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以前想都不敢想!”
——西北石油扶贫纪实
2018-05-02周立瑜
□ 本刊记者 周立瑜
“查困‘源’,找贫‘根’,摘贫‘帽’,要实实在在帮助少数民族同胞过上幸福生活。”西北石油党委书记刘宝增的一席话道出了石油人的共同心愿,彰显了中国石化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日子过得比蜜甜,高兴的事情天天有。”近日,贫苦了大半辈子的艾海提·托乎提老汉喜笑颜开:住的房子变成抗震房,养的羊再不愁销路,庄稼收成有保证,小孙子送进全新的幼儿园……像托乎提一样,柯坪县越来越多的村民感受到西北石油援建扶贫给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22年来,西北石油先后完成了农业灌溉工程、800亩红枣示范园建设、120套抗震安居房建设、400余户庭院改造、双语幼儿园建设、农贸市场建设、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等多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2014年以来,该局又先后派遣4批次共68人的“访惠聚”工作队开展驻村工作,用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不断改变着村子的面貌和村民的生活。
用心用情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又是一年棉花丰收时。2017年10月20日一大早,上巴格力村驻村队员便来到阿依古丽·吐尔汗老人的10亩棉花地里忙活起来,采摘、晾晒、分拣、售卖,几天忙碌后,帮老人拿回一大沓人民币。阿依古丽脸上笑开了花,逢人就夸“石油人亚克西!”
“我们村共6个村民小组,312户1388名村民,贫困户85户,每一户的情况都装在我们脑子里,每一个人的需求也都记在我们心里。阿依古丽奶奶是我们帮扶的重点对象。”队员吾买尔江·艾力说。
解民意要知民情,知民情从走访入户开始。西北石油“访惠聚”工作队员以拉家常、交朋友、结对子等方式,了解各类家庭困难诉求,立档建卡。仅2017年便走访1735户次,收集完善村民家庭人口、社会关系、思想动态、家庭收入等信息1503条,帮助村民解决反映的问题98项。
在村民的反映中,治病就医是头等大事。
2017年11月9日,阿依则巴·阿里木眼含热泪向西北石油人表达着谢意,几个小时前,6岁的阿里木被宣布心脏病手术获得成功。去年9月,西北石油和地方医院联合开展“送医下乡”活动,为1000余人进行义诊,免费发放药品6万余元。在活动中,包括阿里木在内的6名儿童被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经过一番精心准备,11月1日,西北石油将患儿送至乌鲁木齐接受手术治疗,油田员工还志愿为患儿献血。目前,6名儿童全部成功完成手术。
西北石油“访惠聚”工作队队员帮老乡收割麦子。周立瑜 供图
西北石油局和地方医院联合开展“送医下乡”活动,为千余人进行义诊。周立瑜 供图
“一大家人甚至没有一身整洁、完好的衣服”,这是当地许多贫困家庭“穿衣难”的真实写照。西北石油依托“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建立“爱心衣站”,将企业职工自发组织捐赠的衣服,定期向贫困村民发放。截至目前已发放衣物5000余件。
在滑坡体顶部的建房振动加荷、在坡脚修建房屋、削坡过陡、坡脚开挖等人类工程活动,是形成本滑坡的重要因素。
为动员全员力量推动帮扶工作有效开展,西北石油党委创新开展了“两个一百”结对帮扶活动,优选100名党员志愿者与100个贫困家庭结对子、100名团员志愿者与100名贫困学生“手拉手”,参与活动的党、团员321人,累计投入资金500万元,帮助贫困家庭95户。
“今天帮玉素甫老人接通了水管,心里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是我们石油人幸福的使命。”这是喀拉库提村工作队副队长陈刘杨在民情日记本上写下的一段话。驻村9个月时间,他已写下近10万字的日记,像这样的日记本,第4批“访惠聚”工作队的32名驻村队员人手一本。
“输血”加“造血” 扶贫扶到根子上
驻村4年来,“访惠聚”工作队持续做实精准建档立卡工作。如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大减少。据不完全统计,村民每户年均收入已增长1000余元。
既要“输血”,也要“造血”,收入增长的背后是观念的转变。西北石油把产业扶贫作为解决贫困户增收难题的一把“金钥匙”。
“自从去服装厂上班,我每个月有了2000元收入,家庭情况有了很大改善,日子好了,再也不愁了。”村民米热古丽·阿不都克热木高兴地说。
2016年,西北石油结合南疆大力发展纺织产业的机遇,成功引进服饰企业在柯坪县开办兴科服饰有限公司,成为该县建立的第一家服装制造企业,帮助50人解决就业问题,每人年收入2万元以上。
走进西北石油职工餐厅,精心烹制的羊肉总是最受欢迎,不仅仅是因为它的鲜美,更在于它承载了扶贫的爱心。
“柯坪羊上餐桌”是西北石油的重点扶贫项目。他们组建“农户+合作社+油田”产销一体化的运行模式,使全村年增收35万元以上。同时,在收购、宰杀运输等环节为村里提供就业岗位8个。负责该项目的李瑞和王智介绍,目前每周都有1300公斤的羊肉从柯坪县拉到油田,年销售额达400万元以上。
“村民的生活好不好,大巴扎上看一看。”每周六玉尔其乡的大巴扎总是热闹非凡。这个集物资交易、文化演出等功能于一体的巴扎占地3.1万平方米,由西北石油投入100万元建成,为村民提供了近200个销售摊位,近50户村民长期在此进行禽类蔬菜销售,每户年均增收近万元。
为做强做大经济农作物产业,西北石油大力开展“温暖助农”工程。通过发放优质棉种、开展送科技下乡等活动帮助农民增产增收。2013年,该局投入500万元援建的柯坪县标志性工程项目——4350亩红枣滴灌科普示范园,辐射引导红枣规模化、标准化种植面积2万亩以上,直接受益农民1.2万人。
教育惠民 带来知识和希望
由西北油田投入330万元建成的中石化阳光幼儿园占地1200平方米,园内有宽敞明亮的教室、完备的生活教学设施和整套的消防安保系统,入园的孩子食宿全免,解决了当地近300名适龄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这也是继中石化星星幼儿园之后,西北油田援建的第二所幼儿园。
筑牢教育根基,推动教育惠民,在西北石油人看来,是帮助村民摆脱贫困的长效之举。“公益课堂”成为西北石油扶贫助学的亮点。他们每周两次为孩子教授汉语、辅导作业、讲解科普知识。截至目前已开课160余次,开展汉语、爱国教育、科学教育及课业辅导3500人次。
针对因学致贫、因病致贫家庭,西北石油在职工中广泛开展“捐资助学献爱心”结对子活动,采取“一对一、多帮一”的对口帮扶方式,建立捐资助学长效机制,资助19名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解决近300名贫困中、小学生的上学困难。
对口帮扶柯坪县以来,西北石油投入教育资金近千万元,新建和改造学校两所,资助贫困学生500多名。
扶心扶智 思想一变天地宽
如何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贯彻到这个偏远的角落?去年11月,西北石油的全国人大代表斯尔江·托合提木拉提与队友踏上了入户宣讲之路。这只是驻村工作队对村民进行思想引领工作的一个缩影。“贫困村要想彻底实现脱贫,既需要物质基础的坚实,也需要实现村民精神面貌上的脱贫。”斯尔江说。
村子要发展,必须摒除村民的“等靠要”思想。工作队选树优秀党员领导干部、脱贫致富能手等,在周一升国旗、农牧民夜校、入户走访等场合进行宣讲,并组织召开致富模范表彰大会、青年座谈会等活动,弘扬勤劳致富的良好风尚。
他们还聚焦感恩学习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做好“学汉语唱国歌”“我是中国公民”专题宣传教育,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研讨,讲解各项惠民政策等,引领广大农牧民维护民族团结,自觉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村子发展好不好、基层组织强不强是重要因素。我们参考企业党建模式,持续提升村子党建工作水平,以党建引领村子更好发展。”西北石油副总政工师余满和说。
党建油地共建成为提升驻村党建水平的法宝。目前,西北石油下属两家单位党委与村党支部结对子,5个基层“10面红旗党支部”与8个村民党小组结对子,工作队10名党员分别与10名村“两委”(村委会和党支部委员会)成员结对子,使党的基层建设更加稳固。
党建思想文化建设的加强正逐步影响着村民的言行。村民的笑脸多了,热爱工作的人多了,走在路上用“你好”表达问候的孩子多了。每周一,村委会在广场举行升旗仪式时,村民一个不落地前来参加,望着升起的国旗、伴着激昂的音乐、唱着高亢的国歌早已成为村民的日常。
“这一切,以前想都不敢想!”当地乡政府一位工作人员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