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军队应用型研究生培养对策研究
2018-05-06崔巍巍吕登龙于春雷
崔巍巍 吕登龙 于春雷
摘 要: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军队研究生教育转型发展的主要目标。目前,军队应用型人才培养还不能很好地满足部队人才需求,存在着制约发展的诸多问题。从分析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现状出发,剖析了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重点研究了加强军队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的对策,对推动军队人才队伍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健康发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军队;应用型;研究生;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当今世界,国际局势瞬息万变,我国的和平崛起和安全稳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威胁,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阵准备任务十分紧迫,建设信息化部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必须下大力培养和建设一支“能打仗、打胜仗”的新型高层次军事人才队伍。
军队研究生教育兼具学术性和职业性的双重属性,承担着为部队培养和输送科研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学术型人才,以及实践能力强、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应用型人才的重任,是加速部队转型发展的推进器,是高层次军事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依托。加速推进和实现军队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军队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的形势与现状
按照军队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应用型研究生培养主要定位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上,到2020年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规模占到全部研究生教育培养规模的50%。随着改革的深入,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模正逐步扩大,学术型与专业型并重的局面正在形成。从目前军队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实际来看,学术型人才培养体系已比较完善,但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与部队期望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在这种形势下,缓解部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紧缺的局面,当务之急是解决好影响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的突出问题。一是部分毕业研究生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思想意识不强,理想预期与岗位实际有差别,“大材小用”的心理落差比较大,有才但不愿自觉服务部队的问题突出。二是部分研究生所学知识结构与部队实际需要相脱节,继续学习和拓展研究的悟性不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学用不一致”的问题突出。三是部分毕业研究生岗位任职能力不强,缺少基层军官必备的谋划、指挥、管理和表达沟通等能力素质,部队“用不了、稳不了、提不了、走不了”的问题突出。如果这些突出问题能够迎刃而解,应用型研究生培养难题自然得以解决,研究生培养自然能够很好地满足部队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重点要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同时对学术型研究生教育进行改造,朝着培养“知识丰富会延伸、能力突出善应用、素质全面能发展”的高层次优秀军官的目标来定位应用型研究生培养。
二、军队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的顶层设计
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方案是军队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的顶层设计,制订科学、可行、有效的培养方案,决定着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的质量效益。制订培养方案,最为关键的就是确立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的目标体系,所有的其它培养环节和具体培养要求都应该围绕培养目标进行设计和组织实施。
根据研究生的毕业分配去向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新需求,我们认为军队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目标体系应该包含知识结构体系、能力结构体系和素质结构体系,目标体系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一)复合的知识结构
一是培养研究生掌握基础的人文社科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能够认知社会,学会与人交流沟通。二是培养研究生掌握全面的军事、信息、管理方面的知识,能够熟悉部队,了解部队的职责、编制和运行机制。三是培养研究生掌握深入的专业知识,为今后在本业务领域继续开展教学科研工作或专业技术工作构建系统的知识结构,能够灵活熟练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和解决部队发展过程中的难题,为部队的科研和技术保障工作服务。
(二)科学的能力结构
一是培养研究生具备自主的学习能力和扎实的科研能力,能够在新的工作岗位自主学习,丰富和补充新知识,尽快适应岗位任职需要,并能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开展工作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工作质量。二是培养研究生具备娴熟的表达能力和灵巧的沟通能力,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观点和主张,准确理解别人的观点;善于与人沟通交流,灵活自如处理工作、生活中错中纷杂的各种事务。三是培养研究生具备领导型的谋划能力、管理能力、指挥能力和自控能力,能够系统地谋划工作,科学地做出决策,管理和指挥自己所带领的团队,有序地开展工作,并能在工作过程中掌控自己的情绪,做到收放自如。
(三)全面的素質结构
一是培养研究生具有优秀的政治素养和道德素养,政治立场坚定,是非观念清晰,能够坚定不移地沿着正确的道路,自觉扎根部队,自愿服务部队。二是培养研究生具有强烈的纪律意识、责任意识和团队意识,能够自觉学习、运用、维护法律法规,依据法律法规做人做事,清楚自己所担任的重要职责,全心全意为部队服务,尽心竭力地履职尽责,团结协作、优势互补,更好地奉献部队。三是培养研究生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在工作和学习中要敢于争先,迎难而进。四是培养研究生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军事素质,能够适应部队艰苦的工作环境,能够胜任部队岗位工作。
三、加强军队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的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突出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加强应用型研究生培养,必须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军队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也是实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从2018年研究生招生比例来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所占比例由2017年的50%提高至60%,政策倾向非常明确;从培养机制来看,由原来的在职攻读为主转变为在职与脱产相结合的方式(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相结合),在校学习人数比例不断增加;从学位授予来看,由单纯颁发学位证变为同时颁发学位证和学历证,大大提升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地位。但是从培养质量上来看,军队专业学位研究教育还有很大的发展和提升空间。一方面,需要进一步优化专业学位授权体系,使得学位授权点或专业领域与培养单位承担的主要培训任务相符,避免“养别人鱼、吃他人饭”的局面,保证培养质量。另一方面,从“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三个方面适时优化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制订相应的培养方案,为开展专门的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进一步突出应用型研究生军政基本技能培训
一是加强实践教学。按照适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以课程建设为抓手,突出军队特色引导,优化知识结构,在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等方面加强课程应用性改造,加大力度建设建强实验课、军事案例课等实践课程,充分运用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实战式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加强对研究生的实践教学,打牢研究生的知识基础,锻造能打仗打胜仗的军事素质。二是强化技能训练。利用入学入伍教育,有针对性地加强對研究生轻武器射击、队列指挥、体能、战术、红蓝对抗演练等军事技能的训练,培养研究生掌握指挥军官的基本军事技能,能够满足部队岗位任职需要。三是突出能力培养。继续发展研究生模拟营连的管理模式,通过轮流担任骨干的办法,培养研究生的组织、管理和指挥能力;设定研究生岗位代职培养环节,通过在机关、教研室、连队学员队等岗位代职,培养研究生的学习能力、科研能力、谋划能力等具体的岗位任职能力;通过举办研究生讲坛和大型活动以及帮助机关事务等实践,培养研究生的组织谋划和沟通协调能力。
(三)进一步突出应用型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
努力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最直接有效的措施。以形势政策、优秀事迹等系列报告、革命圣地现地教学等活动,激发研究生献身国防的热情,坚定研究生建功立业的信念,培养研究生的政治素养、道德素养、进取精神和团队意识;以举办综合素质讲座,培养研究生的军事、信息、管理、人文等方面的素质;以强化军事训练,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身体素质和军事素质等等;以军人拓展训练和行为训练,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心理素质和自控能力。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全面营造思想重视、措施到位、收效明显的综合素质培养良好氛围,并逐步摸索建立一套科学的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
(四)进一步健全与部队合力育人机制
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依托作战部队和实验基地,充分发挥军官任职培训优势,积极走融合、联合培养的路子,健全与部队合力育人机制。首先,下大力度建设好现有的部队研究生工作站,充分利用研究生工作站,组织研究生结合部队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课题研究,培养研究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岗位任职能力。其次,充分发挥院校育人的优势,吸引部队参与培养方案设计、实践课程教学、学位论文课题研究指导,激发现职干部攻读研究生的积极性,激发作战部队送学的积极性,切实走开院校与部队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路子,促进应用型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再次,深化军民融合,对于技术密集型的学科领域,可以凭借地方的技术优势,依托地方已具备的条件联合开展军队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同时,随着军队改革的深入,军队文职人员成为军队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依托军队研究生现有培养条件,面向文职岗位需要招收和培养非军籍专业学位研究生,进一步扩大生源和优化军队应用型人才结构。
(五)进一步建强指导教师队伍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是加强军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措施。首先,要加强导师的遴选和评聘。建立健全导师考评和遴选制度机制,坚持“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导师评聘原则,做到“按需设岗、择优遴选、定期考评、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优化导师队伍结构,全面提高导师的能力素质。其次,要加强对导师队伍的培训。随着部队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需求,必须在思想上和教学方法上谋求新的创新。一方面可以通过论坛或学术会的方式加强政策宣贯、成果共享和观点创新,使每一名导师都熟悉和掌握最新的军队研究生教育政策和下一步发展趋势,真正从思想上重视研究生教育,把育人放在工作的首位。另一方面要教育广大导师学会创新,具备创新的头脑,培养研究生不拘泥于传统、不拘泥于经验,大胆创新、大胆实践,谋求适合军队研究生培养特点的培养方法和措施手段,有足够的能力培养和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四、预期和展望
(一)可以谋求招生培养改革
目前,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生源主要是部队在职干部,由于受岗位或单位制度限制,这部分生源远远不能满足新的培养计划。因此,首先要继续推进任职教育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融合培养,减少送学次数、缓解工学矛盾,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生源数量,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其次要加强招生宣传工作,扩大面向地方科技人员和军队文职人员的招生比例,进一步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模。对于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来说,从实际培养来看,这部分生源的短板在于军事素质和岗位任职能力不强,考虑到军队人员学历构成上研究生的比例持续提高,毕业研究生能够基本满足技术密集型岗位需要。因此,可以借鉴地方研究生培养经验,适当延长研究生基本学制,硕士延长到3年,博士延长到4年,利用延长的学制合理制定培养方案,重点加强研究生军事素质和岗位任职能力的培养。
(二)可以谋求评价标准改革
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但从学位授予或毕业的评价标准上来看,目前还没有明显的差别,都主要以学位论文的质量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从军队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趋势来看,军队应用型研究生培养主要侧重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因此,衡量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好坏,应该在注重学位论文质量标准的同时,加大对研究生军事素质、岗位能力、发展潜力的综合考核,必须改革制定新的标准,把“应用型”突出出来。
(三)可以谋求分配政策改革
目前,军队研究生教育已由面向特定岗位或军种、兵种培养人才逐渐转变为面向全军部队培养人才的主要形势,在毕业研究生的分配上难免会有“不对口、不合脚”的情况发生。所谓“不对口”就是毕业研究生所学没所用,真正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所谓“不合脚”就是用人单位没有得到想要的人才,毕业研究生想用用不起来。因此,必须进一步优化毕业研究生分配政策,尽可能做到“专业对口、学用一致”,使毕业研究生真正学有所用,使用人单位真正因材施用,这样才是真正实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阶段性目标。
(四)可以谋求职业化改革
当前的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专业”二字的内涵没有明显突显出来,“学术”的味道还比较浓重。将来,军队专业领域内涵可以按照具体的岗位,从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进行优化重组。具体可细分为专业技术类、行政管理类、指挥打仗类和军队建设类等几大类,每个大类可根据具体岗位分为不同的专业领域,按照职业化的要求分别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标准,使得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延续性。
参考文献
[1]李和平,储常连,方明.转型提升 科学构建地方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2(1).
[2]吴爱祥.建立分类培养平台 提高行业高校研究生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13(18).
[3]刘国瑜,李昌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学术特质及其实现[J].中国高教研究,2013(7).
[4]赵冬梅,赵黎明.依托行业优势 构建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研究生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2).
[5]李丽,王前.硕士研究生教育向应用转型背景下导师制度的挑战与改革[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