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2018-05-03张瑞萍
张瑞萍
【摘要】 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单独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 各42例。单独用药组给予缬沙坦治疗, 联合用药组给予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治疗安全性及干预前后患者肾功指标(尿蛋白排泄、血肌酐)、微炎症状态[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IL-6)]。
结果 联合用药组治疗总有效率92.86%高于单独用药组的71.4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联合用药组尿蛋白排泄、血肌酐、C反应蛋白、IL-6分别为(56.28±14.71)μmol/L、(110.10±48.59)μg/min、
(15.78±0.12)mg/L、(3.12±0.13)ng/L优于单独用药组的(80.37±34.29)μmol/L、(137.28±53.94)μg/min、
(21.78±0.25)mg/L、(6.15±0.26)n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出现恶心2例、头晕2例、面红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0%;单独用药组有恶心2例, 头晕2例、面红2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高, 联合用药后在改善炎症状态和肾功能方面效果更显著, 且未增加副作用, 安全有效。
【关键词】 缬沙坦;阿托伐他汀;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安全性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2.071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严重并发症, 其发生和进展与长期高血糖影响下机体炎症状态密切相关, 以蛋白尿、肾功能渐进性损害等为主要表现, 治疗不及时可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目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关键在于改善炎症状态和保护肾功能。研究显示[1], 他汀类药物在改善炎症状态和保护肾功能方面效果确切, 本研究回顾2016年5月~2017年
9月收治的8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并随机分组对照研究, 探讨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8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单独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 各42例。联合用药组男29例, 女13例;年龄43~79岁, 平均年龄(62.91±7.24)岁;发病时间2~13年, 平均发病时间(5.51±3.21)年。单独用药组男28例, 女14例;年龄41~79岁, 平均年龄(62.67±7.46)岁;发病时间2~13年, 平均发病时间(5.52±0.27)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单独用药组单一给予口服缬沙坦治疗, 80 mg/d, 1次/d。联合用药组给予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缬沙坦用法同单独用药组;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 20 mg/d, 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水平;治疗安全性;干预前后患者肾功指标(尿蛋白排泄、血肌酐)、微炎症状态(C反应蛋白、IL-6)。
1. 4 疗效判定标准[2] 显效:症状消失, 血糖达标, 糖化血红蛋白降幅>2 ng/L, 肾功能指标正常;有效:症状缓解, 血糖稳定, 糖化血红蛋白降幅>1 ng/L, 肾功能指标好转;无效:症状、血糖和肾功能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水平比较 联合用药组治疗显效患者27例、有效12例、无效3例, 总有效率92.86%;单独用药组中, 治疗显效患者19例、有效11例、无效12例, 总有效率71.43%。联合用药组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单独用药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干预前后肾功指标及微炎癥状态比较 干预前, 联合用药组尿蛋白排泄、血肌酐、C反应蛋白、IL-6分别为(119.13±35.13)μmol/L、(158.25±72.92)μg/min、(32.24±0.41)mg/L、
(21.91±0.41)ng/L;单独用药组尿蛋白排泄、血肌酐、C反应蛋白、IL-6分别为(115.10±45.16)μmol/L、(158.35±72.91)μg/min、
(32.25±0.42)mg/L、(21.86±0.43)ng/L,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 联合用药组尿蛋白排泄、血肌酐、C反应蛋白、IL-6分别为(56.28±14.71)μmol/L、(110.10±48.59)μg/min、
(15.78±0.12)mg/L、(3.12±0.13)ng/L优于单独用药组的(80.37±
34.29)μmol/L、(137.28±53.94)μg/min、(21.78±0.25)mg/L、(6.15±0.26)n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治疗安全性相比较 联合用药组出现恶心2例、头晕2例、面红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0%;单独用药组有恶心2例, 头晕2例、面红2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早期糖尿病肾病是一种常见糖尿病并发症, 其发生较为隐匿, 可出现肾功能降低和蛋白尿, 治疗难度大, 治疗不及时可出现尿毒症和肾衰竭。研究显示, 糖尿病肾病发生和血流动力学、机体代谢障碍、微炎症状态等密切相关。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有效调节机体血脂和抗炎, 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降低炎症水平, 降低尿微量白蛋白, 保護肾功能, 延缓肾衰竭[3, 4], 将其和缬沙坦联合用于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中可增强肾功能保护效果, 有效发挥抗炎作用[5, 6]。
本研究中, 单独用药组单一给予缬沙坦干预, 联合用药组给予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结果显示, 联合用药组治疗总有效率92.86%高于单独用药组的71.4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联合用药组肾功指标(尿蛋白排泄、血肌酐)、微炎症状态(C反应蛋白、IL-6)优于单独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研究显示, 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对微量白蛋白尿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有助于提升疾病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 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高, 联合用药后在改善炎症状态和肾功能方面效果更显著, 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 宋薇, 赵玲, 温建炫, 等.阿托伐他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炎症状态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13): 3056-3058.
[2] 李建英, 路文盛, 颜晓东, 等.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外周血NF-κB活性变化及阿托伐他汀的治疗作用.山东医药, 2011, 51(17):7-9.
[3] 韩晴, 张丹, 彭燕, 等.阿托伐他汀联合培哚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山东医药, 2012, 52(43):86-87.
[4] 朱鸿玲, 沈佩玲.氯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20(23):2869-2870, 2896.
[5] 李建英, 路文盛, 刘斐, 等.阿托伐他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外周血NF-kB和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影响.实用医学杂志, 2011, 27(11):1956-1958.
[6] 卢妙心, 朱颖霞, 吴莹, 等.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对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广东医学, 2014, 35(23): 3735-3736.
[7] 廖益飞, 傅槟槟, 桂志红, 等. 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5(3):172- 174.
[8] 方枋. 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6, 30(2):75-77.
[9] 王文萱. 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疗效探讨. 中国实用医药, 2017, 12(32):124-125.
[10] 温维斌, 刘凤英. 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临床研究.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6(1):70-72.
[收稿日期:2017-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