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意义和创新观念

2018-05-02田维宽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17期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田维宽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新的要求,作出了新的部署,也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和新规划。本文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理论意义和创新观念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意义;创新观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7-0054-0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新概括,是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提出的,是创新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了新形势下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新纲领,为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并作出了战略部署,将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创新观念。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意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概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除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基本内容以外,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新的概括,首先是增加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容,重新定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其次是首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加入了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内容,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升华;最后是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这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理论概括和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新定位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党的各项工作和经济建设都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平衡。科学发展观也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的科学思想体系。对于科学发展观的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重新定位,要求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形态。它们之间是互为前提、互相促进的一个统一整体,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具有严密的逻辑关系。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建设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有机统一,共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也是我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得出的正确结论。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观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除了具有丰富的理论体系以外,还对理论体系进行了观念创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1.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自信”的新观念。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政党能够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创新地提出了“三个自信”的要求,包括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道路自信要求中国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要勇于挑战,直面新的矛盾和问题,毫不動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受到任何外在因素的干扰,充满自信地解决各种改革和发展道路上的障碍。理论自信要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种理论基础。我党从长期的发展经验中摸索出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阐明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说明了怎样建设党、建设什么样的党,而科学发展观回答了如何发展和实现什么样的发展问题。可以说各个不同阶段都有党的创新理论作支撑,为我国的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制度自信要求要长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相信社会主义制度能够解决我国改革发展中遇到的任何困难和问题,坚定制度自信才能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主动和创造性,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不同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特色进行了新的解读。首先是实践特色,它强调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来自于实践,是被实践检验过的关于中国发展的正确选择,也是我党在几十年改革开放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其次是理论特色,不管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它们都有共同的理论基础,也就是中国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同时还具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创新,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再次是民族特色,我国是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调了我国的民族风格,能够号召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而共同奋斗,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的配合,它以民族精神为起点,体现了各民族求真务实的风格,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传统;最后是时代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背景下提出来的,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更加具有时代特征和开放性的风格,展现出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特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要科学发展、和平发展、可持续发展,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着力点。

3.关于人民福祉的六个理念。关于人民福祉的六个理念,一是强调人民共同享有劳动成果;二是只有把群众当成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成亲人;三是号召全党向人民学习;四是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五是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历史的推动力;六是要牢记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和力量在人民,这就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要让全体人民共同享有的一种胜利成果,是惠及全国各族人民的伟大创举。

4.中国特色反腐道路的“三清”新观念。反腐倡廉一直是我党相当重视的头等大事,这件事做不好就会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也会让我党失去民心,因此,十八大报告中特意指出要对腐败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意预防,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5.提出了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四个意识”的新思想。要求全党必须具有忧患意识,始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因眼前取得的一些小成绩而洋洋得意,让社会主义发展事业停滞不前。要增强创新意识,用创新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遇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增强宗旨意识,就是要始终依靠人民群众,把人民放在最高的位置,归根到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最终就是为了造福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最后要增强使命意识,就是要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牢记自己的使命,艰苦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6.提出了权力运行的“四个监督”新观念。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怎样运行关系到党的形象和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必须要对权力进行监督,在这个问题上,我党提出了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和舆论监督等四个监督的新理念。让权力成为为人民服务的工具而不是贪污腐败的温床,必须让权力运行在阳光下,接受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确保我党的纯洁和先进性。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不断创新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新的内涵,提出了一系列的创新观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特征,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够最终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曲青山.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J].求是,2014,(13).

[2]杨彬.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J].奋斗,2014,(2).

[3]肖贵清.关于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的几个问题[J].山东社会科学,2013,(3).

[4]杨少鹏.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科技战略思想的发展[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4,(1).

[5]王缉思.中国的国际定位问题与“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思想[J].国际问题研究,2011,(2).

猜你喜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对苏联生态建设的超越
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逻辑揭示中国模式的政治图谱
党为何始终高度重视核心问题
当代青年的“小目标”,该如何实现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百年发展趋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关系探究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试论形势与政策课程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