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提问促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2018-05-04沈晓梅

校园英语·上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有效提问途径高中英语

【摘要】提问是高中英语教师使用最为广泛的课堂教学手段,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环节。而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有效提问,是不少高中英语教师所面对的难题。本文针对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提问存在的问题,结合有效提问的特点和设计原则,探讨了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有效提问的途径和教学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和掌握英语的质量以及使用英语交流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有效提问;原则和特点;途径

【作者简介】沈晓梅,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第二中学。

“读书先要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这是宋儒张载的读书名言。它充分说明,学习是一个不断质疑和释疑的过程。从本质上讲,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

一、有效课堂提问的作用

教师针对阅读材料设计的问题能对学生理解与学习课文起关键作用。在常规的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要设计一系列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梳理和理解,对文本语言进行感知和运用,并对作者的观点、写作意图、情感态度和文化背景进行分析、综合和评价。有效的课堂提问有着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促进师生互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有效的课堂提问是师生教学互动最主要的形式,它可以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亲身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积极地学习新的语言内容。

2.激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教师训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理解能力,促成学生评判性高级思维能力形成的工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设计能激发学生思考,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

3.培养学生兴趣,引发学生自主探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学生感兴趣的地方的有效提问,最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激起学生的思考之情。而多层次,多角度的问题设计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索,并在探索中获得知识与对文本深层次的理解。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提问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课堂提问作为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受到很多教师的青睐。但透过热热闹闹的问答,很多教师对课堂提问的认识还存在种种误区,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较为普遍,致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有些老师上课存在着不少“徒劳的提问”,主要表现在:

1.提问表述不清,指向不明,无法实现教学目标。明确的问题指向可以促成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信息梳理更加细致、思维活动更加缜密、语言表达更加精准。但是,在日常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不少表述不清,指向不明的问题。学生在听到或看到问题时不清楚思考的角度、回答的方式和评价的标准。

2.提问表面化单一化,流于形式,无法培养学生思维品质。许多教师提出的问题类型单一,大多属于信息类知识的低层次问题。满堂脱口而出的“是不是”“對不对”之类的问题,学生也只是简单回答“是”、“不是”、“对”、“不对”等,课堂貌似热闹非凡,气氛活跃,实则提问和思维的质量低下,流于形式,根本就没有达到提问应有的功效。

3.提问缺乏层次梯度,提问过于零散化,难以突破难重点 我们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提问总是缺乏层次梯度,突破疑难重点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如问题设计过分注重文本细节、语言点和内容结构,只让学生获取事实信息,语言点,事无巨细,一网打尽;问题之间相对孤立,缺乏彼此之间的联系,导致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缺乏整体性;或者一些教师在对文本信息浅层次处理后,马上转入对文本内容的拓展延伸。学生缺乏对文本内涵深层次理解的前提下,很难有思维拓展和提升。

4.提问脱离生活实际,未能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不少教师的课堂提问是凭空设想确定的,问题的提出不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与知识水平。或者教师课堂上提问的“问点”过泛,偏难,使得学生难以当场作出合理准确的回答。例如要求学生阅读一遍后,对文本划分段落并概括大意,该设计没有考虑学生的认知顺序,一般来说阅读一遍就让学生概括大意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三、高中英语有效提问的特点和设计原则

“有效提问”是指问题的设置具有明确的教学指向性,紧紧围绕教学的三维目标,能够真正为学生的思维活动、课堂互动提供思考平台,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解决重点问题,不断养育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良好的思维品质的一种教学方式。

根据英语课堂教学的特点,为了切实提高“提问”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与探究。问题的设计应紧扣教学目标,关注文本的体裁和内容,高度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要针对学生的学情。有效的提问应该符合以下特点:

1. 覆盖面大,往往是牵一发可动全身的“主问题”,问域宽阔,可作多角度思考。需要综合处理全文的主要信息方能解决问题。

2. 穿透力强,问题所向直取课文的主旨,往往是解读全文的重点、难点、疑点的制高点。

3. 探究性高,其问题的解决不是轻而易举的,而是指向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需要彼此间的合作和交流。

在设计问题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基础性和层次性。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语言教学的特点,只有在学生初步了解文本信息的基础上,教学活动才能有效展开。但是,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不能停留在表层,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该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2.整合性和针对性。教师要对阅读材料进行重组和整合,挖掘出对阅读材料内容和教学过程有内在牵引力的问题,凸显文本脉络,以一条贯穿始终的明晰的线索来串联文本信息。结合文本特征,把握语段主题,增强学生语篇意识。

3.趣味性和启发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强、好玩、自尊心强。有效提问应该是引人入胜地、步步深入地提出富有趣味性、用科学的、艺术的、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去积极参与。有效提问对学生来说还是一个引发思维的出发点,启发性的问题能引起学生主动探索,能诱发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因此阅读课上设计提问时要充分顾及这些特点,提问应是经过认真推敲,能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的。

4.思考性和开放性。“浅”是提问的大忌。“有疑而问”本来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浅显的提问往往问而无疑,课堂上学生对答如流,表面上是互动地轰轰烈烈,实际上学生并未正真学到什么。因此我们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辨性,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思考、争辩找到答案。这样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和表达力,使他们对文本的理解更为深入透彻。另一方面教师要重视拓展提问。拓展提问是好的课堂提问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它可以就教材的内容、主题、结构或写法进行拓展提问,也可以就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体会进行延伸提问。教师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来引导学生对文本内涵进行拓展、提升和评价,发展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问题设计的途径

1.利用文本话题,课文导入时进行有效预测。在进入文本阅读之前,教师通常要围绕文本话题设计问题,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建立与即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之间的联系。设计的问题要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情境,既保证问题能够切中文本内容,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激情与思维活动,让学生在“迫不及待”的阅读欲望中对文本进行各种预测与猜想,为有效阅读奠定坚实的基础。

2.利用文本特征,梳理文本时凸显文本主线。教师以结合文章体裁,从时间顺序、地点流程、情节发展、内容角度进行设问,引导学生对文本主线进行提炼,有效梳理文本内容。以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Module1 Unit 2 Reading The Road to Modern English 为例,虽然文章表面上显得比较凌乱、琐碎,但其中心思想——介绍英语的发展历程,探讨英语的未来,任然比较清楚。因此教师可以设置这一问题:

Q:How is the passage organized?

在随后的细读中可以设置更多的问题来了解英语在不同阶段的发展和变化:

Q:How many people spoke English at the end of the 16th century?Where did they live?

Q:Where is English spoken in the 17th century?Why did people in other countries begin to speak English then?

Q:Where is English spoken today?Will Chinese English become one of the world Englishes?

在本篇文章处理过程中,教师以时间主线为核心,结合英语语言使用及语言变化等细节,最后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旨大意:

Q: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3.利用文章的概要,设问时体现文章的结构和语篇。从文章的结構入手,有助于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提高分析、理解文章的能力。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Module4 Unit 2 Using Language Chemical or Organic Farming?为例,笔者把文本分成了三部分,通过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重点信息和篇章结构,为之后的仿写做出了很好的铺垫。

Q:Which part is more important,before “however” or after “however”?What does the writer want to tell us in part1?

Q:What is the function of sentence 1 in Para2?What is discussed in part2?

Q:Which is the topic sentence in part3?Whats the main idea of part3?

4.利用课文材料,有效设计细节理解题。高考阅读中的事实细节题就是为了考查学生迅速查找信息的能力,答案能在文章的具体句子中直接查找。学生只要找出涉及的信息存在于何处,教师可以通过对文章的内容细节提问,让学生skim and find answers。分析课文细节时教师也可设计图表结构,这样可使文章的结构和思路一目了然。例如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模块2 Unit2 The Olympic Games,可设计表格将The ancient Olympic Games 和The modern Olympics 进行比较,可个别叫学生回答。如下:

Items The ancient Olympic Games The modern Olympics

Frequency every four years every four years

Types Only Summer Olympics Summer and Winter OlympicGames

Events fewer more

Athletes Only men from Greek city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including women

Places Greece every country is possible

Prize an olive wreath medals

这样,既可以检查学生对文章各个细节的理解程度,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5.利用课文材料,有效设计主旨大意和作者意图等问题。主旨大意主要测试考生对文本的全面理解和概括能力,教师通过设问,指导学生阅读时寻找主题句,然后理清文章结构,最后确定标题。从而概括全文的主旨、意图。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语言、获取文本信息,更重要的是把自己置身于作者写作时的环境,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明晓作者的写作意图,真正理解文本的内涵和价值。因此,教师可以围绕作者写作的出发点进行设问。

6.利用行文逻辑,指导学生合理推断和猜测词义。推理判断题用以训练学生概括全篇内在逻辑关系和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在实际阅读中,有时作者并未把意图说出来,学生要根据字面意思,通过语篇逻辑关系,研究细节的暗示,推敲作者的态度,理解文章暗含的意思。猜测词义题是从特定的角度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处理生词的能力。猜测词义包括对词、词组和句意的理解。我们可以结合课文中有关长句,难句来设计提问方式。

如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模块3 Unit2 Reading:Puzzles in Geography in paragraph3,教师根据To their credit the four countries do work together in some areas (eg,currenc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可以设置这一问题:

Q:Whats the writers attitude towards the fact that the four countries work together in some areas?(Appreciative)

关于猜测词义例如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模块6 Unit 4 Global Warming 可设计如下问题:

“But there are some very different attitudes among scientists towards this issue.”

In the sentence “issue” means the same as the one in the following sentence __________ .

A. I bought the new stamp the day of its issue.

B. They are talking about one of the key issues in the election campaign.

C. The government is expected to issue a statement about the election.

D. The magazine has 12 issues each year.

7.利用题目,引导学生感知全文,捕捉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态度。文章的标题往往体现了作者的构思,标题的内容往往与文章的内容密切相关。教师要充分挖掘标题的内涵,关注标题中的每一个词语,引导学生对标题进行预测与探究,使他们能够快速地把握文章主旨,了解作者写作意图,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文本的内容。例如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模块3 Unit 4 Reading 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

Q:According to the title,can you predict what the passage will tell us?

(The Evolution /Development of Life on the Earth?

Q:How does the passage develop?

(In the order of time)

再如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模块5 Unit 1 Reading John Snow Defeats “King Cholera”根据标题,教师可以设置以下问题:

Q:What does “defeats” mean?

Q:Who is John Snow?

Q:Why is Cholera called “King Cholera”?

带着这些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很好地体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标题的预测与探究非常有利于阅读策略的训练,学生对标题的理解和辨析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8.利用隐形资源,拓展文本信息,提升学生文化意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通过问题设计,来引导学生对不同文化进行比较、分析、评判,不断拓展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兴趣,为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问题设计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项艺术活动。因此,教师提问时,要十分注重方法和技巧,以强化学生的认知。

1.问题表述要清晰,提问要有递增的“坡度”,要注意问题拓展的“广度”和问题挖掘的“深度”。

2.提问既要能够体现教师教学的特点,也要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

3.课堂提问一定要为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时间,如果学生难以得出答案还要适度加以问题引导。

4.教师自身对文本的理解要到位,并尝试从不同角度对文本解读并进行问题设计。

5.问题设计要环环相扣,以问题链为主线驱动教学。

6.要把握好提问的角度。

⑴问在有疑时,柳暗花明变通途。

⑵问在错误时,改堵为疏拨迷雾。

⑶问在创意时,突破传统展新路。

7.问题的设计与实施要促进生成,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

8.为了使提问更有效发挥作用,教师应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及时恰当的评价和反馈。

六、结束语

总之,“善教者,必善问”。课堂提问作为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教學手段,是沟通教师、教材与学生联系的重要桥梁与纽带,也是提高课堂效率、决定课堂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作为教师要精心备课,掌握好提问的类型,安排好提问的时机,设计好提问的角度和难易度。以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以问题体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始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实现我们英语阅读课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符丽雪.例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4.05(上半月).

[2]陈娇玲.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0.05.

[3]陈丽君.高中英语阅读课有效课堂提问的设计及反思.

[4]戴军熔,郑春红,朱雯,吴璇.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读后活动:设计与实施,2011.09.

[5]梁美珍,黄海丽,於晨,陈一军.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评判性阅读视角,2014.02.

[6]贵丽萍,黄建英,周勇,林妮.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思维活动:评判性阅读视角,2011.09.

猜你喜欢

有效提问途径高中英语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关于初中物理课堂的提问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