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对《老子》中“道”的理解
——初探如水之道中“居下”的处世智慧

2018-05-04林宇晨

北极光 2018年1期
关键词:不争道德经大道

◎林宇晨

作者:林宇晨,四川外国语大学。

自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思潮激荡的百家争鸣就落下了帷幕。千百年来,历代皇权以儒家的宗族观念与法家的法度规范不断巩固自身的地位,同时也奠定了中国人价值体系中与儒、法两家不可剥离的思想基础。然而,即便被置于统治架构之外,道家思想却没有同其他学派一样湮灭于历史长河中,反倒是以其“以柔克刚”的如水之道独树一帜,并以“居下”的姿态逐步渗透入儒、法两家的思想,无声无形地影响了世世代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与思维方式。本文将从道家“居下”的姿态出发,浅谈《老子》中“道”的处世智慧。

一、何谓“居下”的姿态

《道德经》第八章有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所恶,故几於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 水润万物,被誉为“万物之灵”,却从来不争权夺利,一贯遵循自然规律行事,它既可以柔和得始终俯伏于低处,随任何器物改变自己的形态;也可以刚强得滴水穿石、无坚不摧、无孔不入,甚至推动巨石、掀翻巨轮。所谓:“至阴至阳,至柔至刚”,水“居下”的姿态是其“几于道”的根本原因。

老子认为,行善事的最高境界便是如水一般:一是柔,二是愿意屈居卑下,三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争。正如王夫之所说:"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而常德众之先。"正因为道家思想愿意伏居低处,不常争辩,才得以与儒、法两家并立于世,甚至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合其中。

二、“居下”姿态的源头——“万物归一”的大道

探索 “居下”姿态的本源,即是“万物归一”的大道。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写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处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见世间万物周而复始,亘古不变,丝毫不因人的意志而转移。“道”是虚体的,无形无象,人们视而不见,触而不着,只能依赖意识去感知它。然而,“道”却并非一无所有,它蕴含着物质世界极为丰富的创造因素。这种因素,极其久远,以至于能够创造出宇宙万物。正是基于大道不可撼动的地位,老子才确立了“‘居下’立于世,‘无为’治人事”的道家思想,并以此启发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永垂不朽。

三、“居下”姿态是对“反其道而行”的警戒

世间万物在诞生伊始本是无差无别的,由于人的主观才有了好坏,对错,善恶,美丑,贵贱等界限。所以,老子才会在《道德经》第三章中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倘若顺从大道,不标榜所谓的正面与负面,人们没有欲念,便无乱可起。

然而,反观当下,意识形态争斗不休,标签主义与道德绑架大肆左右人们的价值判断。人们在繁复浮华的物质社会遗失了遵循大道的“居下”姿态,不但将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于他人身上,甚至妄图凌驾于生发万物的本源之上,其导致的种种恶果不但对世界的和平与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还引发了自然更为猛烈的反击,这便是“反其道而行之”的教训。

四、结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类对主宰世间万物的控制欲望愈加强烈。膨胀的自我意识在给人类社会带来不安与争斗的同时,也为人类的未来生存埋下了巨大隐患。因此,我们应当学习道家“居下”的处世智慧,在人际交往中学会尊重与收敛,在与自然的相处中保持敬畏,以谋得更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老子的智慧[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黄嘉德译,2004

[2]老子注译及评介[M].中华书局,陈鼓应.著.1984

猜你喜欢

不争道德经大道
What Does ChatGPT Say:The DAO from Algorithmic Intelligence to Linguistic Intelligence
幸福大道宽又阔
大道同行
艾草
《道德经》的“中和”思想探究
美乃大道
不争的函谷古道
《道德经》“鸡犬之声相闻”与《桃花源记》“鸡犬相闻”
《易说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