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的统计学专业《时间序列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2018-05-02纪志荣何东进刘金福巫丽芸陈虹滕忠铭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16期
关键词:时间序列分析教学改革互联网

纪志荣 何东进 刘金福 巫丽芸 陈虹 滕忠铭

摘要:《时间序列分析》课程是统计学专业必修的学位课程,本文深入分析该课程当前的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式探讨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关键词:互联网+;时间序列分析;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6-0107-02

《时间序列分析》课程是统计学专业必修的学位课程,是统计专业课程体系中与社会经济活动联系密切,理论结合实践实用性很强的一门综合课程。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经济学、数学和统计学基础,通过学习相关理论和软件操作方法,探索社会经济现象的动态结构和发展变动规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迅速成为各个行业关注的热点,“互联网+教学”模式被提出来,带来不一样的课堂教学方式。新时期的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式呈现多元的选择,怎样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条件,结合“互联网+ ”进行教学,调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深入掌握时间序列实用统计分析方法技能,这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近年来,时间序列分析应用和教学改革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及科研和管理人员的极大兴趣。学者们[1-5]从不同方面为《时间序列分析》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有指导意义的建议,对课程发展起到一定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针对“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时间序列分析》教学方法改革研究尚不多见。因此,文章基于承担的我校统计专业《时间序列分析》课程的教学实践,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时间序列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一、时间序列分析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传统课程教学模式为“数学理论知识+例子说明+解题”,“PPT+黑板”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示范,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过程过度强调方法的推导实施过程,统计思维阐述不够,学生学习过于规范化和程序化,上机操作大部分是用Eviews软件完成,验证型实验多,设计型、综合型实验偏少,局限于教师演示、学生模仿,被动地完成实验任务,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考核形式大多以闭卷考试为主,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授课教师,笔者跟踪调查2014届、2015届、2016届统计专业的本科生,设计了时间序列教学改革的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95份,由于是本学院学生,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达到100%。其中有84%的同学认为时间序列分析对以后的工作学习有用,11%的同学认为用处不大,5%的同学认为没有用。结果表明,作为一种重要的统计分析方法,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认识到学习时间序列分析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但是从近几年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期末考查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不高、学习效果不佳,如何解决这个困境使得时间序列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时间序列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互联网+教育”是将互联网与传统教育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教育发展生态系统,对课程教学改革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要求教师应具备高层次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学过程中应明確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改变原有的教学手段,提升职业素养,充分借助互联网信息,互联网教育资源和信息化手段向课堂教育渗透,拓展教学思路。以下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形式提出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1.优化课程体系,拓展教学内容。《时间序列分析》课程实用性强、应用性广,本科时间序列分析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平稳时间序列ARMR建模、单位根检验、非平稳时间序列建模、时间序列的异方差性、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确定性时序分析等,教学过程中应以知识要点为中心,搜集网络资料,整合优化知识结构体系,依据“精简、拓展、应用”原则适度调整教学内容,淡化复杂的公式推导,侧重剖析公式内涵,注重统计思维的培养。互联网的普及和海量的数据信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教学案例和素材,也带来了大数据处理和运算。为了与互联网大数据各种算法接轨,教学中应强化多种统计软件的学习,除了Eviews软件操作,尝试给学生介绍R、SAS、MATLAB等常用统计软件,尤其免费软件R,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编程技能和创新能力,从而拓展实验教学内容。开展课程论文、学科竞赛等课外活动,将教学、科研与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构建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

2.多元化教学模式,实现教学信息化,学习自主化。新时期的网络背景下,开发在线教育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成为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互联网催生了“网络三课”——慕课、微课、翻转课堂,课堂、课程、课本实现“网络变身”,课本变身为网络资源,课程变身为慕课,校园教室变身为翻转课堂,再进一步,就是学校教育变身为“互联网+教育”。新兴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兴起,对课程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探索翻转课、慕课、微课等教学模式在时间序列分析课程中的应用必然成为教学模式改革发展的趋势,无论对于教学效果的提高还是面向服务于社会,都具有实际的意义。微课被称为“碎片化”教学,视频时长大多在10分钟左右,短小、精悍,学习者在移动设备上就可完成学习,多角度、多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可形成多维学习刺激,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慕课也称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是互联网时代涌现出的新型课程教学和开发模式,其特点是开放、即时、个性化,教学内容丰富,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或者兴趣偏好决定学习的快慢、深度。翻转课堂,是由教师创建视频,知识传授是在课前学生通过授课视频自主完成,知识内化则通过课堂上生生、生师讨论来完成。这种教学模式由传统的“先教后学”,改为“先学后教”,网络教学平台不受时空局限,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对自己感兴趣内容进行在线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讲授针对重难点,教师答疑解惑,让学生解决问题下课,相比传统课堂让学生带着问题下课更具先进性,明显提高课堂参与度,增强课堂活力。针对《时间序列分析》课程,课题组进行了积极尝试,将本课程的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实验指导书、教学案例及数据、练习习题、相关的研究成果和论文等资料课前供给学生,让学生提前预习、互相讨论,疑难问题带到课堂,由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共同完成。并选择非平稳时间序列ARIMA模型教学内容,制作成三次微课,分享到班级QQ群,按照“真实案例背景—提出问题—解决方法—方法步骤”的思路展开,让学生先了解方法是解决什么问题的,再讲解如何实现的,引起了学生强烈共鸣,有的学生把实习、工作中的具体问题,甚至就导师分配的项目问题展开激烈讨论,学生高度参与,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采用翻转课、慕课、微课等新兴多元化教学模式结合传统的案例教学和任务驱动式教学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与学习积极性。

3.注重过程考核,考试形式多元化。《时间序列分析》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对该课程的考核不应该只停留在闭卷考试的层面上,应注重过程性评价,提倡多元化、多方面地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平时成绩考核,如学生课堂回答问题、课堂主题活动参与情况、小组综合报告考核、学生网络教学平台使用情况等要纳入考核成绩;课程论文是实践教学的重要手段,要作为综合成绩评定的组成部分,要求学生能够针对实际问题从数据搜集、模型建立、结果分析完成一篇不少于5000字的课程论文,考核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最后结合闭卷考试给出学生的综合成绩。

三、结语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为现代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合理地利用网络,在“互联网+”的模式下将翻转课、微课、慕课等新兴多元化教学模式运用到《时间序列分析》的教学中,创建自主学习环境,并进行多元化考核,不但有利于《时间序列分析》课程的发展和完善,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加强,促使学生整体素质提高。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课题组将不断加强团队建设,顺应当前教育信息化改革方向不断创新,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胡根华.“时间序列分析”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J].教改教法,2017,(374):46-47

[2]戴敏.《时间序列分析》课程教学模式的几点探讨[J].台州学院学报,2016,(6):69-71.

[3]程胜.R统计软件及其在《时间序列分析》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41):173-175.

[4]苑飞,申菊梅.时间序列分析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9,(2):96.

[5]徐宝,腾飞.新形势下时间序列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1,(2):140-142.

猜你喜欢

时间序列分析教学改革互联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