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治理现代化思想下的“人和”管理

2018-05-06徐涛重庆市人和街小学党委书记副校长

未来教育家 2018年1期
关键词:办学目标制度

徐涛/重庆市人和街小学党委书记、副校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强调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有研究者指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完善教育治理体系,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归根到底是要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根据现代治理理念,现代学校治理体系的建构,需要体现出治理主体的多元性、治理过程的民主参与性,以及治理目标是促进学校管理的改进和发展等特征。

基于此,人和街小学探索了从办学目标出发,在观念层面上,形成师生的共同愿景和普遍认同的学校文化;在制度层面上,建立适合学校的整体优化的制度体系;在行动层面上,实现民主参与,建立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的合作伙伴关系等,形成了基于教育治理现代化思想下的学校管理模式——“人和”管理。“人和”管理是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文化、课程、教学、教师发展、学校管理五个方面“五维一体,全息共生”教育综合改革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这个体系得以优质运行的必要制度保障机制。

“人和”管理以科学性与人文性的整合探索了“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的道路。

“人和”管理突显人文性

(一)“人和”管理哲学观

在“人和”文化的基础上,人和街小学的管理者们一直秉持着“人和为魂,和谐育人”为核心的“人和教育”办学理念,并形成了其独特的管理哲学,即“和衷共济、海纳百川、和而不同”。

“和衷共济”即同心同德,合作育人,既倡导教师、学生、学校领导、工作人员等和谐,同时也倡导校外社区成员、家长、上级教育主管、其他教育工作者的和谐。“海纳百川”是“人和教育”的思想源泉,即接纳众家优秀的教育经验和教育思想,进行融会贯通。“人和讲坛”、兼收并蓄的国际交流等都体现了海纳百川的“人和教育”思想。“和而不同”倡导一种共性与个性的相容,鼓励开拓创新,突出特色,张扬个性,通过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

(二)“人和”管理理念——以人为本

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人和街小学坚持实施“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学校教育目标的制定、学校文化环境的建设、教师教学任务的分配、学校管理决策的制定与执行、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评价等都体现出了学校对教师和学生的充分尊重、理解、信任和关怀。

“人和”管理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将教师主体性与学生主体性在教育过程中有机统一起来,以“人和”思想育人。通过“人和六典”校本活动课程的实施,创设小学阶段的德育从目标内容到方法途径,再到评价的序列化、阶段性的整合规划,克服德育“一刀切”“整齐划一”“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弊端,探索德育的实效性方法。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坚持“居儒典雅、身正学高”的教师文化作为教师队伍追求的价值目标;针对青年教师实施师徒结对,开设青年教师研修班,聘请市级名师作为指导教师,通过集中培训、课堂教学研讨、小课题研究、送教下乡等方式,为青年教师搭建研修平台。总体而言,在“人和”管理中,成员之间的沟通方式不是线性单向度的信息传递,而是一种多向度的分享与协同,学校管理者不是以行政权威来管理、约束教师,而是以“人和”精神来引领和激励教师。

“人和”管理突显科学性

“人和”管理的科学性表现在学校对培养目标的选择、培养过程的评价、组织机构的创新三个方面。

目标导向明确素养。人和街小学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结合学校理念制定学校培养目标,并以目标为导向,构建了“人和六质”课程体系和“和声课堂”教学改革三四五体系。“人和六质”课程建设以相关课程组建群为形式,在办学理念和学校培养目标基础上,顶层设计课程群目标,并以目标导向引导教师设计选修课程并以此为学校的核心。“和声课堂”构建以和而不同作为价值追求,改善课堂教学,再辅以教师发展与学校管理,全面系统地完成“全面和谐发展并具有人和特质的”培养目标,这是学校对学生发展规律的尊重、对教育发展规律的尊重,是“人和”管理的科学性表现之一。

评价导向落实过程。以大数据、信息化手段收集选修课学生、家长的意见数据,为课程的执行和反馈提供科学依据。“和声课堂”教学改革把办学理念融入课堂教学,并以“和声课堂”听课评价表作为评价导向工具,通过科学研究采集数据的机制,形成对于学校教育核心——课程和教学的科学决策;通过建立评价制度引领“人和”理念在课程与教学领域落实;通过选修课和走班制改变学校原来的教学样态等变革举措,是“人和”管理科学性表现之二。

机构创新促进融合。组织机构创新是人和管理科学性表现之三。从管理中“人”的角度来看,“人和”管理表现形式上以层级管理和扁平式管理相结合为主,项目式管理为辅。校长、副校长、主任、组长各司其职,每个副校长又直接分管一些学科,便于了解情况,处理问题,提高工作效率。每学期需要跨学科合作的工作以项目形式运行,指定项目负责人,全权统筹管理推进工作。从管理机构的角度来看,“人和”管理是基于“人和”文化、课程、教学、教师、管理为一体的五维运作环(见图1),形成了“五维一体、全息共生”的综合改革体系。

图1:五维运作环

其中,“文化中心”作为学校整体发展和系统运作的理念思想指导;“课程中心”在文化指导下,构建课程体系架构、行动纲领及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途径;“教学中心”按照课程设计,在教学实践中去研究实现课程目标的具体路径;“教师发展中心”负责设计课程、教学的教师专业发展序列,按照序列促进教师的有效分工和协同发展;“管理中心”则建立其他各中心需要的制度保证。这五大中心高效率运转,相互协助,互为支撑,协调统一,推动学校办学系统全面、协同、统整、高效运行,实现育人目标和办学效益的最大化。

为了进一步保障各个部分的运转,人和街小学强调学校核心职能(学生发展、课程、教学、科研)清晰明确的管理制度,高度重视制定制度的主体多元性,制度实施过程中的民主参与性,以及制度管理的目标一定是促进学校管理的改进和发展等。如教师组成的课程、教学学术委员会为课程开发、教学活动、教师发展以及学校日常行政管理等提供科学决策的作用。学校也通过一系列尊重、关心教职工和促进人际沟通的制度,在学校营造和谐氛围和宽松的环境,如建立“年级和班级的教研会制度”“人和之星评比制度”等,为师生员工展现聪明才智,加强人际沟通,促进人际和谐提供了平台。

猜你喜欢

办学目标制度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