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式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18-05-03廖家钦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交流互动初中音乐教学开放式教学

廖家钦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现代教育环境下,教育不仅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在这样的背景下,音乐作为一门对学生未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影响的学科,更需要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与新课程教学理念相融合,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与方式,构建开放式课堂,充分发挥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对学生精神的陶冶教化作用。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开放式教学;交流互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06-0184-02

一、前言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的核心时审美体验,应该基于这个要求使得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市的音乐教育富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阿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为实现学生的长足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与之相适应的是,国家对人才的要求也随之提升。我国的基础教育与素质教育不断深入推进,音乐教师应该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美育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结合音乐课程的特点,本文认为,只有通过实施开放式教学,实现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良性互动和交流,才能实现以音乐促进学生发展,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目标。

二、开放式教学的概念

开放式教学,相对于传统的封闭式教育,是一种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一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模式。开放式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课堂教学的开放,更普遍的是,开放式教学是整个教学体系的开发,兼容并包不同的教学理论,涵盖更广阔的教学内容,实施多样的教学实践方法,建立多种教学评价方式,以更开放的空间、开放的环境、开放的课程、开放的态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目前的新课程教育环境而言,初中音乐教学课程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就不能局限目前的教学现状,要中创新,重突破,更关心学生的需求和未来发展需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人生价值观的培养。初中音乐教师应该具备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观念,回归到音乐学科教育本身,将音乐教学与社会价值相结合,充分发挥音乐教学对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培育作用,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音乐教学开放式课堂的实施,是传统音乐教学的重大突破,强调了新课程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关心。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应该立足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多样的课堂教学方式开展教学课程,挖掘学生音乐潜能,培养学生个性,着重发挥音乐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良好引导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音乐教学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目标。

三、实施开放性教学的措施

(一)转变教学观念,推进师生平等交流

在过去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音乐不是初中教育课程中的主要学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初中音乐教学教师进行教学往往是单纯的带领学生进行歌曲的学习,课堂教学就片面的被定义为“学习唱歌”。同时,又限于课堂学习时间不充裕,学生对音乐学科也没有相应的重视,因此学生只是教学内容的被动接受者而不是主动学习者。导致整个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师主导型的学习过程,学生没有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只是在大脑中对音乐进行机械的复制,不能深入体会到音乐学习的乐趣。因此,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实践,推进师生平等交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重视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歌曲《保卫黄河》时,初中音乐教师就不应该只是单纯的教会学生怎么唱这首歌,而是应该先给学生介绍歌曲的背景知识,也可以对歌曲进行拓展,例如给学生讲述歌曲词作者光未然的相关事迹,讲述抗日战争时期游击战争为抗战胜利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讲述在那个峥嵘岁月中革命先烈为家国做出的牺牲;还可以给学生分析一下歌曲背后所蕴含的爱国情感,以及《保卫黄河》所属的《黄河大合唱》系列歌曲赏析。同时,在教师的教学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进行相关的准备,例如自学歌曲,查找歌曲相关资料,在课堂上进行分享,谈谈自己学习完这首歌曲过后自己内心的感受与想法。在学习完歌曲过后,让学生回家观看抗战电影、电视剧,学习《黄河大合唱》系列的其他歌曲等。在歌曲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共鸣,引起学生对爱国爱家的思考。教师同时也可以讲述自身对爱国主义的思考,分享自己的人生感触。这样的师生平等互动能让学生有效理解歌曲的深层次内容。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教学才是深入有效的。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促进课堂教学的多元化

传统的音乐教学只是单纯的歌曲学习,内容太过于单调乏味,也无法发挥音乐对学生品德的教化培育功能。音乐不仅仅是歌曲,更是心灵之声。如果只是单纯的歌曲学习,学生无法体会歌曲中蕴含的没,更无法体会到歌曲作者通过音乐寄托的情感。因此,音樂教学不应该脱离学生的实际,而应该了解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观看影视视频、开展歌唱比赛、走出校园走进自然等等活动丰富教学内容,以促使学生更好的领略音乐的美,领略歌曲背后的情感风光。

例如在学习歌曲《森林之歌》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开展一次郊游,让学生拥抱大自然,感受自然风光的美好。同时在回到课堂之后,可以给学生观看有关森林的绘画、图片,领略森林的四季之美,通过森林四季不同的色彩讲解色彩的基础知识;讲述森林对人类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保护森林、爱护环境的重要性。最后通过对学生提问,询问学生对于森林有着怎样的初步认识,逐步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教材上来,实现现实生活与教学内容的无缝对接。当然,也可以将歌曲学习与视频内容相结合。例如在学习歌曲《唱脸谱》时,音乐教师可以在学习之外,给学生普及脸谱的起源、特点、类别以及背后的含义,如红脸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黑脸表现性格严肃、不苟言笑、代表猛智等;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给学生放映一段京剧的代表曲目,让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我国的国粹一京剧。如此一来,课堂学习就变得更加丰富有趣起来,学生因而能够更加投入的学习音乐之中去,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拓展音乐教学内容,开阔教学视野

众所周知,初中音乐课本只有薄薄的一本,如果只是依赖于课本进行教学,那么音乐将陷入无课可讲的窘境。因此在传统的音乐课上,常常出现的一个情景就是音乐老师带领同学们将同一首歌翻来覆去的长无数次,唱到下课铃响,课程就结束了。而这样的课程。是最无效也最没有意义的课程。音乐,作为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是包罗万象的。在音乐的世界中,不仅仅只有歌曲这么一项内容,音乐与社会生活各方面都是息息相关的。初中音乐课程要想实现开放式教学,就应该回归音乐的本身,那就是音乐是反映人类情感的艺术。要将音乐教学回归到音乐本身,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应该将教学内容延伸知课外,加入更多的开放性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丰富课堂内容,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给学生补充音乐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音最新动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

例如,在学习歌曲《月之故乡》的时候,可以从课堂向外延伸,欣赏与月有关的歌曲,如《春江花月夜》、《彩云追月》,让学生分享自己听完音乐过后的感受,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可以将音乐学习与诗歌相结合,让学生进行与月有关的诗歌朗诵,更进一步的感受艺术的魅力所在;同时向学生讲述中国自古以来与月有关的文化传统,让学生领会古人通过月亮所寄托的感情。通过拓展的各种教学内容,开阔了教学的视野,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音乐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结语

音乐,作为人类最古老也最流行的情感交流方式,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情感的重要寄托。音乐不仅丰富了人类的日常生活,更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新要求下,初中音乐教师作为把音乐和学生精神世界相连接的重要桥梁,担负起更重的责任和义务。本文分别从转变教学观念、丰富教学活动、拓展教学内容等三个方面讲述了如何在初中音乐课程中开展开放式教学的措施,对于实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改善目前初中音乐教学的窘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交流互动初中音乐教学开放式教学
论舞蹈元素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
开放式教学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探析
论初中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模式
幼儿教育教学如何实现师生有效交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