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清时期陕藏茶叶贸易研究

2018-05-05刘立云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泾阳洪武康定

刘立云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 100081)

一、引言

元代,西藏正式划归中央政府管辖,茶马贸易经康定等地中转,再经川陕驿路入京。明清之际,汉藏文化交流更加频繁,陕藏商道成为联接西北、西南地区汉藏往来的驿路栈道。当时,陕西由于地处西北重镇,陕西商人凭借地理、经济、政策、人口优势,率先走出了茶马贸易之青藏道、川藏道,留下了藏地600年跨域贸易史。尽管宋明以马换茶为主的茶马贸易,至清代,马匹的重要性减弱,由其它商品如麝香、羊毛、皮革、沙金、硼砂、药材等取而代之,但是,茶叶始终是汉藏贸易的主要商品。许多与之有关的家庭和组织赖此为生,如茶农、茶商、茶庄、背夫、骡马出租者、茶叶制造工人、包装工人等,他们有的将其作为职业,有的在农闲时节通过从事相关工作补贴家用。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市场范围,对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明清陕藏贸易发生的原因

(一)政治地理因素

宋以后,经济政治中心南移,秦地成为边关重池,宋道宗至道三年设陕西路,辖河南西部、山西西南部、陕西关中、陕北、甘肃大部及宁夏东南部。

元代中统三年设陕西四川中书省,辖今陕西、四川、宁夏南部、甘肃东南部、青海东部及内蒙古河套地区的广大地域。

明洪武九年,设二直隶十三布政司。陕西布政司,其辖区包括陕西全境以及甘肃的大部分地区,统8府21属州95属县。①八府是:西安府,治咸宁,领6州,14属县;风翔府,治风翔,领1州,7属县;汉中府,治南郑,领2州,6属县;延安府,治肤施(今延安县)领3州,8属县;平凉府,治平凉,领3州,5属县;临洮府,治狄道,领2州,3属县;庆阳府,治安化,领1州,4属县;巩昌府,治陇西,领3州,9属县。明代,为防范外族侵扰,沿长城一线设有九边镇,并驻军把守。其中,4个边镇位于今陕西境内,4镇分别是榆林镇,领6营28堡;宁夏镇,领2卫、4所、22营堡;固原镇,领3卫、4所、16营堡;甘肃镇,领13卫61所1关51营堡。总兵力20余万人,所需军饷粮草全赖陕西转输。

清代,版图进一步扩大,西部边界由明代的陕西延至新疆。清康熙五年,陕甘分治,陕西变为内陆省,从而也成为连接西北、西南的关辅巨障。当时的陕西行省,治西安,领7府,5直隶州8厅5州73县。②七府是:西安府,治咸宁,领2厅1州15县;同州府,治大荔,领1厅1州8县;风翔府,治风翔,领1州7县;汉中府,治南郑,领3厅l州8县;兴安府,治安康,领2厅6县;延安府,治肤施,领10县;榆林府,治榆林,领1州8县。明清以来纵横全国500年的陕西商帮,便是在此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二)经济地理因素

明初,“立茶马司于陕西等处,听西番纳马易茶”。[1]这一官运官销的“榷茶”制度,实施至成化五年(1470年),茶叶生产开始走上商品化道路。至弘治三年(1490年)又进一步“开中边茶”,“令陕西巡抚并布政司出榜召商,报中给引,赴巡茶御史处挂号于产茶地方收买茶斤,运赴原定茶马司”,[2]遂使陕茶走上大规模商运商销的阶段。正德三年(1509年)设紫阳县,统一经营,遂使陕西紫阳茶区(主要分布在陕南与川东接壤的安康、汉中和四川达县、万县4个地区,其余分布于陕西岚皋、安康、汉明、石泉、平利、西乡、镇巴等县)逐渐形成。正德七年(1512年),紫阳茶区“额岁办茶课二万六干八百斤,新收茶课二万四干六百一十四斤”。[3]据《明会典》统计,明代陕西“五州县茶课岁额共五万多斤”“每岁商中茶又有八万斤”[4],约计共产茶13万斤左右,这一数字一直维持到明亡。明代中叶起,陕西商人将湖南安化所产黑茶经水路、陆路大量运输至陕西泾阳,加工压制成“泾阳茯砖茶”,以每年4000万斤的销量运往西部各地,占据了明清西北边茶贸易的垄断地位;将四川雅安、名山、射洪、邛崃、天全等地所产茶叶集中于雅安,批量贩运至藏地,在西南边茶贸易中亦居于主导地位。

清代,承袭明例,恢复“茶马法”。《大清会典》载“陕西茶法,给番易马。初差御史巡视,后归巡抚兼理,他省发引招商”[5],推动陕西植茶开始恢复。以安康的紫阳县为中心,形成有相当规模的商品性茶叶产区。人们以植茶为主要产业,“耳扒碍足朝收茬,背笼擎肩晚采茶”,使茶叶生产再度繁荣,呈现出“深山遂谷到处有人,寸地皆耕,尺水可灌”[6]的景象,至清代中叶“紫阳茶区各县最高年总产茶曾达1500吨,其中紫阳县1000吨以上”[7],达到历史上的最高峰。茶叶生产的商品化极大促进了茶叶种植的发展,“茶商樵植于桑麻之间,故萌蘖日生”;“立店紫阳买茶装蓖,邑民利之”,使茶叶种植成为紫阳县的支柱产业,“他无所产,唯紫茶充赋”。从事茶业产供销人员名色繁多,有茶户、茶行、栈房,小商贩、茶滚子,经纪牙人,栋工、装工,使该县人民赖茶为生者众矣。乾嘉后,由于清廷实行放垦秦巴政策,川楚各省流民纷纷入山垦植,茶区人口激增,紫阳县“乾隆四十年男妇大小共二万五千六百九十丁口,道光十八年册报男妇大小一十二万七千八百九十丁口”。[8]可见,明清陕西茶叶种植的兴盛,为陕西商帮从事边茶贩运准备了直接条件。

(三)人口地理因素

明清之际,传统的耕作技术已无法容纳中原地区过度增长的人口,人地矛盾不断激化,迫使向边疆大量移民;农业生产边际报酬递减,农商比较效益差距拉大,从过剩农业人口中分离出商人,加速了原本脱胎于中国作坊式家庭手工业雏形的陕西商人转型。

这种农业的商品性发展既扩大了社会分工,又加深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与分化,在封建社会内部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农业愈变成商业性的,则其资本主义的组织愈是发展”。[9]“较多的工人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同一劳动场所),为了生产同种商品,在同一个资本家的指挥下工作,这在历史上和逻辑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出发点。”[10]但是,此时国内商业的特殊之处在于,一方面,商业资本仍然同高利贷(钱庄、当铺)、地租结合,顽固寄生于封建剥削方式,且其本身并不创造新的生产方式;另一方面,由于承担“要经营商品,他就必须首先购买商品,因此必须是货币资本的所有者”的商业社会职能,以及商品所有权转移职能(即通过购销活动实现供求统一物资流通职能,即通过运输、保管实现商品的空间和时间转移情报流通、金融、保险等辅助职能)[11],商业资本又支配生产、投资生产,并将货币资本、人力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以利润形式反哺经济的发展,相当一部分利润转化为生产性投资。在此情形下,生产领域的雇佣劳动呼之欲出,促使了商品交换的进一步拓展、延伸。随着关中制茶业的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外溢性增强,部门分工及专业化分工日益迫切,泾阳每年有大量雇佣工人长期从事茶叶产业。“官茶进关运至(泾阳)茶店,另行检做,转运西行,检茶之人亦万有余人”。[12]估算明清以来泾阳10万人中就有1万人在从事茶叶加工与制造;而后来茶叶贸易的商品化也意味着市场经济的萌芽及活跃。在比较宽松的政策氛围与利益诱导下,陕西商人掀起五百年之久的“走西口”贸易。

三、明清陕藏茶叶贸易的交易状况

史景迁说:“1600年的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所有统一国家中疆域最为广袤、统治经验最为丰富的国家。中国一亿二千万的人口远超所有欧洲国家人口总和。16世纪晚期,明朝似乎进入辉煌的顶峰,城市与商业的繁荣别开生面。”今天的陕西秦岭以南、四川雅安和灌县、云南的佛海、湖南益阳、湖北赵李桥等产茶区,成为了当时重要的茶马贸易区域。“汉藏茶马贸易”以青藏、川藏以及滇藏道为主线,加之众多支线、附线所构成的道路网络,覆盖川、滇、陕、甘、青、藏等地区,与“西北丝绸之路”相衔接而向外延伸至中亚、欧洲。

从明代开始,川藏道包括“南路”“西路”。“南路边茶”以四川五属边茶,经雅安、康定,销往藏地;“西路边茶”,则以灌县、什邡、平武等地的茶为主,经茂县、松潘、若尔盖等地输入甘南、青海藏区。跋涉地域涉及藏、汉、羌、回四个主要民族共同居住的多族群空间,由此沟通的茶马互市经历了强制贸易、民间商贸两个阶段,围绕茶叶的贸易分官营与私营两类。

清朝建立后,在西北和西南推行了两套截然不同的官营茶马贸易和商营(民)边茶贸易制度:顺治年间,面向甘青藏区,在西北继续沿用宋明时期的官营茶马贸易,由政府主导经营,至乾隆初年才予以废止;康熙年间,面向康藏地区,在西南则确立边茶商营贸易,通过在康定开辟边茶市场、设置榷关,由政府颁发茶引、征收茶税,茶商自由营运。

(一)官营茶马贸易

1.官营茶马贸易数额

洪武八年(1375年),“戊辰,遣内使赵成往河州市马,初上以西番素产马,其所用货泉与中国异,自更钱币马之至者益少。至是乃命成以罗绮、绫帛并巴茶往市之,仍命河州守将善加抚循,以通互市。马稍来集率厚其直偿之成又宣谕德意。自是番酋感悦,相率诣阙谢恩,而山后归德等州西番诸部落皆以马来售矣。”[13]

洪武九年(1376年),秦州、河州茶马司市马171匹。[14]

洪武十一年(1378年),兵部奏市马之数秦、河二州及庆远、顺龙茶、盐马司所易马六百八十六匹。[15]

洪武十二年(1379年),兵部奏市马之数秦河二州茶马司以茶市马一千六百九十一匹,庆远裕民司以银盐市马一百九十二匹。[16]

洪武十三年(1380年),河州茶马司市马用茶五万八千八百九十二斤、牛九十八头得马二千五十匹。[17]

洪武十四年(1381年),秦州、河州茶马司市马316匹。[18]

洪武十五年(1382年),兵部奏市马之数,秦、河、洮三州茶马司及庆远裕民司市马五百八十五匹。[19]

洪武十七年(1384年),癸未,命秦州、河州茶马司以所市马五百六十匹分给陕西骑士。[20]

洪武十八年(1385年),秦州、河州茶马司及叙南贵州乌撒宁川毕节等卫,市马六千七百二十九匹。[21]

洪武十九年(1386年),秦州、河州茶马司与西南各地市马2870匹。[22]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秦州、河州、洮州茶马司与西南各地市马13528匹,支茶500000斤。

永乐八年(1410年)河州茶马司与西南各地市马7714匹,支茶278460斤。

宣德七年(1432年),河州、西宁茶马司及西南各地市马8800匹。

宣德十年(1435年),河州、洮州、西宁茶马司与西南各地市马13000匹,支茶1097000斤[23]。

据不完全统计,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到正统十四年(1449年)金牌信符制由全面推行到完全废止期间,西北地区的茶马贸易额以贡赋形式确定的总数为14750匹。因周期为三年,故年平均数为4910匹,比明初的年平均数增加4-5倍。仅在洪武三十一年、永乐八年、宣德七年、宣德十年的四年茶马互市中,超过200万斤以上的茶叶流入藏区。

明代中叶以后,随着蒙古势力的重新崛起,导致“番人为北狄所侵掠,徙居内地、金牌散失。”[24]不断繁荣的贡赐贸易也使官营茶马互市逐渐失去了市场。私茶的猖獗与商茶的勃兴。导致官营茶马互市逐渐由盛而衰。

自金牌信符制废止直到明末,官营互市又成为汉藏茶马贸易的主要形式。这一时期由于私茶的盛行;官营互市团受到种种冲击而走向衰落。茶马贸易额虽不能满足明王朝需要但仍保持缓慢发展趋势。隆庆五年(1571年)材料记载明王朝在山西大同、张家口等地收购“北虏”的马匹6930匹,私市马螺驴牛羊24000头,耗银64300两。[25]说明此时明廷对马匹的需求由西北地区向北方转移。这与官营茶马贸易的衰落不无联系。

2.官营茶马贸易价格

首先,西北地区与四川相比马贱茶贵,因而形成了陕甘与四川马价的高低悬殊。究其原因可能来自茶叶品种有粗细之别,及陕甘茶叶运价高昂。

其次,明初,四川马价规定“中马一匹给茶一千八百斤”。洪武二十二年夏,“诏茶马司仍旧唯定其价:上马一匹与茶一百二十斤,中马七十斤,驹马五十斤,番商有不愿者听秋七月丁卯朔”。[26]西北地区则一律以河州茶马司为例,“壬午(洪武十六年),兵部奏定永宁茶马司以茶易马之价,宜如河州茶马司例,凡上马每疋给茶四十斤,中马三十斤,下马二十斤,从之。”[27]

最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而聂入番实行强制性纳马换茶。以30万斤茶换马10340匹,折算为平均价不到30斤,与明初20-40斤茶的马价略同。洪武二十六年至三十一年(1293—1398年)曹国公李景隆入番颁牌,用50余万斤茶换马13518匹,其平均价格近40斤,比明初略高。史载:“洪武中以茶易马,上马给茶八十斤,中马六十斤,下马四十斤。”[28]可见,洪武年间马价一度有所提高。另,史载永乐八年“镇守河州卫陕西都指挥同知刘昭奏:陆续收到河州卫各番族马七千七百一十四匹,上马每匹茶六十斤,中马四十斤,下马递减之,共给茶二十七万八千四百六十斤。”[29]折算为平均值,每匹马为三十七斤。

(二)私营茶马贸易

民间茶马贸易分私茶与商茶。私茶则主要来自各级地方官吏,以及茶商和小贩。更多则是商茶。

1.概况

康定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由于其特殊的地理、历史因素,从事西南边茶贸易的陕商往往分两批进入康定。明代,头一批进入的商人是来自户县的“牛东帮”(又称“河南帮”),主要集中于康定“陕西街”,有80多家陕商字号。以户县“徳泰和”茶庄为其代表,有600多年的经营历史(见表1)。清代进入的第二批商人,主要来自泾阳、三原等地,称“泾阳帮”(又称“河北帮”),集中于雅安“三元街”,泾阳于桥苗家的“义兴”茶号为其主要代表,有500年经营历史;泾阳社树姚家办的“天增公”茶号,在雅安也极有影响(见表2)。至民国时期,康定余家坐商中,陕籍商贾占半数以上。[30]

《甘肃通志卷十九⋅茶马》记载,当时全国共有28776道茶引,计茶1438300斤。其中,西北茶区有茶引27296道,出茶134800斤,占全国茶引的95%。清末,每年销往西北的茶叶平均有47万担,每人年均约为1.5斤。从当时陕西东商茶庄的茶票,可以看出清代陕西茶商的经营规模①罢中马之制后,茶按引分,由商闾定,商遂分为东西两柜。东柜以汉商为主,“多陕晋籍”;西柜以回商为主,“多泾阳、潼关、汉中籍”(摘自:陈椽.茶叶通志[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459)。同光年间陕甘回民起义被左宗棠统率清军镇压后,西柜凋零离散,只剩魁泰通一家,无法成柜,只得附属于东柜,与东柜的其他茶号合伙做生意,西柜随之消散。。(见表3)

表1 明清户县牛东各村在康定从事商业概况

表2 明清陕西商帮(“泾阳帮”)在雅安经营情况

表3 光绪32年东商茶票数目

西康的陕商茶号,于雅安将川南五县的茶制成茶砖后,出现了一系列商标。“义兴”号的商标叫作狮子牌,藏语称“根朗沙颖”;“天增公”号的商标,叫做水兽牌,藏语称“曲升罗布”。上述两家几乎垄断了川南边茶的一半以上的生意。茶号雇佣背夫翻二郎山,沿茶马古道运送茶砖至康定。再从康定派出伙计,或由藏商将茶砖运至巴塘、理塘、昌都、拉萨等地,全程达二千余里,年运茶叶4500万斤。随着大量茶叶走私至藏区,汉地的茶、绢、绸缎、布匹、铁器、铜器、纸张与藏地的马匹、食盐、红椒、红缨、毛布、药材、畜皮进行着以物易物的交易,便利、改善了当地民众生活,扩大了汉藏经济交流。据记载,清代泾阳茶商有86家,每家年均办茶15票,共1500票。以每票4500斤计算,每年过境的砖茶在200万公斤以上。[31]如此大规模的茶叶贸易,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垄断了西北茶叶市场。作为商茶的陕西“泾阳茯砖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藏地陕西茶商部分代表人物及其商号

陕西商人(见表4-5)在藏区经营“五属边茶”时,主要采取了“驻中间,拴两头”的购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一般总店设于雅安、打箭炉等地,称“本庄”,通盘指挥、协调边茶贸易。在茶区设立坐庄分店,收购、焙制茶叶并运往康定总店。在藏区设分店,分销各路藏族商民,并运回藏区的药材、麝香、毛皮等作为回程货,从而形成了购、销一条龙的经营模式。另外一种运作模式是,在茶区购茶焙制运至康定直接由总店批发茶叶给康定的藏商及其他茶商,由他们各自押送至其在藏区的分号销售,大部分户县“炉客”亦采取这种接力的销售方式,如:康定的陕商“恒盛合”茶店,先由康定买茶叶、布匹、绸缎等运往木里销售,再从木里收购麝香等运至康定销售;“德泰合”茶庄亦是如此,从康定买茶叶、布匹、绸缎、杂货运到甘孜销售后,从甘孜等地收购鹿茸、康香、虫草、贝母等运往康定销售。[32]或总店通过“锅庄”批发茶叶给藏商,由他们运至藏区推销。在购销联营与批零结合中,实现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经营形式。

在营销种类上,亦不仅限于茶马交易。如:“徳泰合”茶庄最初是在康定买茶后运至甘孜销售,再从“甘孜收购鹿茸、麝香、虫草及各样皮张运康定销售”。后来发现羊毛畅销,徳泰合又垄断了羊毛的收购,“康定羊毛每年上市七十万斤左右”。[32]泾阳王桥于家,“专营茶、药材,商号多设在四川”。[33]

表4 明清陕西商帮部分代表人物名录

表5 泾阳经营湖茶的商号表

四、余论

后来,由于印茶的倾销、边茶贸易的衰落、边茶引岸制度的消亡及康藏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对陕藏茶叶贸易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从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英国引领着世界经济的发展。鸦片战争之后,英国为了打破中国对茶叶的垄断,在英属印度的阿萨姆地区试种茶叶,并于1860年代种植成功。印度茶叶随即携规模种植和工业化以及人力成本等优势,很快便在茶叶产量和质量上大幅度提高,到了19世纪80年代末期英国消费的茶叶几乎都来自印度产茶区,并出现了过剩。之后以种种借口发动了两次对中国西藏的战争,迫使清政府和西藏地方签订了不平等的《拉萨条约》,从此打开了中国西藏的大门,印茶开始大量向西藏倾销。

辛亥鼎革后,由于川藏道路阻塞,国内商贩多从北路入藏,路远费繁,使内地边茶贸易利润下滑。①1929年任乃强先生在西康考察时看到,雅州边茶甚至在康区的销量也大大下降,而从云南、九龙、稻城运来的滇茶却在大量销售。于是,从清末到民国,川茶几乎只能在康区和安多藏区销售,仅有一部分滇茶通过海陆运往西藏销售。

1942年,随着边茶引岸制度的废除,康定不再作为贸易集散地,锅庄数目锐减;特别是50年代川藏公路的贯通,交通线路及方式剧变,康定口岸作用已无。民国后期,陇海铁路开通,极大地改善了南北、东西物资运输条件,西安、咸阳、宝鸡、潼关等铁路沿线城市逐渐崛起,泾阳、三原逐渐失去昔日关中重要商业枢纽的地位。由泾阳、三原至雅安、康定的贸易线路渐被遗忘。

多年后,目前康定、雅安与陕西户县、泾阳几座城镇,再次被“一带一路”建设重新唤起。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加强陕、藏省际经济跨域发展。

(一)基于汉藏道路交通格局演变的城镇互联互通

目前,青海在古代河湟古道、羌中道、唐蕃古道、党项古道的基础上,基本建成了“两横三纵三条路”的主骨架公路网。西藏正继续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林芝至康定段铁路,滇藏、川藏、新藏公路以及拉萨至林芝等高等级公路建设,打造以拉萨为中心,辐射日喀则、山南、林芝、那曲的“3小时交通圈”。陕西“两纵两横”高铁通道(京昆、包海、青银和陆桥)将融入全国“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形成“高铁网、关中城际网、西安综合铁路枢纽”的发展格局。

(二)始于汉藏贸易康区商帮文化的传承弘扬

由于明清藏区朝贡、朝臣出使多经康区往返于汉、藏各地,康区因此也成为了汉、藏之间人员和物资流动的一个重要区域,在这片被五世达赖喇嘛所赞的“殊胜之地”,留有商帮遗迹、遗存,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丰富了我们对过去历史的“复原”与记忆。2017年11月,四川成都举办了“蜀道石刻题记展”,再现了陕西关中平原、汉中及四川盆地的蜀道,途间摩崖石刻、碑碣、阙表、墓葬题记、佛道教造像题记等,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为研究古代交通史、民族关系史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三)源于汉藏贸易茶叶传统产业的培育创新

近年来,泾阳大力继承和创新“泾阳茯砖茶”生产,大力保护和传承茯砖茶文化。全县茯茶加工企业已达94家,全县正在全力打造一业三区。2011年5月,“泾阳砖茶制作技艺”被列入陕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未来五年,泾阳将继续全面建成泾阳县茯砖茶产业园;省内政校联合,省外联动发展,整合产业资源,增强市场竞争力;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狠抓标准化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再度展现历史风采。

[1] [2][3][清]陕西通志(卷42)茶马[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史部,地理类,第553 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553):14,18,21.

[4] [5][7]樊光春.紫阳茶业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78,89,6.

[6] [8][清]紫阳县志(卷3)食货志⋅物产[M]//中国地方志集成⋅陕西府县志辑.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56):166,161.

[9] 列宁.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1899:269-270.

[10]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340.

[11] 彭措卓玛.康定锅庄经济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0:37.

[12] [清]秦疆治略[M]//中国方志丛书.台北:成文出版社,1969(288):259.

[13] [14][15][16][17][19][20][21][26][27]明太祖实录(卷100:洪武八年五月;卷110:洪武九年十二月;卷121:洪武十一年十二月;卷128:洪武十二年十二月;卷133:洪武十三年九月;卷150:洪武十五年十二月;卷168:洪武十七年十一月;卷176:洪武十八年十二月;卷196:洪武二十二年六月;卷156:洪武十六年八月)[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第1册),1694:1836,1765,2042,2133,2371,2570,2674,2950,2425.

[18] [25]平定准噶尔方略[M].台北:成文出版社,1963:164.

[22] 转引一史馆藏乾隆二十四年二月二十八日杨应琚奏折[M]//历史档案,1985:84-85.

[23] 甘肃通史编纂委员会.甘肃通史(明清卷)[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148.

[24] [清]张廷玉.明史(卷 80)食货志 ⋅茶法[M].北京:中华书局,1997:113.

[28] [29]明太宗实录(卷87:永乐七年正月;卷110:永乐八年十一月)[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校印本,2):1152,1412-1413.

[30] 来作中.解放前康区的商品交换.甘孜州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三辑)[G].康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孜藏族自治州委员会,1993.

[31] [34]陕西泾阳商业局.泾阳县商业志(油印本)[M].内部资料,1988:156,43-44.

[32] 李刚,郑中伟.明清陕西商人与康藏锅庄关系探微[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0(6):37-41.

[33] 户县文史资料(第3辑)[M].内部资料,1992:24.

猜你喜欢

泾阳洪武康定
Three New Species of Diploderma Hallowell,1861 (Reptilia: Squamata:Agamidae) from the Shaluli Mountains in Western Sichuan,China
书法
书法作品
2014年四川康定MS6.3和MS5.8地震的应力触发研究
书法作品
陕西泾阳:深山里办起扶贫车间
陕西泾阳:产业发展 点燃致富希望
康定:作家们的原乡记忆和故乡神话——以“康定七箭”的乡土小说为例
泾阳社树姚家体现的陕商社会价值
春满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