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剖析
——评徐志摩作品《再别康桥》
2018-05-04陈燕雪
◎陈燕雪
作者:陈燕雪,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表达感情可以通过很多渠道,这其中包括了富有诗意的文学作品。徐志摩的诗作,也是他的另一种情感表达方式。在他的作品中最为经典最受人喜爱的莫过于《再别康桥》了,这也是他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他通过这首诗,来抒发了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状态。 “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每对于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不同人有着不同的理解。我们每个人的性格、经历和学识的都不一样,所以在阅读同一个作品时体会也不一样。读者对于《再别康桥》的理解各有千秋,只要这些结论是言之有理的,并不是读者主观臆断的想象,都应得到尊重和理解。本文就从笔者个人所理解的角度,来对这一经典诗作进行情感的分析和解答。
一、诗人与诗歌创作心历路程的介绍
中国当代青年诗人徐志摩是“新月派”的积极分子之一,他以诗歌著称,擅长写爱情诗和梦幻诗。徐志摩的诗歌非常清新淡雅, 节奏和谐,意境优美,隐喻也很新颖, 充满想象力, 给人姿态典雅, 变化多端的感觉。徐志摩对于艺术的追求华丽整洁,其表现出来的艺术人格具有鲜明的特点。他在散文上的成就不低于诗歌的成就, 其创作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自剖》等皆是举世闻名的名著,大多表现了作者自己的情感和欲望。
除此之外,徐志摩还借助了一些作品来宣扬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在这些作品当中,有的包含了对贫苦人民的同情,例如《叫化活该》;有些则包含了对革命后期的不满和唾骂,例如《秋虫》等。此外当然有许多包含积极的情绪的作品, 例如"潮汕人", 这是写在《无题》中的,在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个方向吹》一文中借助潮汕人表达了作者自己困惑的思想和感情, 在《为要寻一个明星》一文中则是借助潮汕人表现自己悲伤和颓废的感情。徐志摩一生走过很多地方,经历过很多事情,这些都是影响他艺术手法创作的因素。
1、诗人经历的情感变迁
徐志摩最早在留学欧美的时候,攻读的是政治和经济学,再后来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剑桥(康桥)进行留学时,才开始创作诗歌。他曾经这样描述自己的精神经历:是康桥教我睁开眼睛的:“竞象第一次, 我辨认了星月的光明, 草的青, 花的香 , 流水的殷勤,我能忘记那初春的睥睨吗?”这其中便包含了徐志摩所向往的英国自由主义思想,也包含了徐志摩对康桥美丽的自然景观的赞叹,这其中最为主要的,还是他在康河遇到了林徽因,并对林徽因产生的深深的爱恋。
我们都知道,徐志摩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来追求林徽因,甚至于将她视为“灵魂的伴侣”,但是失恋带来的痛苦,使他承受了一种伟大而震撼的力量,同时也唤醒了他心灵深处的诗的灵魂。而他将这种因感情带来的痛苦与诗作融合到一起,将他的心灵深处的悲哀与失败映射到作品当中。在这之后,徐志摩结识了陆小曼,两人陷入的甜蜜的恋爱之中,使徐志摩得到了情感上的弥补。并且在此之后,两人冲破了世俗的偏见,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但是在此后,两人又因性格上的不和产生了分歧,这使他再次感受到理想中的爱情与现实中的爱情的差异,他对理想的美好爱情彻底破灭了。徐志摩于1928年写了《再别康桥》这首诗,这个时候刚好也是林徽因与梁思成成婚之时,而他与陆小曼的情感产生了裂痕,由此可以看出,徐志摩此时陷入了极大地感情困境,并且这种强烈失衡的情感是无法在短暂的时间里得到抚平的。
2、诗人的理想与现实社会产生的冲突
2.1 对社会局势的不满
徐志摩作为以为当代青年,在国外留学期间深受西方文化的熏陶,思想也变得更加先进。他十分支持西方所倡导的资本主义和自由民主思想,他希望中国也能像西方那样自由民主, 希望中国可以出现像宁馨儿一样的诗人,因此人们认为徐志摩是中国的布尔乔亚诗人。但随着历史车轮的不断前进,这发生的一切都违背了他最初的幻想,中国确实有一个孩子, 但这并不是他想要的。在他的文章中有写到“屠杀的事实不仅是在我住的城里发现, 我有时觉得是我自己的灵府里的一个惨象 ,杀死的不仅是青年的生命 , 我自己的思想也仿拂遭着了致命的打击……”、“这扰攮日子, 说实话, 我实在难过 。”等文字,这些都可以看出徐志摩对现实发生的不满和无可奈何。
2.2 不被理解的诗歌创作
以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派”诗人所创作的诗作,提升了我国现代诗所具有的技巧,他们对现代诗所具有的内容进行了丰富弥补。由于新月学派诗人作品的审美倾向明显, 其对形式美的追求可能限制了诗歌内容的表达, 包括一些诗篇中的困惑和消极的心态, 以及表达和赞美梦幻般的理想爱情的心态,易于唤起人们对自己个性的质疑。尤其是在《秋虫》和《西窗》中。有人就认为他的思想是反动和消极的。这对于一个理想化的诗人来说,也是一种伤害。
徐志摩在《<猛虎集>序》中表现了自己内心的痛苦煎熬和人生的困苦艰难。在这篇自序中,包含了徐志摩诗歌的创作经验,和他的主张,一字一句,真诚恳切。尤其是文章中最后的部分,“你们不能更多的责备。我觉得我已是满头的血水……你们一开口说到只是叫我难受又难受……”,语言恳切哀伤,内心痛苦消极。
二、诗作的写作背景
1928年11月, 徐志摩在第三次的欧洲之行中创作了《再别康桥》, 他第一次来到康桥是七或八年前,不同的是这次他是怀着对旧爱的思念,对往昔的追忆而来的,结果却大失所望。
再次来到英国时,面对恶劣的天气他感叹早晨出现的是浓雾而不是朝阳,所有美好的生物和美丽的景物都被笼罩在黑乎乎的迷雾中。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与罗素的畅谈使他满足,认为这一切已经可以弥补由于自然天气的变换莫测带来的损失。在重游剑桥(康桥)时,由于徐志摩没有事先计划好和谁一起出行,只得独自前往。不过在这之后,他在信件中写道:“我的心真正是充满了光明 、钦仰和希望 … …我感到十分快乐 。 ……头脑中装满了知识 , 心怀中充满了感念 。“此行得友不少 , 得助亦不少。”从这其中可以看出,徐志摩这次的故地重游,既有遗憾又有欢乐,满足,但同时却又些许失落。
三、诗人的心路历程在《再别康桥》中的呈现
徐志摩曾经感叹完整的完成一篇诗歌的创作就像唐僧取一次真经一样难。但是《再别康桥》一诗,作者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才完成,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是经过了深度的思虑,将自己的心态和人生态度包含其中,完成了此诗。
有的读者认为这首诗表达的是作者辞别康桥的哀愁,是一首离别诗。针对这一点,有人觉得含有轻微的悲哀和思念之情,又有人觉得这首诗是沉痛的,还有读者认为这是一种“甜蜜的忧伤”。但也不乏有读者的感受与这些恰恰相反,认为这首诗中根本没有什么离愁别绪和依依不舍,整首诗从开篇到结束,根本无愁可言,反而从字里行间中体会到了诗人想要表达的洒脱之情。那么,这些见解中,究竟哪一种更接近于真正的答案呢?我们不得而知。不过不管是哪一种,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人的想法是错误的。不同人不同的见解,反而为这首诗增添了不一样的色彩。
从我个人的见解来看,在诗篇的最开始,诗人写道“轻轻的”,体现了诗人经过沉着的思考之后拥有的轻松和洒脱的心态,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情和感慨。第一段结束之后,开始描写自己重温康桥时的心情,将“金柳”“波光”等意象作为诗人心目中崇高的抱负和温情的过去的化身,诗人开始了沉浸在美好的追忆当中,如痴如醉,甘之如饴;“青荇”在水底“招摇”,仿佛在向他招手,表达对他依依不舍的心情。诗人被康桥所感化,甚至于希望将自己的心都留在那儿,献给他至爱的康桥,并且“甘心做一条水草”,只为留在这心爱之地,可见,作者对这篇土地充满了深深的眷恋和不舍之情,喜爱之意溢余言表。
紧接着,诗人的视野变得更为开阔,从现实世界进入到了梦幻的世界,那潭中的泉水本是清澈见底的竟也变得五彩斑斓,这一切仿佛就像置身在童话中的世界。诗人以“寻梦”开始表达自己的思索,如果这真的只是一次简简单单的寻梦之旅,那他愿意撑着长蒿,徜徉在康河的童话世界里尽情欢唱,尽情舞蹈,获得欢乐。但是梦醒了,最终还是要回到现实世界,这不是童话,更不是梦境,更不用说早已时过境迁,在经历世间万千琐事之后,已经不再是当年的那个自己,哀伤无奈的思绪涌上心头。再加上诗人是一位孤独的重游者,对自己悲哀的情绪达到了顶点却也要极力克制,就如同诗人当年在追求林徽因时,写信给自己的老师梁启超先生说:“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问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 ,我幸;不得 ,我命… …我常奋我灵魂之精髓 , 以凝成一理想之明珠 , 涵之以满热之心血 , 朗照我深奥之灵府。”
然而对于此刻来说,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一场梦,梦醒了,就让这景色归于最初的宁静,保持最初的美好吧。“悄悄”“沉默”等的一些词汇,也恰如其分的将诗人已经平复的心情表现出来。到这里,热情转化为一片静谧,无论如何都是要离开的,怎么样的离别才是最好的形式呢?那就如同来时那样,“悄悄地来”再“悄悄地走”,除了我这一颗宁静的心灵,什么都不带走了吧。让人深感遗憾与落寞,充满甜蜜,却又觉得忧伤,只有细细品味,才能感受到诗人想要传达的真情实意。
四、结语
总而言之,诗人在《再别康桥》中所要表达的情感是非常复杂的,有着眷恋和甜蜜,也有着忧愁与反思;有着一开始的冲动和向往,也有着沉思之后的宁静。徐志摩将他的心历路程融入到了这首诗中,需要读者慢慢品味,才能感受到其中真意。
参考文献
:[1]张哲中.《再别康桥》情感读解[J].中国教育校外旬刊,2017,(2).
[2]黄莹洁.对《再别康桥》中的意象分析[J].小作家选刊,2016,(6).
[3]郭正煜.走进徐志摩的康桥世界[J].剑南文学,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