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独立学院“后妈”辅导员的生存之道

2018-05-03沈琼芳

价值工程 2018年14期
关键词:后妈独立学院辅导员

沈琼芳

摘要: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独立学院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独立学院的发展和招生规模的扩大,独立学院辅导员隊伍在不断壮大。由于各种原因,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中出现了大量“后妈”辅导员。本文结合笔者自身和身边“后妈”辅导员的工作现状,探索独立学院“后妈”辅导员的生存之道。

Abstract: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dependent college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and the expansion of enrollment, the ranks of independent college counselors have grown. For a variety of reasons, a large number of "stepmother" counselors appeared in the faculty of independent college counselor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urvival strategy of the "stepmother" counselors in the independent college, based on the present working situation of the "stepmother" counselors.

关键词: 独立学院;“后妈”辅导员;生存之道

Key words: independent college;"stepmother" counsellor;survival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14-0242-02

0 引言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然而,因为独立学院的办学模式和普通高校具有很大差异,独立学院的学生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也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所以独立学院的辅导员无论是在学校的管理、工作模式、工作量、薪资待遇、职业幸福感、自身发展等方面都与普通高校辅导员有很大差异。基于上述原因,独立学院辅导员流动性很大,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在一个学期内就有四名辅导员同时期办理了离职手续。另外,基于独立学院的管理规定和工作需要,部分辅导员转岗、调岗、或请长假,出现了大批“后妈”辅导员。本文拟从“后妈”辅导员的成因、工作困境、解决策略等方面探索“后妈”辅导员的生存之道,以期对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1 “后妈”辅导员的成因

1.1 辅导员的构成比例

以笔者所在独立学院为例,近10000名学生的规模配备了43名辅导员,其中女性辅导员36名,男性辅导员仅有7名,男女比率不到1:5,为“后妈”辅导员的存在奠定了客观基础。此外,适龄女性辅导员存在请长假生儿育女的现象,少则影响3个月,多则半年、一年甚至更长,这样必然出现“后妈”辅导员顶岗现象。

1.2 辅导员的工作现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指出:“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任务繁重,责任重大”。但基于独立学院学生性格独特、自理自立能力弱、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等原因,且辅导员工作涉及到每周日开班会点名、每月至少深入课堂听课4次、至少全覆盖走访宿舍4次、建立并上报特殊学生台账、至少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节假日统计假期去向等常规工作,除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几乎沦为了无所不做的“保姆”,有的辅导员把自己戏称为“万金油”,哪里需要哪里涂。通常社会上的“保姆”工作由女性担任,这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后妈”辅导员队伍的形成。

1.3 辅导员岗位的流动性和变动性

当前,高校招聘辅导员一般要求硕士研究生学历,很多应届毕业生迫于就业压力或对高校“清闲、自由、假期多”的期望做了辅导员。但限于独立学院的办学和管理模式,辅导员的薪资待遇、工作环境、工作幸福感等远远不能达到心理预期,甚至感到付出与收获无法成正比,很多辅导员把自己称为高学历“民工”,辅导员岗位成了很多研究生的“过渡”或“跳板”,只要有机会就会离开寻找更好的岗位。

另外,在专业对口和专职教师岗位有缺口时,学校会提供一定的转岗机会,辅导员也会毫不不犹豫地抓住这样需要时间积淀、来之不易的机会选择调岗,这些都必然会产生“后妈”辅导员。

2 “后妈”辅导员的工作困境

后妈始终是后妈,无论在工作本身还是在情感层面都有一定的障碍。

2.1 工作开展层面

独立学院一般不会储备辅导员,“后妈”辅导员往往有一种迎难而上,临时抓壮丁的感觉。有的人刚刚面试合格就被通知接手离职辅导员的工作,有的人在开学前一天才被通知入职接手辅导员工作。无论哪种情形,在没有系统培训,对学校环境、机构部门、办事流程、学生情况等完全不了解的情况下,要配合完成学校各个部门下达的高强度工作,完全是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感觉。

另外,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一方面是着手准备和实施,另一方面需要学生的密切配合,而众所周知,孩子对后妈或多或少会有抵触情绪,很难亲近和完美相处。身为典型的“后妈”辅导员,笔者入职就接手一个毕业年级和另一个非毕业年级的工作,交叉年级增加了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当时毕业生中有一名患严重强迫症的学生,因接手工作时正赶上毕业实习和找工作,很多学生不在校,所以对该强迫症学生的情况只是略有耳闻,造成了毕业离校前的工作障碍。该生返校完成论文答辩后,未告知辅导员就离校了,学校通知办理离校手续时联系家长才得知学生近期病情复发,无法返校办理离校手续。鉴于该生在校时生活习惯导致宿舍卫生一团糟,和同学关系紧张,辅导员只能委托班级干部帮忙办理部分书面手续,但必须处理的宿舍卫生只能联系学生家长和学校,以付费劳务方式解决。虽不是什么大事,但整个过程中体会到了工作的不易和后妈的辛酸。

2.2 情感接受层面

作为后妈,辅导员自身和学生都需要时间相处磨合。笔者在不到一年時间内当了三个年级的后妈,送走了毕业生,又发生了交换工作校区和带班年级的事情。第一次按学校要求通知学生开主题班会,有学生说“我们以前只开过一次班会”,虽强调以后我每月至少召开一次或多次,但在学生语气中听到的比较和不乐意,在情感和底气上受到了打击。因为是后妈,虽不断探索和争取融入学生群体,但很多时候还是徒劳,感觉做了很多,共鸣和反响很微弱,很多时候也会因不了解学生或学生不配合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3 “后妈”辅导员的生存之道

针对“后妈”辅导员在工作中遭遇的困境,恰当的解决策略才能保证辅导员的工作效率,稳定和发展辅导员队伍。

3.1 学生层面

虽然独立学院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在个性、独立性、心理素质、文化素质、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有一些差异,但同为成年人,不应该固步自封,要认真求学,努力上进,学会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不应该“微信密码忘了”、“回家机票买早了,期末考试未结束”这种小事都要询问辅导员怎么解决,减少辅导员的工作量。

另外,虽辅导员不承担教学任务,但角色定位具有教师身份,不应区别对待,应做到对辅导员同等的尊重。据了解,很多辅导员对于学生称呼自己为“辅导员”或“导员”感到一定程度的反感,认为学生不够尊重自己,每天围着学生转,结果四年后学生连辅导员姓什么都不知道,体会不到存在感。

3.2 辅导员层面

从辅导员自身来说,针对“传话员”一样在QQ、微信等社交群重复接收、发送通知,遭受信息轰炸的工作现状,应该有一定的超前统筹工作意识,尽量准确解读文件精神再传达给学生,避免铺天盖地的信息引起学生反感,导致忽略信息或有意屏蔽群消息,无法按质按量完成工作。也避免理解偏差造成同一问题重复回答,增加工作量,降低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针对心理预期与现实价值体现间的差异,辅导员要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兢兢业业做好分内工作并不断学习和改进工作方法,提升自我,拓宽眼界,体现自我价值。

其次,后妈辅导员要摆正心态,可以因为刚接管的学生遇到了打招呼问好而心里温暖,也可以不因为学生的不理解和误解而耿耿于怀,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3 学校层面

作为管理部门或管理者,学校和学校领导一方面要有足够的统筹组织能力,做到宏观把控全局,微观沟通协调好各个部门间的交叉工作,避免冗余繁杂的办事程序,政策要落实到位,不要朝令夕改,避免重复低效的工作。

另一方面要做到权责明确,辅导员本就面临多重管理、地位不高的现象,但除了需要按照1:200甚至1:300的比例配备管理学生外,很多辅导员还要兼职学院团委书记或学生党支部支部书记,多重的工作压力压得辅导员喘不过气。

其次,学校要尽力提升辅导员的幸福感,无论在企业文化、个人发展还是薪资待遇层面。辅导员虽有教师身份,但无法享受专业教师的同等待遇,做的是良心活,挣的是死工资,时间和精力投入都是无底洞,很难找到成就感,看不到长远的发展希望。如果在员工口中听到的赞美声多过抱怨声,在被问到工资时不再闭口不提或支支吾吾搪塞,这对企业是最好的宣传和口碑。

4 结语

“后妈”辅导员从一开始就被贴上了标签,工作中增加了很多天然的障碍,一直致力于改变或撕掉身上的标签。学生应该理解和配合辅导员做好工作,辅导员自身要提升自己的境界,调整和改进工作方法,学校要让员工看到希望,甘于奉献,以校为家,以工作为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OL].http://xsc.ahpu.edu.cn/2015/1225/c1273a25197/page.htm.[2017-12-29].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OL].http://graduate.cqnu.edu.cn/students/ShowArticle.asp?ArticleID=381&id;=mn.[2017-12-29].

[3]崔贞琼.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出路[D].华中科技大学,2006.

[4]冯宁.独立学院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

[5]冀丽.陕西民办高校辅导员流失控制策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6]丁毅.人力资源理论视野下的独立学院辅导员工作压力管理[J].改革与开放.2009.

猜你喜欢

后妈独立学院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后妈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