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018-05-01贾琬朝

新西部·中旬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机遇网络应对措施

【摘 要】 文章分析了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探求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措施: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积极占领网络阵地;加强教育,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水平;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对网络的监督和管理;加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队伍建设。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机遇;挑战:应对措施

一、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

1、网络充实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在传统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的素材主要取决于教材、著作、报纸等,但是由于时间和精力的不足,教育内容经常带有滞后性,且获得的信息量也不足。而网络的出现弥补了这一个缺陷,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提供了非常丰厚的教育资源,形成了一个拥有庞大信息量的网络系统,网络的共享性也给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平台。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向采取的是单向的灌输式教育模式,教育手段单一,而且也使学生被动的去接受这种单一的教育方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发挥。网络把这种传统的单向传播方式变成了双向传播方式,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2、网络突破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界限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集中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点、进行着同一种内容的教育,主要是以集体上课和个别谈话等形式来进行的,但是这样的教育方式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把思想政治教育局限在了一个相对狭小的时空里,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接受到的教育资源都是有限的,而网络的信息传播不受时空的约束,所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攻克了时空的约束。网络大大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 [1]学生可以在随意时间从网络上搜索到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思想政治教育者也可以在任意时间从网络上获取想要的相关教育素材以及通过网络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

3、网络改善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在传统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处于权威者地位的是教育者,学生总是隐藏自己内心中最真实的想法而不敢敞开心扉的去表达,思想政治教育缺少针对性,是一种单调枯燥的模式。然而网络的出现,改善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这一缺陷,教育者可以通过网络去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使思想政治教育有了一定的针对性。在网络的交流中,学生可以利用匿名的方式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的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教育者可以通过学生的这些想法进行收集、整理、分析,而收集这些信息有利于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并有针对性地选择对策去解决学生思想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的素质。在传统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常常也缺乏时效性,很容易耽误教育的最佳时机。而网络信息传播具有及时性的特征,通过网络教育者能准确的了解到学生的个人思想政治教育观点的认知程度,在学习和生活当中存在的问题,很快的给予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让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更具有时效性。

二、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1、网络使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更加复杂

(1)价值观念变得复杂化。[2]随着网络信息全球化的传播,西方国家通过互联网来渗透他们的意识形态,企图对中国的国民进行“西化”的教育。他们在网络上大肆宣传西方的社会形态、价值观、生活方式等,这些对大学生的思想状况造成了极大了挑战。

(2)生活方式变得复杂化。伴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表现出了多元化的形式。受到此影响大学生忘记了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中国传统精神,在生活上也追求富、追求美、追求乐。

(3)互联网本身变得复杂化。网络中蕴藏着很多丰富的信息,但是网络中的信息不能自由进行清理和删除,所以网络中既存在着积极、健康的信息,也存在着消极、腐朽的信息。

2、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挑战

(1)网络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地位提出了挑战。在传统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处于教育中心地位的是教育者,教育者可以掌握教育活动的实施、教学内容的设计。[3]但是随着网络的发展,互联网在大学生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而从传统方式获取信息的比重越来越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信息控制能力也变得越来越低,他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2)网络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挑战。在网络里信息的涉及面广、信息的数量也丰富,这些信息每天都在以非常快的速度传播,如果教育者知识欠缺、不能跟上网络信息传播的速度,那就无法充分利用网络中的信息资源,而网络的优势也就无法发挥出来。因此,网络科技的发展,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逐渐提高本身的知识素质。

3、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手段提出了挑战

网络作为一个具有互动性和平等性的交流平台,对大学生的接受方式和认知方式产生了影响,[4]所以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育模式的单调枯燥的缺陷就被明显的表现出现,就会使大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积极性降低及教育所取得的教育效果也降低,这种方式和手段不仅不能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而且也不能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同时学生也会出现逆反的心理现象,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找寻一种新的方法去适应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而传统的教育手段和方式已经不太适应了。

4、网络对大学生产生了负面效应

(1)网络的开放性特征使任何一个个人或任何一个组织都可以在网络上发表信息,而西方不法分子更是对中国进行着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及各种文化的渗透,尤其是对中国学生的三观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破坏,其行为与传统的教育目标发生奇异进而违背传统的教育目标,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2)网络的匿名性给大学生产生违法和不道德行为提供了一个机会。在传统社会里,因为有亲人的监督,所以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都表现良好。然而,由于网络的隐匿性,每个人都可以以匿名的方式存在于网络中并以匿名的方式发布信息,没有了亲人的监督,他们就容易跨越道德行为的界限,而不去承担发布不良信息后带来的后果和承担相应的责任,这种方式虽然可以使人们在网络中随意的发布信息表达想法和观点,但同時网络的匿名性也使网络中不道德的行为频繁发生。

(3)网络使人际交往变得间接化,容易让大学生的人际情感走向淡化。在网络里,不论年龄、地位和身份都可以与对方进行交流,这在心理上给人际交往有了一个大解放,而且对于一个成瘾者来说,他们之间不用提防,无话不谈,彼此间相互信任,尽情的享受网络交流的乐趣。在一定程度上,这就使他们远离了现实中的朋友,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势必会影响和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会使人们间的交往变得越来越淡、人际情感越来越疏远,甚至会产生人际交往障碍。

三、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的策略

1、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积极占领网络阵地

对于当代网络信息快速发展的趋向及大学生对网络信息有热烈需要的条件下,高校尽快树立起校园信息网,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陣地,这已经成为了一个十分急切的问题。互联网作为一个正在急速成长的新媒体,理当变成展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首先,建立一批具有马克思主义态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网站,变被动为主动提升占据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的主动性。其次,依据校园网络系统来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可以建立数字化的网络图书馆,来陶冶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兴办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软件,可以充足的运用网络的优点,把图像、声音、动画、文字集一体于思想政治教育中,让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加生动更加具有活力。

2、加强教育,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水平

网络信息不断地传播,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提供了条件,学生的思想状况可以被教师及时的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更好的展开。通过校园网、宣传、主题班会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对学生的自律教育进行强化。许多学生有过上网成瘾、盗取他人密码、浏览不健康信息的行为,所以必须强化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和自律教育,尽可能的减少网络上的一些不良行为,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良行为并进行自我反省。网络是一个为民服务的工具,人们在使用他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应该遵守网上的规则。

3、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对网络的监督和管理

致使网络上不良信息大量出现的原因之一是网络的监督和管理不足。因此,在建设网络上,必须强化对网络的监督和管理,完善网络方面的法律法规,这是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个重要的环节。在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学生法律知识的教育,让学生认真学习网络的相关法律知识及其规范自己的行为,使学生在守法的同时也要对网络上的信息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有辨别是非的能力,而不至于在网络中迷失了方向。其次,学校应该加强校园信息网络的监督和管理,要求学生必须通过进行实名身份登记注册后才能上网,对在网络上发布不良信息违反法律规章制度的学生进行严格的批评和惩罚。

4、加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队伍建设

在思政教育开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便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本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必须熟练掌握网络这门技术,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正确指导,为此,我们需要一支具有丰富网络知识和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适应时代的进步,既要操纵网络的基本理论且能对网络进行娴熟操作,又要具有能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既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又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技术和创新能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来承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非常急切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虞鲲.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其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04.11.

[2] 夏江敬.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2003.3.

[3] 马选民、邓富强. 网络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J].学术论坛,2012.12.

[4] 张显峰.网络信息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3.1.

【作者简介】

贾琬朝,陕西西安人,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 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猜你喜欢

机遇网络应对措施
再见,机遇号
指数再创新低 把握底部机遇
手机通讯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