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日本文化和社会意识

2018-04-28陶孟禹

世界家苑 2018年2期
关键词:日本文化当代

摘 要:如今,日本文化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的社会意识及主流观念,比如在经济发展与社会经济结构不断更新的过程中,日本产生了中流阶层及中流观念,并且最近又产生了“差距社会”、“新穷人”及“差别意识”等概念,这些均是日本当代文化与社会理念的一种具体体现,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日本社会的建设及发展。

关键词:当代;日本文化;社会意识

最近这些年来,日本经济方面高速发展,日本世界经济大国地位已经稳固。而在这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日本社会也产生了非常多的改变,文化在社会各个行业和领域都得到了发展,科学技术也渐渐成熟,教育领域同样取得了较大的成绩,高等教育的水平已经在国际上享有盛名,培育了很多高素质的知识分子,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并且推动了日本民主变革的进行。

1回归传统文化的风气盛行

二战之后,日本先是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发展低潮期,然后在美国的引领下,高速发展,不但在经济层面上在亚洲处于领先地位,在文化软实力的层面上同样具备一定的国际影响力,这主要是因为日本国内经济高速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更加重视精神层面上的追求。而在这种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外来文化也不断对日本本土文化形成冲击,渐渐地,日本不但在经济上得到发展,其文化软实力同样得到了提高,其实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财富的逐渐积累,使得人们渐渐将眼光放在了文化领域。此外,因为外来文化的冲击,日本虽然确实软实力得到了提升,但是其同样在慢慢地流失了自己的传统文化,渐渐转化成西方文化,而这其實对日本本土文化的创新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鉴于此,大部分学者提出日本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想摆脱西方文化所形成的局限性,就一定要在研究日本本土文化的时候,充分激发各阶层人们对传统文化及民族文化的热情及兴趣,进而站在日本传统文化的角度上,来阐述、分析日本现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

而日本儒家文化所构建的社会主流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建设及发展,比如,二战后,日本民众在合作发展的过程中,共同为国家经济的建设及发展不懈奋斗,进而使得各种社会矛盾及冲突被弱化,这就直接扼杀了社会经济再次动荡的可能性,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建设及发展。此外,在企业发展及体制构建的过程中,因为日本儒家文化的影响,企业内部文化的向心力及凝聚力得到极大的提升,进而使得企业的工作秩序得到优化,而日本企业资本资源也得到了充分的运用,进而为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这不但是日本传统文化价值的体现,还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意义所在。

2中流意识及社会结构变化

如今,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但是高速发展的经济背后,同样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及问题,特别是在经济发展的初始时期,因为经济体制尚未成熟,并且不具备完善的社会政策,社会上贫富差距非常大,进而使得社会矛盾激化。而日本各界针对社会贫富差距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研,鉴于此,日本社会中,中流意识被广泛重视,并且得到了日本社会各界的认可。日本在处理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的时候,不但借鉴、吸收了外国的优秀文化,构建了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并且联系了日本儒学文化中的“中和思想”,构建了以富带贫的社会保障机制,进而有效缓解了社会贫富悬殊的困境,使得社会矛盾被弱化。在日本,中流阶层系指政府的公务人员、公司白领与高级知识分子等,这些均属于社会群体中的中产阶级,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这个群体不断扩充。日本有关权威机构对日本中流阶层开展过有关的调研,根据调研数据及结果能够得出,在日本,中流阶层人数在社会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达到90%,大部分人非常满意自己的生活状态及水平,这就意味着在经济建设及发展的过程中,日本所运用的措施是切实有效的,并且成效显著。

而日本社会意识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性非常大,站在某种层面上而言,日本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会对日本社会意识产生极大的影响,例如,“中流阶层”的产生,虽然那是国家政权掌控者为了能够达到粉饰太平的效果,而拟造出来的虚拟词汇,可是综合分析之后,能够对当时日本经济发展及社会秩序的实际状况有一定的了解,而这种在特殊背景下所产生的特殊社会意识,通常都涵盖了非常庞大的社会信息及内涵,给人以更深层次的思虑及重视。

3差别意识

日本差别意识产生的时候,中等级差别已经变成了日本社会的显著问题,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日本许多大型公司只能选择国外发展方式,并且许多中小型公司面临着破产的危机,在这种环境之下,公司的用工标准更加严格,一些企业为了能够节约运营成本,进而能够为公司挺过经济危机积攒更多的资金,因此采取大量裁员的方式,只聘用廉价劳动力,这就使得社会民众的收益降低,进而导致他们的生活质量大幅度下降,最终激化社会矛盾。

而现今,日本民众已经形成了正确的差别意识,也渐渐形成了秩序良好的差距社会,而这在个过程中,仍然有很多新的问题及不足,但是人们在遇到不公平、不平等待遇的时候,会慢慢意识到这都是社会的实际需求,而这种差别意识的觉醒和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存在极大的联系的。

4总结

总而言之,日本经济危机之后所形成的差距社会,导致日本经济发展与社会模式又产生了一次重大变革,然后才真正实现社会定型,但是中流意识却渐渐消亡。现阶段,社会的主流意识包括两种,分别是贫穷意识及差别意识,并且同样是日本社会文化建设及发展的主要态势。

参考文献

[1]李念念,郑文莹.日本对外文化传播战略的构建探析[J].长春大学学报,2018,28(01):78-81.

[2]周玮.从日本文化和语言看两者变化[J].南方农机,2018,49(01):135+141.

[3]蔡凤林.丝绸之路对日本文化形成的历史影响[J].日本问题研究,2017,31(06):35-42.

作者简介

陶孟禹(1992.03-),男,满,籍贯:辽宁省沈阳市,研究方向:日本社会文化。

(作者单位:大连大学)

猜你喜欢

日本文化当代
日语寒暄语背后的文化解析
论川端康成小说的叙事模式及其文化意蕴
当代中国芭蕾舞剧的民族化探析
论日本文化的复合性特征
论室内环境设计中的三个转向
关于当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分析
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当代》文学拉力赛”2016年第五站读者来信选登
基础日语教学阶段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当代》背后的当代