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
——2017年三都水族自治县脱贫攻坚工作扫描

2018-05-05卜永媛何广

当代贵州 2018年13期
关键词:易地贫困村贫困人口

文_卜永媛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何广

2017年,三都水族自治县以发展产业、易地扶贫搬迁、教育扶贫、医疗扶贫和健康扶贫等措施提高群众收入,全县11702人达到脱贫标准,6个贫困乡镇、22个贫困村达到摘帽和出列条件。

2017年,三都水族自治县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攻坚克难,打好四场硬仗,以发展产业、易地扶贫搬迁、教育扶贫、医疗扶贫和健康扶贫等措施提高群众收入。目前,全县已有11702人达到脱贫标准,6个贫困乡镇、22个贫困村达到摘帽和出列条件,贫困发生率由18.97%降至16.7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260元,同比增长10.5%。

“三都是全省14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将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撸起袖子加油干,将党的十九大描绘的美景蓝图生动呈现在水乡大地,誓与全省、全国人民同步迈向小康社会。”三都自治县委书记朱奉余对未来充满信心。

精准帮扶在行动

2017年,三都在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夏季大比武、秋季攻势”的行动指导下,开展打好“四场硬仗”、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的铿锵行动。蜿蜒的乡道上,“组组通”公路硬化施工持续推进;连片的产业园区,生产有条不紊;火热的易地扶贫搬迁现场,施工如火如荼……

真扶贫,扶真贫,一揽子政策帮到位。为聚集整合资源和力量,三都建立完善领导、帮扶、奖惩和督查机制,先后出台了《关于精准脱贫决战决胜全面同步小康的实施意见》《关于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的实施意见》《三都水族自治县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出列奖励实施意见》等,强化顶层设计。

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前提与保证。三都通过严把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公示公告关键环节,多次开展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大排查,做到该进的进、该清的清,并因户施策,实现帮扶措施、脱贫成效再精准,经调查测算全县贫困人口精准识别率达99.34%,脱贫退出准确率达100%,群众认可度达到92.75%。

此外,通过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乡镇主抓、村支“两委”主动,以精神扶贫为要领,通过金融扶贫、青年夜校、农民讲习所、技能培训等手段,输血造血并举,真正实现“群众干、干部帮”,贫困群众思想观念发生了明显转变、精神面貌明显改观、脱贫致富信心明显增强。

事业振兴,关键在人。一年来,从集镇到乡村,从村寨到田野,全县3711名干部职工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对后进村和贫困村实行全覆盖包保。同时,因村派人,选派了390名驻村人员,组建78个驻村工作组进驻到78个贫困村,78名“第一书记”兼任驻村工作组组长,发力精准扶贫。“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全年共走访群众9.8万人(次),化解矛盾纠纷1262起,协调项目383个,协调帮扶项目资金2.6亿元。

脱贫攻坚结硕果

脱贫攻坚是当前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2017年,三都按照“不搬迁则通路”原则,把“省定30户以上可修建通村路”条件外的所有村通村路全部纳入建设范围,完成农村“组组通”公路全部建设任务。通过实施户户通水、安全用电、村村通网等工程,15267名贫困人口用水安全得到保障,农村用电困难基本解决,县城、乡镇集镇中心4G网络全覆盖,小康寨不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得到全面优化。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第一硬仗。2017年,三都因地制宜积极申报产业扶贫子基金项目,大力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谋划具有地域特色、长短结合的“两长两短”脱贫产业项目。截至目前,全县种植葡萄13.6万亩,实现人均增收2751元;种植黄桃3.5万亩,覆盖贫困户3768户13418人;建成香猪养殖场21个,投放仔猪9122头,扶持农户饲养香猪18363头;茶叶种植面积达16万亩,实现人均增收1560元。今年,全县将扩大蔬菜种植面积10万亩,累计达32.128万亩(次),食用菌种植516.3万棒,覆盖贫困人口3.75万人。

易地扶贫搬迁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力抓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举措。2016年,三都规划建设5个安置点,共搬迁安置1645户7359人,搬迁入住率100%;2017年规划建设3个安置点,目前749户已搬迁入住。同时,通过妥善解决搬迁群众的居住、看病、教育等问题,统筹谋划安置点产业发展与群众就业创业,有效实现易地扶贫搬迁一批脱贫一批。

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健康扶贫是解决群众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有效手段。2017年,三都通过对16514名在校贫困生建档立卡,建立教师包保贫困学生制度,不让一名贫困学生因贫困而辍学,资助学生18358人,发放资助金或减免费用3523.032万元;通过选派1000余名“健康使者”到村帮扶等措施,投入1894.11万元救助“四重”医疗保障人员4021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9370人参合,参合率100%。此外,全力保障住房安全,全年实施3010户危房改造,竣工率达100%,完成2017年州下达小康房建设任务254户,完成度100%。

三都自治县委书记朱奉余(中)了解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开展情况。(三都自治县委宣传部供图)

迈开步子奔小康

2018年,三都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政治任务,聚集各方资源,整合各类资金、各种要素投入脱贫攻坚。强化扶贫对象精准动态管理,确保精准识别准确率和精准退出准确率均达98%以上、群众对扶贫工作的认可度达90%以上。到2018年底,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3612人以上,出列60个贫困村,贫困人口发生率下降到9.9%以下。

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抓好思想扶贫。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按照“智志双扶”要求,以“一补三强”为抓手,向“等靠要”思想发起总攻,坚决根除各类影响脱贫的陋习和顽疾,让贫困群众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同时抓好政策宣讲工作,实现2018年计划脱贫户政策知晓率达100%。

同时,狠抓基础设施建设。精心谋划、科学编制,全面启动未来3年的脱贫攻坚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县境内204省道,完成205省道改造建设,围绕产业发展建设一批产业路,开工建设“组组通”公路1400公里,解决6万人以上饮水安全问题,确保9.6万人以上安全可靠用电。

狠抓扶贫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精品水果、蔬菜、茶叶、食用菌种植及生猪养殖等优势产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的带动作用,加快推进特色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同时,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攻坚战。完成玉米调减9.3万亩,蔬菜种植20万亩(次),葡萄提质增效3万亩,黄桃种植3.2万亩,投产茶园7.28万亩。100%的贫困村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社,100%的贫困人口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

狠抓易地扶贫搬迁。全面完成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扫尾工程建设任务,实现10669人搬迁入住,实现每户1人以上稳定就业;开工建设2018年易地扶贫搬迁32091人安置房工程;深化落实“五个三”后续扶持工作,科学制定搬迁对象土地流转方案并抓好实施。

打好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硬仗。完成“三保障”投入3亿元以上,其中完成危房改造2881户。

“未来三年,三都将按照‘兴产业、优环境、抓提升’的总体思路,用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实施‘三步走’,聚力聚焦脱贫攻坚,精准发力打好‘七大战役’,确保到2020年实现国家标准摘帽目标。”三都自治县委副书记、县长潘仕进道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猜你喜欢

易地贫困村贫困人口
贫困村变身“客栈村”——勐腊县勐伴镇河边村的脱贫印记
陕西易地扶贫搬迁报告
抚州市脱贫攻坚图片展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隐形贫困人口
脱贫攻坚拉响新警报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四大看点
易地扶贫搬迁将投入6000亿元
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