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欣赏语言文字 品味思想情趣

2018-05-03卢晓宁

关键词:散文阅读散文教学教学方法

卢晓宁

摘 要:当前散文教学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其根源在于教师未能掌握散文阅读的应有取向与散文教学的有效方法。欣赏语言文字之美与品味思想情趣之美,可作为散文阅读和教学的两个基本点。

关键词:散文阅读;散文教学;教学方法

散文,作为一种感染力、审美效果俱佳的文学作品,历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打文体,但当前的散文课堂教学还存在一些典型问题,笔者将之归纳为如下三点:

一是在课堂中在文本外。在课堂教学中,图片、视频、影像挤兑了文本,影像欣赏替代了文字品味。如有教师在《胡同文化》教学的三个主要环节运用了图文:第一,在课前预习环节,让学生搜集关于北京胡同、四合院的邮票或图片;第二,在导入环节,让学生看胡同图片,听“胡同歌”,谈感受;第三,在情感体悟环节,让学生看胡同拆迁照片,听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品味作者感情。[1]此类设计在散文教学中并不少见,但需思考的是,学生是应该通过图片、视频了解北京胡同,还是应该通过文字品味作者情感?

二是在客体中在主体外。散文的外在言说对象,称之为客体,如《胡同文化》中的胡同,《荷塘月色》中的荷塘。许多教师的教学往往停留在内容概括、归纳客体特点等层面,如“感受胡同文化有什么,理解胡同文化是什么,了解北京胡同的特点”等等。然而,散文的客体不过是作者寄托情感的载体,重客体轻主体,实属舍本逐末。

三是在思辨中在语文外。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多有思想层面的拔高,如“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有自己的见解”“胡同文化应该何去何从”等。此类问题,似乎在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但实则脱离了文本。思辨能力的培养固然重要,但跳出“语文”的思辨能力,属非语文目标,不能成为语文教学主流。

之所以产生这些问题,根源在于教师未能掌握散文阅读的应有取向与散文教学的有效之法。佘树森在《散文创作论》中指出,散文产生美感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思想情趣的美,二是语言文字的美。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这也是众多散文家及研究者的共识。因此,欣赏语言文字之美与品味思想情趣之美,可作为散文阅读和教学的两个基本点。

一、欣赏语言文字之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散文更是语言文字中的臻品。

欣赏要慢读、细读,读出文本语言的特点,读出语言所构建的意境、所蕴含的意味。如汪曾祺的语言以“不温不火,炉火纯青”著称,家常的、平淡的话居多,《胡同文化》的语言更是京片味儿十足,但在文末却出现一组四字句“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跟家常话相比,显得文雅。突然变“雅”,定有深意。叙了家常话,作者有感慨,只有用诗一般的语言方能抒发内心之感。细读这四句,能唤起读《天净沙·秋思》似的悲凉、落寞之感,是不舍但又觉得该舍的纠结与无奈。

欣赏是体会、领会,领会语言文字中的思想与情感。如郁达夫《故都的秋》里的意味。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到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单单这两段话,就有很多语言值得品味。

第一类,关联词,两段用了“无论……总是”“尤其……非要……才”等表示铺垫、强调的一系列关联词,从中不难感受到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特别喜爱之情。

第二类,反复的词。三个“来得”,两个“这”,两个“深味”,该采用怎么音调与节奏去读呢?是舒缓的、饱含深情的。反复读,就能读出作者对特殊秋味的特有深情。

第三类,前后语意加深的词。第一段是“秋味”,末段变为“秋的深味”,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因为作者对故都的秋味越回味情感越浓烈,至文末仅用“秋味”已不足以表达内心情感了。郁达夫的语言通常是细腻的、具体的,而情感是坦诚的、直接的。学习《故都的秋》,不该品品这独特的语言吗?

散文阅读要“欣赏语言文字之美”这个基本点,决定了散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品味语言。梳理多位名师的教学实录可以发现,指导学生品位语言有如下常用的方法:

(一)朗读法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真情朗诵是品味语言最常用的方法。请看特级教师蒋军晶《祖父的园子》的教学[2]160-172:

【教学内容】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教学过程】

1.默读:找反复排比多的语段。

2.指名朗读该段。

3. 2分钟读背该段。

4.在PPT上隐去画线部分,教师读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反复并加速接读。(学生读得越来越轻快)

5.要求学生体悟:读了之后,大家对地里的倭瓜、黄瓜、玉米有什么感觉?(学生回答:拟人手法,都活了;自由自在、很快乐、无拘无束;等等)

反反复复地读就是反反复复地感受,多遍朗读以后,学生能意会语言的特点及其中蕴含的情感,“特别的写法肯定蕴含着特别的情感”的教學目标也得以落实。

(二)对比法

所谓对比法,就是通过文章语言与其他语言的比较,品味语言的特点,如口语与书面语的对比、长句与短句的对比、近义词的对比等等。请看郭初阳老师《鸟的天堂》的教学[3]:

【教学内容】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斜躺(卧)在水面上。

现在正是枝繁叶茂的时节(时期),这颗榕树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览(展示)给我们看。……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眼前闪耀(照耀),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注:本段是原作,括号中是课文用词)

【教学处理】

郭老师挑选了原作中四个与课文不一样的词,让学生进行比较。学生讨论得非常深入,发表的意见也很精彩,如:有的说“时期”好,“时期”有现代感;有的说“时节”好,“时节”表示植物生长的节令。

品味语言,需要这样细读。细读了,比较了,方可深入理解语言的不同表达效果。

二、品味思想情趣之美

王荣生教授说:“作者之所以写散文,是要与人分享一己之感、一己之思。”[2]7可见,读散文,重在品味作者之情。

品味,要透过客体看主体。读散文不能只停留于客体层面,而应该重点揣摩作者倾注其中的感情。如对老舍《我的母亲》的教学,有两位教师分别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

1.分析母亲的形象,感受母爱的伟大。

2.学习作者抓住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3.品析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学习老舍散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目标二】

1.细读文本,品味老舍散文的语言特色。

2.感受作者对母亲情感变化的心灵轨迹,体认作者对母亲的独特感情。

教学目标一重在感知母爱,教学目标二重在关注老舍对母亲的独特情感。显然,教学目标二的阅读取向更契合散文。老舍写此文是为了塑造伟大母亲的形象吗?其实不然,文章开头写母亲未婚时的生活,中间择取受母亲影响的事件,结尾用不少的笔墨写与母亲分别后、母亲去世后的情况。这些与母爱的伟大无关,而与作者对母亲的追思有关。老舍写此文,是为了追悼母亲,表达心中的怀念、感激、自责与痛楚。

品味,要区分作者与我。因为散文所写皆来自日常生活,接近寻常人的情感体验,读者容易“他我不分”,用自己的情感代替作者的情感。虽然读散文要以己之心贴作者之心,但以己之感代替作者之感,就读之不得了。如在《胡同文化》教学中,不少教师对“电梯事件”的解读是:觉得生活小事可以“忍”,但对于社会上的不良现象,不该“忍”。汪曾祺写电梯事件是为了批判胡同“忍”文化没有人情味?其实不然,电梯事件后,作者特地摘出了一句话来阐述——“‘睡不着眯着这话实在太精彩了!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一般在什么时候会说“太精彩了”“某某,真有你的”,是批评的时候还是肯定的时候?细读作者的解说,不难发现,作者在此没有贬斥的意思,只对胡同人的如此逆来顺受,如此会“忍”的性情感到别有情味。若硬把它解读成作者对“忍”的批判,那就是以己之心代替作者之意了。

散文阅读要“品味思想情趣之美”这个基本点,决定了散文教学的另一项重要内容——领悟情感。领悟情感,即把握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感情,其关键在于掌握揣摩语言文字的方法。

(一)从作者直接陈述的语句中,感受作者的真情实感

作者直接陈述的语句,一般有表示心理活动、好恶评判的词。通过这些词容易把握作者的直接感受,乃至发现作者的情感变化轨迹。如特级教师李海林《幽径悲剧》的教学[2]177-188:

师:读散文要以己之心,体贴作者之心。如何体贴呢?——找作者直接的陈述。同学们,请看课文第11~16段,把所有含有“我”的句子都找出来。

[学生逐一找出相关句子。]

师:在这些句子中,画出表示心理活动的词,朗读、体会。

[学生画出并朗读了“吓了一大跳”“痛苦”“毛骨悚然”“ 悲哀至极”等词,从中较快地体会到作者的痛苦、悲哀之情。]

这一教学看似简单,但学生经过此环节掌握了体会作者情感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二)从文句的语气语调中,体察作者的言外之意

除了直接的陈述语句之外,作者往往还会在字里行间委婉地表达情感,即常说的言外之意。李海林老师在执教《幽径悲剧》时也用了此法。李老师引导学生从语气语调中读出言外之意,先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体会和对比体会:

师:听话不仅要听内容,更要听语气语调,这就是话外之音、言外之意。请同学们读第15段,看一看这段是什么样的语气语调,从中你感受到作者的什么感情?

[学生感受不深。]

师:请同学们对比朗读第8段与第15段。(用粉笔在黑板上列表)将你的阅读体会填入表格中。

[对比朗读后,学生在表格中分别填写了“美、快乐、幽静、芬芳”“喜爱、快乐、高兴”和“悲伤、凄凉、悲惨、无力”“悲伤、希望不发生、抱怨、解嘲、无奈”等内容。]

显然,在对比体会后,学生若有所悟,但仍没到位。对此,李老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相近事例,以唤起学生已有的情感经验。最后,让学生再次朗读,他们对言外之意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

言外之意,不易領悟,若教师直接给予,学生无法切身领会,只能死记硬背,那么教学就会失去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杜会肖.走进悠悠古巷 品味胡同文化——《胡同文化》教学设计[J].语文建设,2008(1):20-22.

[2]王荣生.散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郭初阳.颠狂与谨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59-198.

(责任编辑:方龙云)

猜你喜欢

散文阅读散文教学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以群文阅读助力中考复习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与突破
由《故都的秋》谈高中散文教学思路
以人教版鲁迅作品为例谈散文教学的文体意识
巧抓散文教学之根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审美体验教学分析
细品杨绛的“愧”与“善”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