社会把宗教作为向他国输送价值观、干预他国内政、实现政治图谋的手段,使宗教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敏感。对宗教问题的认识不仅要看到宗教问题的本身,更要看到宗教问题背后深刻的政治因素,抓住问题的本质,解决根本性问题,牢牢掌握宗教工作的主动权。
抓住根本做好宗教工作,是由党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我们所进行的一切工作,都是为完成党的历史使命服务的。宗教工作是意识形态工作,政治性、政策性非常强,任何造次或不及都可能造成不良后果,甚至社会震荡。为此,做宗教工作必须做到心中有韬略、脚下有方位、行动有底线,务本求真,以大局指导工作,争取工作取得实效。当前做好宗教工作,应特别注意克服两种倾向。一种是在认识宗教上的“短视症”,忽视宗教问题的长期性,把宗教问题看作可以较为快速解决的非主流意识形态问题,工作中采取简单、过激、片面的行动。另一种是在对待宗教问题上的“漠视症”,忽视宗教的特殊复杂性,对宗教的社会政治影响认识不足,对宗教的消极影响作用认识不清。
把握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宗教工作根本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宗教工作,必须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党的宗教工作“四句话”基本方针是一个有机整体,前三句明确了党的宗教工作的政策和原则,后一句指明了宗教工作的根本方向和目的。在工作中,如何体现这一根本方向和目标?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必须善于从政治上认识、把握和处理宗教问题。坚持在政治上团结合作、在信仰上相互尊重,是我们党把握宗教问题、处理与宗教界人士关系的一条基本原则,也是经过长期探索总结的处理宗教问题和宗教关系的基本经验。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党都把宗教界看作是一支可以积极争取、可以信赖的力量。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共产党员可以和某些唯心论者甚至宗教徒建立在政治行动上的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但是绝不能赞同他们的唯心论和宗教教义。”在引导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方面,坚持正面引导,对于即使遭受外来势力深重压迫、被外来势力控制很深的宗教,也真诚地与这些宗教界人士交朋友,满怀热忱地说服和引导他们走爱国爱教道路。1950年5月周恩来总理与吴耀宗等基督教界代表人士进行了3次谈话,了解基督教工作遇到的困难,帮助基督教界认清帝国主义利用基督教实施对华侵略的历史和中国基督教的政治使命,启发中国基督教走上了“三自”爱国道路。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必须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宗教是以信仰为核心的意识形态,是以信仰为前提的特殊文化形态,自产生起就从不是以单纯、自在的方式存在,而总是打上了深刻的社会烙印,并为一定的社会需要服务,其所渗透的丰富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内容,对教化人心引导社会起着重要影响和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又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求的价值体系,是包括信教群众在内的全体公民所共同恪守的价值标准,任何宗教都应在尊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对教规教义作出与时俱进的阐发。近年来,湖北省在宗教界深入开展讲经、解经活动,举办新编卧尔兹巡回演讲活动,开展神学思想研究,推进民主办教,引导宗教界对本宗教教理教义作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统一的阐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宗教文化取得了良好成效。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必须坚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推进宗教工作法治化,是全面实施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妥善处理宗教领域各种矛盾问题的必然要求。坚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当前需要着重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认真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严格依照宪法、法律和法规管理宗教事务,规范行政行为,切忌心血来潮、一时冲动,凭个人意志行事,防止滥用权力和工作方法上的简单粗暴,出现过犹不及的问题。在宗教事务管理上,要划好依法管理的行政工作边界,不干预信教群众的信教自由,不干预宗教教务内部事务,切实落实宗教界自我管理的权利。二是要高举社会主义法治旗帜,增强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法律意识,懂得法律是底线,也是高压线,知道什么是合法、什么是违法,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信仰有自由,守法有边界,无论什么人,不论信仰哪种宗教,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不允许有法外之地、法外之人、法外之教,坚决反对以宗教信仰自由为名,进行超出法律法规规定的活动,自觉坚持 “四个维护”的基本准则。近年来,湖北省落实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工作要求,持续开展宗教专项治理工作,严厉查处非宗教组织经营管理宗教活动场所的行为,严厉打击非法传教活动,有力维护了正常宗教活动秩序,得到了宗教界的衷心拥护和积极支持,树立了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正气和威风。
把握把广大信教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的宗教工作评价标准
在2015年召开的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宗教工作的本质是群众工作。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把能不能把广大信教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作为评价宗教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宗教工作的本质,明确了评价宗教工作的根本标准,指明了宗教工作的着力方向。
把广大信教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作为宗教工作评价标准,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个根本目标在工作上的具体体现。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党在新时期宗教工作的根本目标任务。这个根本目标任务最终落脚点,就是看其是否能够把广大信教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是否与党和政府同心同德,是否自觉遵守党和政府制定的方针政策,是否自觉维护党和政府的权威,是否严格遵守各项法律制度,是否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教群众、宗教活动和宗教活动场所是多了一些还是少了一些,不是衡量宗教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最根本的是要把广大信教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共同为改革发展稳定服务,共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把广大信教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作为宗教工作评价标准,使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个根本工作目标有了具体答案。
把广大信教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作为宗教工作评价标准,是落实 “导”的工作方法的具体体现。“导”是方法论,是解决宗教问题的“总钥匙”,也体现了处理宗教关系的艺术和境界。一要引导信教群众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服从服务于国家最高利益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教育广大信教群众正确处理好爱国与爱教的关系,牢固树立祖国信念、爱国思想、为国情怀,自觉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党和国家的工作全局。在对外交流和涉外事务中,坚决捍卫祖国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时刻把握祖国和人民利益这根攸关线,不动摇、不懈怠、不迷惑,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坚决抵御境内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做爱国、为国的立场坚定者、思想清醒者、行动坚决者。二要教育和引导信教群众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牢牢把握这样一个根本,就是在处理我国宗教关系时,要牢牢把握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强化党的执政基础。坚持政教分离原则,坚持宗教不得干预行政、司法、教育等国家职能实施,支持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三要教育和引导信教群众积极服务社会。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发挥他们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是新形势下宗教工作的根本要求。以伟大中国梦为同心圆,把广大信教群众的思想感情和行动凝聚起来,引导宗教界积极投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