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国家治理思想的理论渊源与时代意蕴
2018-05-01马瑞
马瑞
【摘 要】 本文论述了习近平国家治理思想的理论渊源,分析了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意义,认为习近平国家治理思想完善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的理论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法治基石和政治保障。
【关键词】 习近平;国家治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是结合各时期、各阶段不同国家、不同阶级关于治国理政思想理念的历史经验教训而形成的理论思想,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国家治理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在新时期的思想理论升华,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推进国家治理理论创新,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时期的发展演变,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理论基石。
一、习近平国家治理思想的理论渊源
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着“建设什么样的国家、怎么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问题提出了很多新的思想观点,对国家治理思想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论述,构成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想的基本内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多次提到有关国家治理思想,将国家治理思想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并提高到现阶段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是推进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1、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国家治理思想不仅仅是对当前国家治理现状和国家治理进度的一个真实情况的梳理概述,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深化与创新,党和国家掌握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思想的理论内涵,能够有效的对中国的治理改革提出新的发展要求。
(1)随着1871法国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以及巴黎工人革命政府的建立,新的薪金制度逐渐形成,比如说:关于国有企业负责人的薪酬改革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都对当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以及国家职工工资制度的改革发展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所指出的:“国有企业包括央企,在薪酬结构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合理、不健全的因素”;在制度变革和工资待遇上,也体现着“除了国家规定的履职待遇和符合财务制度规定标准的业务支出外”,[1]各国有企业的负责人在其所处岗位上是没有其他的支出费用的,并且按照每个人所处职务的高低相对应的消费额度也是不同的。可以看出,这次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缩小国有企业内部管理层与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使国企管理层与基层职工的平均收入差距缩小。
(2)列宁强调:“国家治理要切实防止官僚主义、文化和道德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以及弘扬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精神”等思想体现在中国的国家法治治理方面,也有着一定的价值借鉴。它不仅是国家治理在法制方面的体现,也是国家和政府管理人民群众的手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将历史各时期中有关国家管理、国家统治的思想进一步升华到国家治理的高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建设更加严格的管理制度、实现更高层次的生活水平的道路上,能够始终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稳定发展、不断创新的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的必要准备。
2、文化底蕴: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文化表明,当前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该更积极的参与到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当中,以主人公的姿态为建立美丽中国,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做出努力;另外,优秀传统文化也表明了更好的进行国家治理,需要树立“和而不同”的思想观念,要勇于创新、结合时代特色、构建属于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体系。这种传承与发展观念进一步体现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过程中,则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是经济转型与变革中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构建。实践证明,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明白:“人心向背决定着一个政权的命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于俭而败于奢”的道理。习近平的国家治理思想立足于时代发展潮流,立足于历史变迁的进程中,继承发展了传统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是不同历史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结果。在中国历史变迁的浪潮之中,优秀传统文化经历了不断额考验与磨合,“在不断适应中国发展的步伐,已逐渐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国家治理思想的文化理论基础”。[2]
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意义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在转型时期治国理政思想发展新的历史时期,其所包含的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借鉴正是所应学习和掌握了解的。中国的国家治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不断地经受历史和社会发展的考验,才能升华为适合中国发展的理论成果,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还需继续努力。
1、丰富与发展社会主义治理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论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时,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这一重大问题。《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的提出,也表明:“党和国家如何更好的治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国家所没有经历也没有解决得很好的”。[3]马克思、恩格斯对于社会主义的国家治理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对于未来社会发展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更多地是从一种预测性的角度去分析理解;另外,俄国十月革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列宁过世后,他所提倡的治理理论却没有继续发展,在经历了斯大林、赫鲁晓夫统治管理后,国家治理理论更是欠缺创新发展。在这个问题上前苏联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并有一定的发展,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国家治理问题。十八大以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國家不断进行社会改革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国进行国家治理现代化,绝不能只是对单一领域的改革创新,把握整体,从全局观念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全面治理,做到对经济建设、政治体制、文化创新、社会变革、生态发展、军队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多个领域都能兼顾发展才是我们的奋斗目标”。[4]
2、推进执政能力建设、深化体制改革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各领导阶级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不同的形式,从国家统治到国家管理,从国家管理到国家治理,每一次的变化都是一次跨越式的飞跃。国家统治、国家管理虽然也有着其不足之处,但是对于当时的社会条件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不能完全抹杀其有效的管理体制,总结不同阶段的国家治理的经验方法,推进国家治理的战略实施,不仅有利于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的理论思想,这既是时代赋予的发展机遇也是改革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出:“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5]如何实现这一理念,需要党和国家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用理论联系实际,推进执政能力建设、深化社会治理体制和治理模式的变革创新,这是当前国家、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的。
3、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在转型时期,中国的发展正处于“与世界发展接轨,走向世界的一个趋势逐渐”,无论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还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建立,都是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不断地开拓创新、与时俱进,赋予中国梦以新的时代内涵。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到:“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在各方面我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发展的腾飞、政治制度的确立都是新中国建设发展的成绩。但同时应清醒认识到,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改革开放存在着很多看不见的隐形的矛盾和困难,需要深入的攻坚克难,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保驾护航。国家的富强、改革创新的发展、制度体系的完善,综合国力的提升,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崛起,见证着时代变迁下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的提升。“中国奇迹”、中国转型的成果显著,使得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到新的标准,人民的利益、权利得到了保障,更积极地参与到国家发展建设进程中,做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三、习近平国家治理思想完善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习近平国家治理思想的主要内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将完善与发展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建设完整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体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6]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贯彻到各个领域,实现全方位的发展变革。
1、习近平国家治理思想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发展的一个关键点,取得了巨大的历史进步,中国综合国力、文化软实力都是这场变革的真实效果。但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各种复杂的矛盾问题也亟待解决: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可持续问题,社会矛盾的日益突出问题以及教育就业问题等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或者是党的建设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都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行社会主义治理体制和治理能力变革的重中之重。只有进一步了解这些矛盾和问题,表明在国家治理建设中制度执行力的重要性,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更加顺利进行。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指出:“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是当代中国发展的需要,统筹兼顾、科学决策”,[7]是实现国家稳步发展,五位一体格局建设的关键。
2、习近平国家治理思想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的理论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兴起、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追求高水准的生活方式。为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追求更多的自由权利和发展空间,用平等的权利和机会竞争,人们希望国家和政府能有更加完善的法律制度和法治治理保障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还需继续努力前行,社会治理、国家治理的现代化的推进还需继续完善,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念还需继续执行,这些都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的本质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作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改革的重要战略指向,[8]是治国理政新方略、社会改革新发展的理论基础,对推进中国改革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意义。
3、习近平国家治理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法治基石和政治保障
明确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以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方针指导实践,依法治国、依法治党,用制度体制约束党和国家的行为能力,真正做到有法可依、人人懂法知法,这也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处于最终的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在进行国家治理时,改革创新发展的任务仍然艰巨,仍然是变革创新的重点。依法治国是党和国家工作的关键,关系着党执政兴国、关系着人民生活幸福安康;“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推进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发展”。[9]
四、总结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虽然面临国际复杂的形势和国内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步伐却在不断前进、继往开来。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理论成果,让中华文明在当下中国发展实际中开花结果,赋予中华文明以时代特征。党的十八大系列讲话在不同的论述中都提到了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其主旨就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国家主导的力量,坚持国家制度建设,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充分调动人民、政府、社会、市场等各方面力量,实现社会主义治理的制度化、法治化、规范化,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0]
【参考文献】
[1] 白羽. 习近平:共同为改革想招 一起为改革发力[EB/OL]. 新华网,2014(08).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8/18/c_1112126269.htm.
[2] 任曉伟. 习近平国家治理思想的形成基础和现实指向[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
[3] 杨承训. 治理现代化:马克思主义新篇章——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国家治理”的论述[J].河南社会科学,2014(06).
[4] 陈石明. 论习近平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
[5] 郭学凯.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理论研究[D]. 山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6] 杜飞进. 中国现代化的一个全新维度——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社会科学研究,2014(05).
[7] 黄家茂,税强. 正确认识和深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把握的十大关系[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14(04).
[8] 张雷声. 习近平国家治理思想的中国智慧[J].教学与研究,2016(11).
[9] 张桂芬.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现代化的思考[J].速读(中旬),2015(07).
[10] 人民日报海外版 [N]. 人民网,2014-02-18.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14-02/18/content_1392087.htm.
【作者简介】
马 瑞(1994.03-)女,陕西渭南人,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