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利用现状地形高差的设计研究
——坡地多层住宅小区总平面和大地库竖向设计

2018-05-02蔡小莹江苏龙腾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14

安徽建筑 2018年2期
关键词:高差住宅楼覆土

蔡小莹 (江苏龙腾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14)

白马No.2016G48地块房地产开发项目位于南京市浦口区,象山东路以东,海象路以南,海院西路以西。总用地面积为64963m2,容积率为1.4,总建筑面积145451m2,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90914m2,地下总建筑面积54537m2,总图布局由于容积率和层高的限制,以多层住宅为主要元素。地块平面形状为梯形,用地高差大,成北高南低、西高东低之势,最高处的西北角道路中心线绝对标高比最低处的东南角道路中心线绝对标高高出8.4m之多,具体高差情况为:用地西侧道路北端比南端高约6.5m,用地东侧道路北端比南端高约4m,用地北侧道路西端比东端高约4.4m,用地南侧西端比东端高约1.9m,在高差的递减速度上,地块北侧从西往东的递减速度高于南侧,地块西侧从北往南的递减速度高于东侧,属于不均匀递减。这种地形高差变化的大幅度及其不均匀性增加了设计的难点,同时也造就了项目的特点。

南京位于长江下游中部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住宅应朝南布置,并注重穿堂风的设计,由于本地块形状较规整,用地朝南,总体布局顺应地形,6~8层的住宅从南往北行列式顺序推进,形成行列式的布局形式,虽然多层布置密度较大,但是我们努力营造了纵向和横向两个条状景观带,为居民的休闲创造出一定的户外空间,符合南京的居民生活习惯。

本项目的总图竖向设计和地库竖向设计受地形高差的影响很大,我们本着化难点为动力的思想,让本项目成为一个地上地下空间独具特色的多层住宅小区设计。

1 总图竖向设计

1.1 设计原则

根据《南京市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查相关办法》的要求,建筑的室外地面标高应与基地及周边现状地形及规划道路相衔接,建筑的室外地面标高应以相邻规划道路中心线控制标高为基准,最大高差应小于0.3m。

总图场地南北高差递减的设计尽量规律化,以便形成层层均匀上升变化的建筑天际线,同时可使场地内道路坡度变化较为均匀。

总图场地高差递减的设计和大地库的设计统筹考虑,以便地库顶板的覆土高度设计受控制且变化规律而均匀,有利于结构的合理化,也有利于地库室内空间的规律化。

图1 总平面图

1.2 总图竖向设计具体措施

总平面规划所有住宅楼横平竖直,小区主干道为内环设计,并设支路通达每栋住宅楼,车行道路设计满足消防要求。

《南京市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查相关办法》中对场地标高和城市道路标高之间关系的严格要求,让我们摒弃了采用局部堆土局部改造地形标高来简化竖向设计的想法。地块内从南到北主要布置有7排的多层住宅楼,从西往东布置了4列住宅楼(图1),由于地块最南侧用地的标高递减速度相对缓慢,加之此处设计有主入口,将正对主入口设计为横向的入口景观带,因此最南端的两排住宅楼的标高设计为一样,没有设置高差,形成平整的入口横向景观带,其余6排住宅楼正负零标高依次从南往北较为均匀的抬升,两栋楼之间的高差基本定在1.3~1.4m,以化解南北约6.5m的高差,局部略有突破,以便协调横向高差(图2、图 3)。

最东边的一列住宅楼设计略有不同,地形从南往北的高差幅度缩小为约4m,为了满足日照,最东边的一列住宅楼仅布置了6排,最南端的两栋住宅楼的标高设计仍然为一样,以使平整的入口横向景观带一直延续到东头,其余5栋住宅楼相互之间的正负零标高的高差主要为约1.3m,仅最北边一栋楼的高差变化略有突破,以综合平衡南北和东西向的高差变化。

图2 南北向剖面

东西向的地形高差幅度没有南北向大,因此东西向4列住宅楼基本以3次的高差递减就化解了东西方向的高差,简化了一个高度变化的层次,也就意味着地下室顶板和底板的设计因而被简化。地下室的顶板和底板在南北方向上基本是自然被住宅楼打断的,而在东西方向上是联通的,所以改总图场地4次的高差变化为3次,使得地库大板横向只需要折3次,简化了设计,简化了施工,也简洁了地库的室内空间。

图3 局部总平面竖向图

住宅楼设计均为北入口,住宅北侧室内外高差均为150,住宅南侧室内外高差基本为1.1m,局部略有突破,以平衡纵横两个方向的高差衔接及覆土控制(图 4)。

图4 局部剖面

2 地库竖向设计

2.1 设计原则

根据《南京市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查相关办法》的要求,室内地面标高低于室外地面标高超过该层建筑净高1/2,且建筑顶板结构标高高于室外地面标高不足1.2m,该层建筑视为地下室。

汽车库柱网均匀,层高统一;统一最小覆土为1500mm,控制住宅南边的场地标高低于住宅正负零标高不大于1200mm,住宅楼之间的覆土缓坡过渡;住宅楼地下储藏间层高统一;高差衔接斜板均做在住宅楼栋之间的位置。

图5 地库平面图

2.2 地库竖向设计具体措施

住宅楼的下方均设计为地下储藏室,分给上部的各户使用。自行车库有的布置在第2列和第3列住宅楼山墙之间的间距下方,有的布置在汽车停车位的尽端,将不规整的地库边界划给自行车库用,每块汽车停车区域都形状规整,汽车库安全疏散就近借用住宅楼梯,整个大地库各功能的设计满足消防安全疏散的要求。

汽车库均采用小柱网设计,柱距5400x6000mm,各汽车库区域层高3500mm(图5);住宅北侧入口处室内外高差150mm,北侧入口处覆土为1500mm,住宅地下储藏室层高因而主要为5150mm;住宅楼之间的场地设缓坡,住宅南侧室内外高差基本为1100mm,覆土较大处基本控制在2000mm左右高度;最北侧一排的住宅楼储藏室由于位于地库边缘,其地下储藏室设计为南入方式,储藏室层高加大为6650mm,设计上预留荷载,为局部加隔层改造预留可能性,以满足不同住户对空间要求的不同而预留条件(图 6)。

图6 地库局部剖面图

汽车库平面布置规律统一,在零散空间中找到共同点,使空间尽量整齐,在住宅楼南北间距之下均布置为停车位,通车道均布置在住宅楼山墙之间,高差以斜坡道相连,地库斜坡底板上方的顶板采用了斜坡顶板和平板两种方式,以适合不同的情况,简化设计。位于纵向景观带下方的顶板,由于是人行通道,可设计为跌落式景观,其顶板未做斜板设计,使得设计和施工简单,其余顶板的设计,在覆土难以满足要求时均以斜板的方式自然过渡(图7&图8)。

图7 地库局部平面图

图8 地库通车道处局部剖面图

3 经济技术指标

总用地面积:64938.57m2

总建筑面积:145451.21m2

积率:1.4

建筑高度:23.35m

建筑密度:24.57%

绿地率:30.23%

4 小结

本项目基地地形高差比较大,属于坡地建筑,竖向设计较复杂,地库设计顺应地形高差,层层退台以坡道相接,总图竖向设计既达到和城市界面的和谐关系,又有效控制了地库埋深,降低了土建造价。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我们既在着手设计时制定了一系列总图和地库的设计原则,又不拘泥于原则不变,灵活机动,才最终解决了一块不均匀变化的高差较大地形的多层密集住宅布局的地上地下设计,满足了规划的要求,满足了规范的要求,满足了种植要求,满足了各专业的要求,同时也打造出了一个坡地住宅建筑的形象。

经过我院各专业设计人员的密切配合,本着碰到了新问题就解决新问题、形成新形象的积极性,项目已顺利完成了施工图设计并已开工,预祝项目建成后获得预期不到的有吸引力的户外空间效果和独特的地库室内空间效果。

[1]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4.

[2]GB50067-201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4.

[3]JGJ100-2015,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4]DGJ32/J173-2014,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S].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5]DGJ32/J71-2014,江苏省居住建筑热环境和节能设计标准[S].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高差住宅楼覆土
某住宅楼的混凝土点状爆裂原因分析
高差影响下的城镇燃气管道水力计算简化公式
半干旱区全膜覆土穴播对小麦土壤氮素矿化、无机氮及产量的影响
住宅楼钢筋结算特点分析
旱地绞龙式精准覆土装置的设计
苗盘输送、取苗、投苗、栽植、覆土、压实、苗盘回收全过程自动化——全自动蔬菜移栽机 破解种植难题
不同温度和覆土厚度对粳稻出苗的影响
框架结构梁板面钢筋叠合产生的高差问题探讨
巴基斯坦塌楼埋了数十人
浅谈商业景观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