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时代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在线教学平台设计
2018-05-02成凤敏
成凤敏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教学模式再度升级,在“互联网+教育”的环境下,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到课堂教学与课程建设中来。结合我校数字电子技术核心课程的建设,设计在线教学平台,使师生交流更加自如,实现把网络教学平台设计成为人人可学的互动学习平台,为翻转课堂的应用和知识的固化衔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数字电子技术;在线教学;网络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5-0180-02
“互联网+教育”是运用云计算、学习分析、互联网、人工智能和网络安全等新技术,推动教育跨越学校和班级等地域、空间的界限,面向学习者个体,提供优质、灵活、个性化教育的新型教育服务模式。其具有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的典型特征,是教育在“互联网+”时代的新形态,是大规模个性化开放教育体系中的教育服务创新模式。“互联网+教育”开启了教育生活的新时代[1]。学校通过云端可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进行项目式教学、游戏式学习、翻转课堂教学等模式,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国内外已经有大量成功案例,如Coursera、EDX,它们真正体现了网络课程开放这一思想,必将成为今后网络学习的主流。萨尔曼·可汗制作了超过4,700个主要教授数学和科学的视频。至2012年6月30日,他在YouTube的频道已经吸引了超过2亿1千万人次观看。比尔·盖茨评价可汗的创新工作是“一场革命的开始”。
结合我校办学特色和定位,按照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为依托,设计在线教学平台,兼顾不同层次和学习能力的学生的学习进度,实现网络资源的自大化利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实施者,为我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迎评促建进行探索性的工作。
一、网络课程平台的建设
1.设计微课程。微课程是围绕某个教学知识点精细化设计的数字化学习课程包,适合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2]。通过将课程内容划分知识点进行讲授,制作微视频和微课件,微视频时间设定在15分钟左右。学生在学習过程中,按照自己的节奏去看视频,已经学会的知识可以省略不看,没有听懂的知识点可以反复播放,直到掌握为止,甚至还可以点击暂停,做好学习记录,对于存在疑问和未能理解的知识点带入课堂与教师或同学进行交流讨论。这样便可以兼顾所有不同层次的学生。
针对不同专业特色制定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规划,对课程知识点进行划分,选取重要的知识点进行设计,以便在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前通过网络课程平台学习重要知识点,课堂内进行互动质疑和深入探讨。非重要知识点则仍然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如此,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进度,实现网络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如第4章组合逻辑电路的学习,选取表1中的内容进行设计。
2.搭建移动互联的学习环境。优质的互联网站,可以激发学习欲望,构建适合我院办学层次和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特色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转变,体现新型社会环境下民主、平等、互动和合作的师生关系。
(1)平台设计架构。学生进入网站后,根据网站功能对课程进行信息浏览和学习,查看课件和业界资讯,遇到问题,在论坛上提问;教师进入网站后查看课程的相关信息,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回复;管理员通过用户名及密码的验证后,进入后台,对新闻、文章、图片、用户及论坛等进行管理。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2)数据库结构表设计。由数据库的需求分析,管理员信息表的属性有管理员名称、密码和ID。如表2所示。
论坛信息表的属性有发帖者姓名、发帖者邮箱、发帖时间、发言内容和ID。如表3所示。
资料信息表的属性有资料编号、资料名称、资料标题和资料简介。
二、网站主界面
主界面包括菜单项、公告栏、课程简介、学习资料、业界资讯、教与学、网友评论和相关链接模块。其中,菜单栏包括:教学队伍、课程教学、教学实验、教学视频、习题作业。公告栏展示最新通知。课程简介模块介绍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让用户充分了解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学习资料模块,让用户查询相关资料,拓展知识面。业界资讯模块包含课程相关新闻,及时、准确地展示数字电子领域的资讯。友情链接模块让用户浏览到更多的精品课程网站,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三、结论
针对15自动化1,2和15轨道交通专业开展了教学研究,与上届同期班级比较,通过在线教学平台的应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性和学习热情比较高涨,出勤率、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课堂的活跃程度都明显高于上届。学生在学期末的课程设计和电子实习过程中也表现出更强的实践能力。整体上观察,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略好于上届同期学生,教学评价优秀。
实践证明:通过在线教学平台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进度,提高教与学效果,推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陈丽,郑勤华,林世员.“互联网+”时代中国开放大学的机遇与挑战[J].开放教育研究,2017,23(1):15-17.
[2]黄建军,郭绍青.论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5):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