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客家儿童口围研究
2018-05-04刘运娟甘应进陈东生
刘运娟,甘应进,陈东生
传统客家儿童口围研究
刘运娟,甘应进,陈东生
(闽江学院 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以田野调查为基础,整理分析收集到的客家儿童口围传世实物。首先将传统客家儿童口围依据形制、装饰手法、用途等不同进行细致分类,描述每一类客家儿童口围的外部装饰特征;其次论述口围的传统制作工艺,分为准备、裁剪、单片装饰、拼接、领口滚边、缝扣等步骤;最后对传统客家儿童口围的美学特征与文化内涵进行总结。
客家;传统服饰;儿童口围;围涎
客家传统服饰崇尚节俭、朴素与自然,但勤劳的客家妇女却将最“花哨”的装饰赋予了孩子,童帽、围嘴、肚兜、布鞋,这些无不体现了客家妇女的心灵手巧,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间美术作品。
口围,或称“围嘴”、“围涎”,在客家一些地区又被称为“车肩”、“拦枷”,围绕于婴幼儿的颈部,主要是为了防止婴幼儿口水和食物弄脏衣服,其造型与装饰图案丰富多彩,刺绣技法变化多端,色彩对比强烈,其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与民间习俗,是为后人留下的宝贵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
在传统服饰文化研究领域,很多学者将儿童用围嘴与女性用云肩归为一类,被称为小云肩,是由于二者的外形,如形制、装饰手法等有许多相似之处,儿童口围更突出功能性,而妇女云肩更多是体现的装饰性,崔荣荣、王闪闪[1]等在描述云肩的形制与工艺时有涉及到儿童口围,李雁[2]针对近代儿童围涎的造型、色彩和纹样进行了论述,陈高超[3]研究了江西地区民间刺绣口围的艺术特点,其中赣南即为客家文化发源地之一。本文在对客家地区服饰文化长时间的田野调查与实物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将客家传统儿童口围细致分类,对其制作工艺完整记录,并将其体现出的文化与民俗特征进行论述,丰富客家传统服饰文化研究,是对客家传统服饰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一、传统客家儿童口围分类
客家儿童口围可从形制、装饰手法、用途等角度进行分类。
形制角度分类较多样,如按照其重叠的层数分为单层式和双层式,按照其构成的片数又可分为一片式、二片式、四片式(四合如意型)、八片式、多片式(多者可达十六片),如将两种分类方法综合起来可以命名为两层八片式;按照其构成的裁片轮廓形状又可分为月牙形、圆形、方形、椭圆形、花瓣形、柳叶形、如意头形、连接式(围兜与肚兜相连)等,具体款式实例如图1所示。
按照其装饰手法可分为刺绣口围、贴布绣口围、银饰口围。刺绣口围是客家传统儿童口围中最常见的一类,在口围表面刺绣各种赋予吉祥寓意的图案,由于其外观精致故存世较多;贴布绣口围根据贴布的花色分为两大类,纯色贴布绣和印花布贴口围,前者出现较早,客家妇女将平时做衣服被子剩下的碎布头细心收集起来用作材料,此种口围多用红、蓝、黑、白等纯色棉布拼出各种图案;后者是随着印花布的大量出现而时兴起来,代替了传统的刺绣、拼布工艺,工艺简单且颜色花型更为丰富,但缺少了传统装饰的古典韵味。银饰口围是在刺绣口围的基础上,于口围各片的底部、边缘或中间纽扣下方饰以银铃、银链、银钉、流苏等装饰,是口围中最精美的一种。
从用途角度可分为日常型与装饰型两种。前者主要是客家儿童平日穿戴,以防止口水和食物弄脏衣服,较少装饰,多做成一片式、二片式和四片式、布贴式等简单形制,以布纽扣或绳带连接。装饰型的儿童围嘴形制更像是妇女的云肩,又称为小云肩,更突出其装饰与仪式用途,如儿童出门拜访亲友、满月礼、周岁礼时穿戴,多采用两层柳叶形、四合如意形等,刺绣精美、颜色丰富、装饰复杂、纽扣也会用更好的金属纽扣或缀以银链、银铃。
图1 各种轮廓形状的客家儿童围嘴
二、传统客家儿童口围制作工艺
口围的制作工艺可以分为准备、裁剪、单片装饰、拼接、领口滚边、缝扣等步骤。
(1)准备阶段。准备阶段主要是制作材料的准备,包括面料、绣线、刺绣花样等。传统客家儿童口围面料主要采用棉、麻、葛材料的家机布,有的还需将面料刷上浆糊或粘上一层报纸干透待用,保证其硬挺,更易刺绣。口围分为面布和底布两层,面布为刺绣或布贴用,底布单色、无装饰,选用的颜色为深蓝、黑、本白、深红。绣线颜色丰富,水粉、明黄、葱绿、金银线等,与底布颜色形成浓烈的对比。刺绣花样是客家妇女代代相传、互相描摹的,用纸剪出轮廓,夹于书中,根据围嘴选用主题搭配纹样。
(2)裁剪。裁剪是根据口围的形制进行面料裁剪,原则是先大后小、先底后面、多片重叠。日常型口围造型简单,底部多裁成一片即可,形状也就是口围的外轮廓形状,面布裁剪较复杂,应根据装饰内容分片裁剪。装饰性口围多为分片式裁剪,底布和面布、每个单片均为同一形状,可多片重叠一起裁剪,提高形状吻合度。
(3)单片装饰。单片装饰是口围制作工艺最为复杂、关键的步骤。装饰主要为刺绣与布贴。刺绣分片进行,不用绣花夹,绣花纸样用浆糊贴于布上干透后按图案进行刺绣,刺绣针法主要采用直针、盘金、锁针三大系列针法,齐针与抢针最常用。布贴主要是剪出图案形状用浆糊贴于面布上,多为祥云或如意,辅以锁边绣进行固定,有的用针线沿贴布图案边缘密密的缝上几圈,口围面、布贴还有点状的线迹的组合,装饰性非常浓厚,有的为了突出布贴的立体效果,还会在布贴与底布之间塞入棉花。除上述两种装饰手法外,还会在口围边缘饰以织带、牙子、流苏或结穗等。
(4)拼接。拼接是指口围片与片、面与底的拼接。一片式、实用型围嘴拼接多为面与底的缝合,先将面与底正面相对沿边缘缝合,注意走针时保持形状规整,后留口翻出后在正面以明线固定,针距均匀。较为复杂的拼接是口围的面和底反面相对固定,四周用滚边包裹。多片式、装饰型口围拼接是先单片面底缝合后,再片与片之间缝合。
(5)领口滚边与缝扣。无论口围的外轮廓形状是什么样的,其内圈都为圆形,系于颈部。领口全部采用滚边工艺,选用黑色4厘米左右的斜线裁剪布条,滚边宽度在0.5-1厘米左右。围嘴用纽扣或布条系紧,布条编织纽扣和扣眼,或用金属纽扣代替布条编织纽扣。四方形的口围会在四角缝以布条,腋下系紧,更方便幼儿使用。
三、传统客家儿童口围美学特征与文化内涵
(一)追求形式美,遵循对称均衡法则
服饰美,首先是由服饰的形式美反映出来的。形式美的主要法则有:单纯齐一、对称均衡、调和对比、比例、节奏韵律、多样统一等[4]。传统客家儿童口围遵循对称均衡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其形制与纹样上。口围的形制无论是圆形、方形还是其它形状,都是遵循对称均衡法则,中间为圆形领圈。笔者调研中发现的实物无一例外,这种结构造型在视觉上形成了一定的稳定安静之感。分片或分层形式出现的围嘴,也是偶数形式分片,二、四、六、八等成对儿出现,使左右平衡对称。大部分纹样也遵循此种对称法则,常见一片式,或左右纹样内容一致、或主题呼应。也偶见非对称图纹,如图2所示为利用领圈的圆形为公鸡的身体,四片分别贴布绣头部、两翅与两足、尾部,构思十分巧妙。
图2 公鸡纹样围嘴
图3 虎头纹样
(二)取材传统纹样,体现汉族审美情趣
客家儿童口围上的纹样表现内容多为山间田野常见的,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大致可分为祥禽瑞兽、鱼鸟昆虫、花卉果木、人物故事、古器物、文字符号六大类,如桃子、莲花、蝴蝶、金鱼、笔墨扇子等。这些纹样虽然题材多样不胜枚举,但其共同特征就是承载着汉民族最朴素的社会文化心理,与儿童的健康成长成才有关,反映人们祈求儿童平安、健康、聪明的朴素愿望,是民俗中“护生”文化的传递。
纹样在具体表达与实物还是有差距的,一般都是劳动妇女将实物进行抽象变形,创作想法灵活,信手拈来,造型不拘泥于实物外表,散发出拙朴的乡土气息。如图3所示的虎头纹样,造型简练,圆润活泼,憨态可掬,老虎的威严也全凭那几颗大牙齿体现了,但老虎的形象还是呼之欲出。正是这种“大胆”和“信手拈来”的作品却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效果,具有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特色。[5]
(三)色彩对比强烈,突出醒目的视觉效果
客家儿童口围色彩表现鲜明、对比强烈,富有装饰感,通常用明度较低的蓝、黑、白、青等为底布颜色,再配以红、黄、绿等明度纯度高的色彩,与底布形成鲜明对比,营造欢快、活泼的视觉效果。客家儿童服饰色彩特征与客家成人服饰略有不同,成人服饰色彩多黑、白、蓝三色,装饰少,反映出客家人以朴素为美的审美倾向,在儿童口围的色彩运用上却显得大胆浓烈得多,一方面鲜艳的色彩对儿童的生理与心理健康是起到积极作用的,另一方面也寄托了长辈对儿童美好未来的期许。
(四)地域特征明显,是文化交融的结果
客家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粤闽赣三省交界处,但地域不同服饰文化会呈现差异,这一特征在儿童口围上也有体现。以福建闽西地区、江西赣南地区和福建南靖地区为例,闽西与赣南相连,儿童口围无论是在形制、制作工艺还是装饰技法上几乎无区别,整体呈现拙朴乡土气息。如存世品种最多见的就是采用贴布工艺,用线条构图的方形口围,如图4、图5所示,这种极具特色的装饰手法也常被用在肚兜、马甲上,适合在较大的平面上展示,线条流畅,构图完整,制作时需在布上剪裁出完整的图案,然后用浆糊贴在底布上,再暗缝上,形成流畅的线条构图。而靠近闽南地区的南靖,虽然是客家人说客家话,但受毗邻的闽南文化影响,儿童围嘴装饰更偏向精致,用料也会出现丝绸,装饰工艺多采用丝线刺绣,图案精美,色彩雅致。如图6所示。
图4 赣南地区四方形儿童围兜
图5 闽西地区四方形儿童围兜
图6 南靖地区四方形儿童围兜
四、结语
客家服饰因其特殊的民系文化影响形成其特殊的风格,这种风格根植于中原文化,客家儿童口围也遵循这一原则,故其纹样、造型等有很强的中原服饰风格。如在形制上追求形式美,遵循对称均衡法;取材传统纹样,体现汉族审美情趣;色彩对比强烈,具有突出醒目的视觉效果。同时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又形成了独特的地域特征,是与周边服饰文化交融的结果。
[1] 崔荣荣,王闪闪.中国最美云肩-卓尔多姿之形制[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12.
[2] 李雁.近代儿童围涎研究[J].丝绸,2014,35(4):63-69.
[3] 陈高超.江西民间刺绣云肩和口围及其艺术特点[D].苏州:苏州大学,2009.5-6.
[4] 桂丽.布里亚特蒙古族传统服饰的美学特征[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7):233-234.
[5] 严焱.民间美术视域下“拙”在儿童绘本创作中的运用[J].装饰,2013,(2):120-121.
Research on the Hakka Traditional Children’S Bib
LIU Yun-juan, GAN Ying-jin, CHEN Dong-sheng
(Clothing and Design Faculty, Minjiang University, Fuzhou Fujian 350108, China)
At first, it starts with the classification of Hakka traditional children’s bib in the basis of different shape, decoration crafts, usage, and so on, it also describes the principal characters of these different children’s bibs; Second, it discusses the technology of Hakka traditional children’s bib, it can be divided into several steps: preparation stage, cutting piece, embroider pattern on pieces, joining pieces, binding neckline, sowing buttons; At last, it summarizes the esthetics characteristic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Hakka traditional children’s bib.
Hakka; costume; children’s bib ; shoulder adornment
TS941.3
A
2095-414X(2018)02-0023-04
刘运娟(1980-),女,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服饰文化.
福建省教育厅社科项目(JAS160405);福建省高校服务海西重点项目(闽教高(200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