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梁启超——中国教育的早期现代化实践者

2018-04-29万明华

成功密码 2018年1期
关键词:新民梁启超道德

万明华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之新民,清朝光绪年间举人,祖籍广东新会县,是中国近代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在戊戌变法时期崭露头角,此后活跃于历史舞台达三十年之久。他出生于一个士绅家庭,祖父梁维清,父亲梁宝瑛,都曾参与乡政,在当地具有一定的势力和影响。梁启超自四岁起“就王父及母膝下授四子书、《诗经》,夜则就睡王父榻,日与言古豪杰哲人嘉言懿行,而尤喜举亡宋、亡明国难之事,津津道之”(《三十自述》)。五岁时,就在父亲与祖父的教授下,学习了《论语》等儒家经典,六岁,始通《诗》《书》《礼》等五经,至七岁时便能作诗缀文,表现出了惊人的学识,小小年纪便以“神童”之名享誉乡里。

1885年,梁启超以秀才的身份,进入了当时广州著名的学海堂,师从吕拔湖、陈梅坪、石星巢等汉学大家,勤奋刻苦,为日后的为学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890年,他退出学海堂,师从康有为,求学于万木草堂。这一时期,梁启超接触并学习了西方文学的相关知识,对于外国资本主义思想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思想上也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从一个普通的封建士子一跃而成为一个探索祖国命运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一个激情满怀的爱国者和改革志士。学成之后,他投身政坛,积极参与了各派政治力量之间的斗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发挥了不同的作用。晚年离开政界,讲学于清华研究院,较早地以新学眼光研究古代文化,引领了近代学术研究的新风气。梁启超一生涉猎广泛,著述宏富,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黄遵宪就曾盛赞他的文章:“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人人笔下所无,却为人人意中所有,虽铁石人亦应感动。从古至今,文字之力之大,无过于此者矣。”

一、道德观:“道德为体, 伦理为用”

在中国社会近代化改革过程中,道德建设是其颇为重要的环节,梁启超的道德观就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形成了。他提出“道德为体, 伦理为用”,并以此作为总的指导方针,在对中国旧道德进行变革和重构的过程中,阐释了“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与“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两种不同的转变方式,一方面强调对传统道德的现代性转化,另一方面也注重对西方道德价值的批判性引进。梁启超追求传统道德观念与西方道德价值的有机融合,意在展现一种与当前社会现状相适应的道德观念,为近代中国主流社会的新道德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借鉴,不仅在当时起到了改革重构的重大作用,对于新时代中国道德生活的建设也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1. “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

民国初年,是中国社会从封建传统向现代化过渡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阶级矛盾突出,民族危机深重。作为启蒙思想家的梁启超在经历了戊戌变法的失败之后,对国民观念的改革有了新的认知。他指出,只有从根本上进行国民道德的变革,才能培养出真正的“新民”,为国家的发展和建设贡献力量,“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就是这一道德方式转变的重要方法。

所謂“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简言之就是对中国传统道德观念进行批判的继承,使其发展成为适应当前社会建设的道德理念。梁启超认为:“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自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 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梁启超,《梁启超文选》,成都:四川出版集团,2009年,第29页)“我同胞能数千年立国于亚洲大陆,必其所具特质,有宏大高尚完美,厘然异于群族者,吾人所当保存之而勿失坠也。”(《梁启超文选》,第29页)华夏民族之所以能够屹立于世界,必然有其存在的特质,作为其中重要部分的道德建设,传承数千年,也仍然值得我们特别的珍视,也更应该大力地传播与弘扬。“儒家哲学,不算中国文化全体;但是若把儒家抽去,中国文化,恐怕没有多少东西了。中国民族之所以存在,因为中国文化存在;而中国文化,离不开儒家。”(《梁启超文选》,第49页)我们需要做的是“濯之拭之,发其光晶;锻之炼之,成其体段;培之浚之,厚其本原;继长增高,日征月迈”,“国民之精神,于是乎保存,于是乎发达”(《梁启超文选》,第2页)。当然,这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抱残守缺、故步自封,“世或以‘守旧二字为一极可厌之名词,其然岂其然哉? 吾所患不在守旧,而患无真能守旧者。真能守旧者何?即吾所谓淬厉其固有而已”(《梁启超文选》,第29页)。我们的民族道德传承千年,在面对近代化改革的社会现实时,要严格遵循保守与进取两大基本原则,相互调和,“世界上万事之现象,不外两大主义,一曰保守,二曰进取。 人之运用此两主义者,或偏取甲,或偏取乙,或两者并起而相冲突,或两者并存而相调和。偏取其一,未有能立者也。有冲突则必有调和,冲突者,调和之先驱也”(《梁启超文选》,第30页),在“守旧”的基础上进行传统道德思想的创新。

2. “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

“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是梁启超道德观建设的第二个重要方面,即针对中国道德传统中固有的弊端,借鉴和学习西方资产阶级道德思想,推陈出新,完善近代化道德体系。

梁启超指出,“今之世非昔之世,今之人非昔之人。昔者吾中国有部民而无国民,非不能为国民也,势使然也”。当今的世界已非昔日的世界,当今的世人,也并非昔日的世人了。昔日中国有民而没有国民,乃是国势使然,今日需要成为国民,亦是国势使然。面对当前近代化改革的社会背景,“欲强吾国,则不可不博考各国民族所以自立之道,汇择其长者而取之,以补我之所未及”(《梁启超文选》,第29-30页)。想要使国家强盛,就要广泛地学习其他民族的自立自强之道,汇总他们的长处,以补充自己的短处。因此,梁启超秉承着“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的基本理念,对西方的道德学说和思想进行了选择性的引进,主要包括边沁的功利论、康德的义务论,以及从达尔文、斯宾塞到颉德的进化主义伦理学说。他将边沁的伦理学说阐述为乐利主义,明确了公德、私德,公益、私益的主体概念。在康德的义务论的基础上,同中国固有的道德思想相联系,认为“道德之责任,生于良心之自由。而良心之自由,实超空间越时间,举百千万亿大千世界,无一物可与比其价值者也”(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点校》〈第一集〉,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45页),第一次将西方“自由说”与明代王阳明的“致良知”放在同等位置,突出强调了良知在道德修习中的关键作用。对于达尔文、斯宾塞以及颉德的进化主义伦理学说,梁启超则通过学案、学说的形式进行了介绍与阐释,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进化论思想在中国伦理道德系统中的影响。

梁启超在“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的同时提出了“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意在通过对西方先进资产阶级道德思想的引进与阐释,弥补中国传统道德中的固有弊端,为我们传承千年的伦理道德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增添了全新的活力,是传统道德思想现代性转化的关键所在。他创造出了一种融合中西思想且能够适应近代中国救亡图存需求的新型伦理观念,对近代中国的道德伦理系统的重新建构产生了积极影响。

二、治学观:“逆乎常纬,独辟新路”

在治学观上,梁启超追求一种“逆乎常纬,独辟新路”的为学理念,同他的老师康有为一样,在讲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都与传统观念有所不同。梁启超的治学观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其一“立志善观,持敬明理”,是他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总结出来的学习方法,立志方有目标,善观才能了悟,持敬所以专心,明理方可受用,这四点都是读书学习的重要方式,只有融会贯通,领会运用,方能在学术研究上真正地有所进步。其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强调的是一种过程性的学习方式,梁启超主张采用西方科学的教育方法,由浅入深,由易及难,逐步深入,循序渐进,要求我们在扎实基础的前提下,在各门学科之中选择自己感兴趣或者擅长的一项或几项来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获得真正的知识与发展。

1.“立志善观,持敬明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对待中华传统文化道德价值观方面,我们不能有“懒汉思维”,要对传统进行创造性的转化。今日中国社会的文化、价值、道德需要在“再中国化”的过程中,从“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中华文化”,突出了梁启超先生“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道德观建设的重要意义,为我们新时代社会道德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梁启超一生有志于学,又参与创办了时务学堂,在现代化的教育方法与实践上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为人师者最重要的不是传授现有的知识,而是传授学习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员不是拿所得的结果教人,最要紧的是拿怎样得着结果的方法教人”(孙培青、李国军,《中国教育思想史》〈第三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真正做学问,乃是找着方法去自求,不是仅看人家研究所得的结果。因为人家研究所得的结果,终是人家的”(宋仁,《梁启超教育思想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因此,梁启超在传承儒家教育思想的基础之上,提出了自己的学习方法,“立志善观,持敬明理”。

立志,是为学求学的开端,“学或进或不进,或成或不成,全视立志与否”(《德育鉴》)。它起着统领全局的作用,是我们学习的动力所在。“立志之功课,有数端。必须广其识见,所见日大,则所志亦日大。……此一端也。志既立,必养之使勿少衰。……必求学问以敷之,否则皆成虚语,久之亦必堕落也。此又一端也。”(湖南时务学堂《学约》)梁启超将个人志向的树立分为“广其识见”,“使勿少衰”两个过程,与学问的获得相互照应,便成为其学习方法的首要之功课。善观,即善于观察,主要表现在对所学对象的细致了解。“学莫要于善观。善观者,观滴水而知大海,观一指而知全身,不以其所已知蔽其所未知,而常以其所已知推其所未知,是之谓慧观。”(《慧观》)只有对事物的细枝末节有所掌握,才能“观一指而知全身”,获得普遍规律,用以指导日后实践。持敬,意为专心致志,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集中精神,努力克服外界诱惑。“盖我辈德业之所以不进,其原因虽多端,然总不出为外境界之所牵。外境界之所能牵者,眼耳鼻舌身也。孟子所谓‘物交物也。而眼耳鼻舌身既被牵,则意根随而动摇。……敬也者,即检制客贼而杀其力者。客贼杀然后主力仍得增长也。故曰内外交养也,古哲所以重提主敬之功者,其理由不外是。”(《德育鉴》)明理,“学问之道,未知门径者以为甚难,其实则易易耳。所难者莫如立身,学者不求义理之学以植其根柢,虽读尽古今书,只益其为小人之具而已。……故入学之始,必惟义理是务。……凡读义理之书,总以自己心得能切实受用为主,既有受用之处,则拳拳服膺,勿使偶失,已足自治其身,不必以贪多为贵也”(《读书分月课程》)。要求我们徇学问之道,求义理之学,从书籍中感悟先贤的智慧,吸收借鉴,为己所用。

梁启超“立志善观,持敬明理”的学习方法,對教育者与学习者的个人素质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具有划时代的先进意义。它能够适用于当今社会的教育理念,对我们的学习与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2.“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在学习方法上,梁启超还特别推崇西方的科学教育法。他认为我们传统的经史教育,太过于古板,于人的天赋发展而言完全是一种倒行逆施的固定模式,不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在近代化进程迅猛的今天,我们更应当摒弃成见,提倡“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学习方法。

梁启超指出,“趣味总是慢慢地来,越引越多,……趣味总是藏在深处,你想得着,便要入去,这个门穿一穿,那个窗户张一张,再不会看见‘宗庙之美,百宫之富。如何能有趣味?我方才说:‘研究你所嗜好的学问。……不怕范围窄,越窄越便于聚精神;不怕问题难,越难越便于鼓勇气。你只要肯一层一层地往里面追,我保你一定被他引到‘欲罢不能的地步”(《学问之趣味》)。学习,即是对趣味的发扬,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会指引我们去追寻内心深处的知识概念。在由浅入深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体会“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达境界,由易到难,逐渐挖掘学问本身的潜力与内在含义,愈深则愈广,愈广则愈精,是以“近今各国教育,必令学僮先习普通学,得有常识,然后使于专门学中自择一焉”(梁启超,《德育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二十六》,第21页)。

事实上,梁启超对于“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学习方法的提倡,不仅仅表现在其对自身及学生的要求方面,在教育子女时亦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他的次女梁思庄留学加拿大,初入校园时因为英文方面的困难,在考试时只得了班上的第十六名,对此极为伤心。梁启超在得知后便写信鼓励女儿说:“庄庄,成绩如此,我很满足了。因为你原是提高一年,和那按级递升的洋孩子们竞争,能在三十七人中考到第十六,真亏你了。好乖乖不必着急,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英文也不例外,你只需用相当努力便好了。”收到父亲来信的思庄很是受教,开始由浅入深,逐步学习,渐渐地掌握了英文的规律,成绩也一跃而成为班上前几名,顺利升入大学。梁启超非常高兴,特意写信嘱咐她,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也应当秉承这样的学习方法,即便功课不及格也是不要紧的,千万不能着急,只要学习方法得当,加之勤学向上的为学观念,就一定能够学有所成。

“学问之功,贵乎循序渐进,经久不息”,梁启超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是对西方科学教育法的阐释与提倡,有利于近代教育观念的革新,突出展现了一代教育大家的治学风范。

三、思想的核心价值:“中西兼举,政艺并进”

梁启超思想学术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变法改革的精神之上,他与老师康有为共同发起主持了轰动一时的维新变法,虽然以失败告终,但仍旧具有不可磨灭的进步意义。梁启超提倡“中西兼举,政艺并进”,强调对现实社会及人格思想的改革,首先表现在教育体系下的革命转变。他认为“变法之本,在兴学校、育人才”,我们改革的根本在于兴办学校、培育人才,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然要改变传统的封建科举制度,建立起以學校教育为主体的新型的现代化教育制度。其次表现为“新民”思想的提出,梁启超积极变革的主要目的就是开启民智,救亡图存,“新民”思想的建设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社会改革的有力支撑。他希望国人能够在屈辱的社会现实中觉醒,敢作敢为,团结起来,尽力寻求救国之道,挽救国家危亡。

1.“变法之本,在兴学校、育人才”

梁启超将教育改革作为维新变法的一部分,认为救亡图强的根本途径在于变法,变法的根本动力,在育人才,人才兴亡的根本方式,在开学校。“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变法通议》)是以,“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端,皆归本于学校。”(《答某报第四号对于新民丛报之驳论》)

在维新变法的改革过程中,梁启超对于教育制度的现代化有了全新的想法,他尝试改变传统的封建科举制度,提出了废除科举制度的上中下三策,逐步建立起了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的新型的现代化教育制度。在这一教育体系中,他设计出了从幼稚园到大学院的整套现代化内容,根据儿童、青少年的身心特点,把教育体系划分为了四个阶段,5岁以下为幼儿期,以家庭教育和幼稚园教育为主;6~13岁为儿童期,入小学开始接受系统的启蒙教育;14~21岁属少年期,体格渐成,需入中学接受师范教育或实业教育,为以后的工作学习奠定基础;22~25岁,受大学教育,对自身学识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巩固,努力成长为栋梁之材,为国家的救亡图存贡献一己之力。梁启超的教育体系,对于各个阶段学校的主要研究方向与分工,也有明确的指示,设有不同类别的专门教育,如海陆军学校、政治法律学校、美术学校等,在大学中亦有理、工、农、商、文、法、医等不同学科的划分,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与国家的改革建设相互照应,基本确定了近代学校的教育体系规范。

梁启超对于教育制度现代化的改革,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具有积极的时代性和先进性。当今社会,我们早已脱离了彼时百日维新的政治困境,进入了全新的社会主义时期,但教育体系仍旧处于不断发展的变化之中,我们对于往圣先贤的教育理念,要进行批判的吸收和借鉴。梁启超先生的“变法之本,在兴学校、育人才”,脱离了固有的社会背景之后,“兴学校、育人才”的教育理念依然是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心所在,其影响之深远不可小觑。

2. “自新之谓也,新民之谓也”

“自新之谓也,新民之谓也”,即新民思想,乃是体现梁启超思想核心价值的关键内容。它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国民的劣根性,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首次系统地阐述了人格近代化的启蒙主题,对后世国民性的建设与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那么,什么是“新民”呢?在梁启超看来,所谓“新民”:“备有人格,享有人权,能自动而非木偶,能自主而非傀儡,能自治而非土蛮,能自立而非附庸,为本国之民,而非他国之民……。此则普天下文明国宗旨之所同。”(《论教育当定宗旨》)“我责人,人亦责我;我望人,人亦望我。是我四万万人,遂互消于相责相望之中,而国将谁与立也?新民云者,非新者一人,而新之者又一人也,则在吾民之各自新而已。”(梁启超,《梁启超文集》〈点校本〉,云南: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 548页)即“新民”必然享有人格人权,具备积极进取的思想观念,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他们坚强勇敢,全面发展,既能够掌握经世致用之学问,又能够对世界形势有所了解,对国家和民族有着深切的责任感。梁启超的“新民”思想,在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基础上融合了西方近代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价值观,在一定意义上对中国人民的国民性进行了重铸,为变法改革培养了一大批现代化的新新人类。

“自新之谓也,新民之谓也”,是梁启超新民思想的集中体现,亦是其核心学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提倡变革,追求现代化的新型教育,重视对学生人格品性的培养,于当今的国民教育观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萧公权先生在自己的著作《中国政治思想史》中评价梁启超:“以‘善变闻名于世。从戊戌年的变法开始,到庚子勤王,再到创办《新民丛报》,宣传‘新民思想,为开启民智鼓与呼。……他继承了晚清思想中儒家经世致用的传统,并将这一传统转变成新的人格和社会理想,在不断的‘变里,唯有其爱国的宗旨和目的始终不变。”(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685页)

(作者单位:江西高校出版社 编审)

猜你喜欢

新民梁启超道德
梁启超中国通史撰述略考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梁启超:成为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人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梁启超的妇女观研究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知命与努力:作为“新民”的梁启超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