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 乐
2018-04-28赵梦茹
赵梦茹
摘 要:艺术歌曲是由诗歌与音乐结合而共同完成艺术表现任务的一种音乐体裁,是欧洲浪漫主义时期的产物,其名称因浪漫主义音乐大师舒伯特的作品而确立,成为一种独立类型的歌曲种类。在歌曲音乐种类中最具艺术表现性,以其高品位、高情趣、优雅、含蓄成为艺术领域中的一朵芬芳美丽的鲜花。本篇论文从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声乐--艺术歌曲理论发展史,分别是艺术歌曲的起源、艺术歌曲的发展历程和本人对艺术歌曲的看法。
关键词:诗歌;声乐;浪漫主义
一 艺术歌曲的起源
艺术歌曲源于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基本上是在抒情歌曲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它结合了钢琴伴奏的优美旋律和人声两个最具有普遍感染力的音乐因素,使艺术歌曲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欣赏性,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一经出现,在不太长的时间内便突出地显露了它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并以其强劲的生命力,方兴未艾地发展起来,至今仍盛行不衰。艺术歌曲在欧洲盛行初期,作曲家们对这一初生的歌曲艺术形式,在词、曲创作内容与技法方面,很快就形成了一些相对严格、固定的艺术要求,而明显区别于抒情歌曲、叙事歌曲、民间歌曲、群众歌曲,通俗歌曲等其它种类的歌曲艺术形式。经过一系列艺术歌曲作品的创作实践,早期艺术歌曲的特定指意便迅速、明确地确定下来。
二 艺术歌曲的发展历程
艺术歌曲在中国的发展,以新中国成立为例,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艺术歌曲传入中国之初,艺术歌曲就在很高的起点上得到发展。以萧友梅、吴梦非等为代表的一些音乐家得音乐教师在蔡元培大国倡导美育思想的影响下,在全国各地先后组建了一些新型乐团。这些音乐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为艺术歌曲创作做了铺垫。洗星海繼聂耳之后,以更广阔的题材、更多样的体裁和更丰富的艺术手段,谱写了大量富有艺术性的歌曲,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民族解放和人民革命的现实。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艺术歌曲创作空前繁荣。新时期的作曲家郑秋枫、谷建芬、徐沛东、陆在易等创作了《我爱你,中国》《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牧笛》《我像雪花天上来》《我爱土地》等众多脍炙人口的艺术歌曲。中国的民族众多,民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当作曲家把这些清唱或用极为简单的伴奏形式演唱的原始民歌配以丰富多彩、格调高雅的钢琴伴奏时,一种具有高品位、完全不同于原始民歌的艺术歌曲出现了。它不仅受到了大从的好评,也得了专家的肯定,在我国的艺术歌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们流传到国外,使世人从中了解和全会中国民族的生活与情感,在文化沟通与交流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它们的民族情和艺术兼容,作品也特别受到广大中外听众的欢迎和喜爱。
早在12世纪的西方,随着游吟艺人和法国南部吟唱诗人的崛起,情歌和叙事歌得到了发展,随之在14世纪和15世纪产生了德国恋诗歌手和名歌手的歌曲。16世纪、17世纪出现了牧歌,这时期的创作对歌曲写作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意义深远的影响。德国的艺术歌曲发展是由哈斯勒和阿贝特创始,经过莫扎特、贝多芬,到使歌曲创作极为繁荣的舒伯特——他比任何作曲家都更多地将感情及戏剧性倾注到艺术歌曲这个形式里。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德国艺术歌曲和法国艺术歌曲两大流派。
这些艺术歌曲虽然风格虽不相同,但都是取材于优秀的诗歌,加上精致的音乐旋律和完美的钢琴伴奏,形成一首首各具特色的精品。到了19世纪,英国、西班牙、美国、俄国、匈牙利等国的作曲家们也创作了许多的艺术歌曲。艺术歌曲一般都具有明显的流派特点,这与每个国家不同的语言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 个人对艺术歌曲的看法
欧洲艺术歌曲是欧洲声乐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世界声乐艺术所产生的影响是重大而显著的。艺术歌曲中许多经典杰作和优秀诗篇至今仍被流传着。艺术歌曲是一种在艺术上需要较多精雕细琢的声乐门类,它是具有较强艺术性和较高专业性的一种“创作歌曲”。艺术歌曲把诗词与音乐构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它比民歌和一般歌曲的艺术水准要高,艺术技巧的难度更大,而演唱艺术歌曲不仅要有精湛的声乐技巧还要有一定的文学底蕴与丰富的想象力,才能使歌声充满诗情画意令人陶醉。德国当代最著名的艺术歌曲演唱家施瓦尔·茨科普曾说过:“演唱歌剧犹如用大刷子沾着涂料进行粉刷,演唱艺术歌曲则像是工笔画,需用极细的笔来描绘。”这话既简洁而又通俗地说明艺术歌曲的演唱特点,用精湛的声乐技巧和细腻的情感的表现融合为一体,用美妙的声音动人的诗词将人们带入你所演唱的歌曲中,让人们随着你的歌声畅想联翩。拿波里民谣风格男高音独唱歌曲《我的太阳》可谓家喻户晓,这与世界三大男高音的演唱分不开,帕瓦罗蒂健壮抒情的演唱、多明戈丰满华丽坚强有力的演唱、卡雷拉斯抒情流畅,线条清晰的演唱使《我的太阳》广泛流传,特别是三位男高音歌唱家曾在一起演出中联袂演唱《我的太阳》不仅表现出三位歌唱家的精湛歌唱水平,而且表现出《我的太阳》这首艺术歌曲的无穷魅力。
艺术歌曲的发展过程离不开声乐艺术的演变和不断的“美声”追求,这也是推动其整体进步的不可或缺的因素。比如它最初是否是由阉人歌手演唱的,因为这种演唱只限在小范围的演出。在法国,艺术歌曲是在沙龙里得到发展的,而在德国,它的演出常常是在市井、民众中进行的。各地区和国家的演出对象和渠道不同,必然在艺术歌曲的整体创作上有不同的影响最终形成各种不同的风格。剧场的革命是导致声乐改变的一个重要素,所以艺术歌曲的整体进步是与剧场的发展、声乐演唱的改革和进步分不的。
参考文献
[1]祝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特征概述[D];华中师范大学;2006
[2]唐慧霞;20世纪20-40年代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及其演唱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
[3]论舒伯特艺术歌曲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D].姜楠.东北师范大学;2007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