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赛促能”应用型本科教学模式研究

2018-05-06郭海如崔雪梅熊曾刚李志敏徐方

文教资料 2018年2期
关键词:学科竞赛教学模式

郭海如 崔雪梅 熊曾刚 李志敏 徐方

摘 要: 为优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加就业,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以赛促能”教学模式进行系统研究。本文以我院自动化系学生参加蓝桥杯电子类竞赛和恩智浦杯智能车竞赛为研究对象,提出“以赛促能”教学模式,对学科竞赛涉及的各环节进行分析,探讨“以赛促能”教学模式对深化教学改革的影响,采用“以赛促能”教学模式取得很好的竞赛效果。

关键词: 以赛促能 教学模式 学科竞赛

教育部在教高〔2007〕1号文件中针对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问题强调,应当“继续开展大学生竞赛活动,重点资助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和广泛参与面的大学生竞赛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1]。随着国家和各高校对学科竞赛的大力投入,学科竞赛成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升其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2],尤其在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理论基础不够扎实,学习方法不够科学,学科竞赛是学生获取一技之长最有效的途径,是学生进入社会立足的重要保障。学科竞赛不但要追求质的提升,而且要重视量的积累,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目前我院参赛的人数及参赛的项目均有限,获奖等次有待全面提高。参与指导学科竞赛的教师较少,竞赛的类别有限,开放实验室管理不够科学,如果对学科竞赛培养模式进行系统研究,形成更加规范化的竞赛管理模式,吸引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参赛,教学安排将更加趋于合理。通过对以赛促能教学模式进行系统研究,采用该模式指导教学实践,能够更好地优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加就业,提高创新能力,并将该模式推广到其他兄弟院校,提升学科竞赛的广度和深度。

一、以赛促能教学模式

学科竞赛是提高大学生动手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3],影响学科竞赛的因素很多,涉及面广,包括教师专业素质、课堂教学、课程安排、实验室建设等[4]。“以赛促能”的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1.学科竞赛与培养方案紧密结合:培养方案在学科竞赛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我们希望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就需要制定什么样的方案。制定培养方案时,需要考虑加大重点专业课程的实践学时。在地方性本科院校,若某些重点课程没有开设的话,指望学生自学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在实践中需要不断地优化培养方案,确定培养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例如在我们制定培养方案的过程中,按照纯理论按部就班地安排《单片机原理》这门课,需要排到大二下学期以后,但是为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竞赛水平,我院安排经验丰富的任课教师教授这门课,并且将该课程安排到大一下学期。在制定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很多改革会遇到其他领导和教师的抵制,这些现实困难需要克服。

在制订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科竞赛前期的技术需求,将教学计划做适当的调整。在蓝桥杯电子类竞赛和智能车竞赛中,应尽量把电子技术、单片机、嵌入式技术等课程提前开设。EDA技术应该开设Altium Designer具体的软件工具,课堂授课时不能泛泛地讲授EDA理论知识。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中,跟电子相关的专业,应该提前开设上位机界面编程工具软件,例如QT,还需要开设数据库开发工具。学生参加竞赛之前,所开设的课程应该尽量扫清技术方面障碍。

第一课堂需要跟学科竞赛有效衔接,否则,竞赛效果会大打折扣。有条件的话,第一课堂的核心专业技术课应该让指导竞赛的带队教师讲授。在课堂讲授时,可以将实践课的安排跟学科竞赛有效衔接、步步推进。

2.竞赛的宣传及学生思想动员:竞赛的宣传工作应该贯穿大学生的每一个时期。从大学生入校开始,就应该大力宣传学科竞赛的好处。大学生的出路主要有两条:要么考上研究生,要么找工作。考研究生的话,专业课的复试一般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有比较高的要求,若有学科竞赛获奖证书作支撑,就可以大大提高考研竞争力。学生若选择就业,那么学科竞赛直接为就业提供了最好的实践平台,学科竞赛的获奖证书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例如,蓝桥杯电子类竞赛的赛题均来自企业的实际工程,学生在参赛的过程中,实际上就相当于在公司中做技术。

学科竞赛宣传需要做学生工作的辅导员、班主任配合,在学生管理中相关老师应该明确学科竞赛对学生就业、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促进作用。在学生日常管理中,应时刻不失时机地要求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

学科竞赛需要教务管理部门积极支持,例如,竞赛获奖证书可以抵学分。我们学校规定,拿学位某个条件不满足时,可以用学科竞赛的获奖证书弥补,这是一个很好的创举。学科竞赛还需要专业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做必要的宣传。例如,我们在讲授单片机原理、嵌入式系统等专业技术课程时,經常提到该课程在哪个竞赛中会用到,毕业工作后,在哪些地方会应用这门课。讲授具体技术时,将学科竞赛的赛题直接给大家,告诉大家这个赛题的某一个知识点用的就是我们现在所学的技术。让学生直接感受到学以致用,学习效果会好很多,同时给学科竞赛做了潜移默化的宣传。

3.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关系学科竞赛的成败。学科竞赛所有组织管理工作都要求指导教师来安排,包括经费申请、专业技术培训、实验室管理、学生管理等所有工作都需要指导教师做好统一安排部署。指导教师自己首先要对学科竞赛从宏观上有清晰的认识,熟悉竞赛的流程,熟悉竞赛相关的技术。例如,针对全国蓝桥杯电子类竞赛,指导教师要了解学生课堂上对专业技术的学习情况。进入培训阶段,指导教师应合理安排好培训题目,循序渐进地增加题目难度,最后达到竞赛真题的水平。经过几年的培训经验,学生在每年暑假的时候应该接触竞赛专用的学习板,九月份的时候基本知识点应该在竞赛板上实现,十月至十一月份应该做几套综合题,十二月份应该做省赛真题,做完三套左右省赛真题接着做一两套国赛真题。寒假期间应该让学生熟悉各个模块。寒假结束之后,学生应该重新做省赛真题,尽量冲击省赛一等奖。等省赛结束,平时做得比较好的学生就要立即准备国赛,至少做三套左右国赛真题。根据近几年参赛经验,若等省赛成绩出来之后再准备国赛,已经来不及。前两年,我们院学生在省赛中取得的成绩很不错,但到了国赛,很难有所突破,根本原因是学生在等省赛成绩,等了快二十天左右,再准备国赛时间非常仓促。所有宏观安排、技术障碍等都由指导教师完成。若指导教师没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没有相关管理经验,很难做好竞赛指导工作。因此,指导教师的专业素质在学科竞赛组织过程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4.学科竞赛带动开放实验室的建设:开放实验室跟平时上课用的实验室有很大的区别,它是指导教师和学生交流的场所,为了给学生提供训练场所和宽松的学习环境,建立开放性创新实验室尤为重要。学科竞赛除了遵守学校制定的实验室管理制度之外,还需要根据开放实验室的特点,制定设备管理、实验室大门钥匙管理、学生考勤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确保日常实验教学和竞赛培训任务完成。制定相关制度时,既要考虑到实验设备、耗材的安全,又要兼顾实验室开放时间的灵活性。在蓝桥杯竞赛中,每个班级设定一个负责人,每个负责人配有钥匙;在恩智浦杯智能车竞赛中,每个同类型的小组选择一个负责人,每个负责人配有钥匙。所有负责人既负责管理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又负责实验室安全。这种管理跟以前相比,实验室自由开放时间会灵活很多,避免像以前那样,经常有学生想到实验室学习,但实验室的门锁着进不去。

5.学科竞赛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学科竞赛涉及很多技术技能,跟课堂上讲授理论课完全不同。需要指导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准备课外实践。在学科竞赛的组织中,有时会出现指导教师投入大量时间不一定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因此,指导学科竞赛也有一定的风险。在实践中,有些教师谈到学科竞赛就存在一定的压力。所以,作为管理层,应该将学科竞赛成绩与教师的奖金、职称评聘、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等挂钩。针对学生,学科竞赛应该跟学生的评优、学分等挂钩。我们在组织学科竞赛实践时,根据学生的获奖情况将补助分成不同等级,不同的获奖级别,所得的补助拉开距离,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达到“以赛促能”的目的。

6.学科竞赛评价反馈机制:学科竞赛涉及面广,除了指导教师的专业技术之外,还跟实验室管理员协调、同学之间的宣传、学生工作的管理等都有重要联系,另外,管理对学科竞赛的支持力度也直接影响竞赛成绩[5]。学科竞赛环节多、周期长,评价结果难于掌控。因此,建立相应的质量监控与反馈机制,对各教学和培训环节进行监控。在实践过程中,应不断对竞赛质量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断提升学科竞赛的水平和层次。

二、以赛促能教学模式对深化教学改革的影响

1.全方位系统地对学科竞赛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有效地协调好指导教师、学生、实验室管理及课堂教学关系,在实践中提高效率,达到“以赛促能”的目的。

2.对传统的教学方案进行大胆改革,调整教学计划,让学生尽早学习跟竞赛密切相关的专业课,尽早参与学科竞赛。增设综合设计型实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专业学科竞赛实践学分,学生未获得该学分不能正常获取学位。

3.针对不同的学科竞赛类别,探索更有效的管理方法。比如全国蓝桥杯电子类竞赛、智能车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和“互联网+”竞赛等,它们之间既有内在的联系又有区别。针对不同类别的竞赛研究不同的培养模式,在实践中找出最佳的培养模式。

三、结语

目前,我院自动化系学生每年有四十人左右参赛,主要参加全国蓝桥杯电子类竞赛和全国恩智浦杯智能车竞赛。近三年我院平均获得国家级奖项十项左右,省级奖项四十余项。其中2016年获得智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第三名,2017年获得智能车全国总决赛第二名,获得2018年全国智能车竞赛华南赛区举办权。通过对学科競赛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以学科竞赛为核心,不断优化跟学科竞赛相关的各环节,不断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李国锋,张世英,李彬.论基于学科竞赛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24-26,34.

[2]杨志东,陈小桥.学科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以电子类学科竞赛为例[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16(2):14-16,23.

[3]张军生,姜延秋.众创空间——一个新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模式[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6(3):27-30.

[4]卢佃清,李新华,王勇,等.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6):108-111.

[5]李娟,刘洁.高校学科竞赛管理和运作模式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2(5):149-151.

基金项目:本文是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编号:2016GA034]和湖北工程学院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16A29]的研究成果之一。

通讯作者:崔雪梅

猜你喜欢

学科竞赛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创业课程群组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学研赛”并重的计算机类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